- 年份
- 2024(12576)
- 2023(17914)
- 2022(15107)
- 2021(13929)
- 2020(11650)
- 2019(26346)
- 2018(26193)
- 2017(50158)
- 2016(27251)
- 2015(30463)
- 2014(30407)
- 2013(30466)
- 2012(28293)
- 2011(25590)
- 2010(26059)
- 2009(24266)
- 2008(23960)
- 2007(21438)
- 2006(19367)
- 2005(17831)
- 学科
- 济(133905)
- 经济(133773)
- 业(97800)
- 管理(89517)
- 企(86992)
- 企业(86992)
- 方法(49966)
- 数学(39701)
- 数学方法(39351)
- 业经(36712)
- 农(35096)
- 中国(33631)
- 财(33108)
- 地方(31330)
- 农业(24824)
- 学(24670)
- 制(23504)
- 务(23212)
- 财务(23140)
- 财务管理(23110)
- 技术(22108)
- 企业财务(21911)
- 和(21746)
- 理论(21112)
- 贸(20910)
- 贸易(20895)
- 易(20176)
- 划(18855)
- 策(18806)
- 环境(18776)
- 机构
- 学院(397817)
- 大学(394349)
- 济(169074)
- 经济(165616)
- 管理(157947)
- 研究(137705)
- 理学(134464)
- 理学院(132988)
- 管理学(131102)
- 管理学院(130377)
- 中国(105260)
- 京(85728)
- 科学(82886)
- 财(76575)
- 所(70466)
- 农(65263)
- 江(64282)
- 研究所(63514)
- 中心(61229)
- 财经(60290)
- 业大(56731)
- 经(54582)
- 北京(54432)
- 范(51323)
- 师范(50833)
- 农业(50819)
- 经济学(50356)
- 院(49788)
- 州(49424)
- 经济学院(45042)
- 基金
- 项目(258327)
- 科学(203571)
- 研究(191870)
- 基金(185997)
- 家(160892)
- 国家(159415)
- 科学基金(137605)
- 社会(121398)
- 社会科(115003)
- 社会科学(114971)
- 省(102573)
- 基金项目(98488)
- 自然(88015)
- 教育(86441)
- 自然科(85928)
- 自然科学(85909)
- 划(84510)
- 自然科学基金(84397)
- 编号(78435)
- 资助(76321)
- 成果(63253)
- 发(59025)
- 重点(57657)
- 部(56482)
- 创(55327)
- 课题(54322)
- 创新(51071)
- 国家社会(49456)
- 科研(48440)
- 教育部(48316)
- 期刊
- 济(202615)
- 经济(202615)
- 研究(123589)
- 中国(80484)
- 管理(64617)
- 财(60660)
- 农(60303)
- 学报(58027)
- 科学(55508)
- 大学(44008)
- 教育(42794)
- 农业(41703)
- 学学(41494)
- 融(38043)
- 金融(38043)
- 技术(37274)
- 业经(33663)
- 经济研究(31706)
- 财经(30617)
- 经(26404)
- 问题(25688)
- 业(23657)
- 技术经济(22674)
- 现代(19902)
- 贸(19286)
- 世界(19244)
- 图书(19232)
- 商业(18967)
- 科技(18520)
- 理论(18390)
共检索到615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群英 汪少华
近年来,浙江企业不断走出本地,出现了越来越多企业以各种形式外迁他乡,寻求跨界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浙江企业跨界发展的动因、基本模式以及这种跨界发展趋势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浙江企业 跨界发展 模式 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彭艳玲 宁泽逵
转型升级已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浙江省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为例,探讨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图,特别聚焦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来升级浙江诸暨的袜业产业,并以诸暨大唐袜业产业为例,详细论及袜业产业的集群升级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利芳
目前,对浙江块状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块状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群众首创精神和政府服务职能两大动力。产业集群是未来块状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块状经济 动力机制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荣庆
由于行政区与经济区的人口分布不同,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人口布局存在着行政区自然布局与经济布局的滞差效应。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例,分析了温州、台州等地存在两种布局矛盾而构成的"人口流动悖论",进而说明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发达的块状经济对人口布局具有巨大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人口流动悖论 块状经济 人口分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建绩 陈海滨
在浙江,由大量中小企业集群构成的“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最主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以“软因素”分析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网络、无形资源、弹性专业化三个方面,用案例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促进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最后对这三个关键“软因素”的发展与变化作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软因素 企业衍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慧 贾玉平
文章在总结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的传统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从知识粘合和知识网络搭建视角切入,构建了区域集群竞争力与知识网络链接程度之间的"超S型"关系模型,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知识网络构建一般路径,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浙江块状经济体在突破地域"锁定"状况过程中对知识网络构建的各种尝试。本研究对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辉 周慧文
在我国 ,块状经济已成为现阶段工业化和 1 31 878380 66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的主要模式之一 ,是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 ,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内一般地区 ,较成功地完成了一些重要探索。其迅速增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 ,块状经济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需要用发展的思路来寻求解决方案 ,以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块状经济 现代化 集群企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定资产投入、人均实际工资以及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集聚的发展起到了稳健的推动作用,FDI对集聚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加显著,但是财政投入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另外,修正和传统收敛模型均显示,2003-2007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明显的不收敛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维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葛莹,姚士谋,冯学智,蒲英霞,卓勇良
针对浙江省城市化进程是否与高速发展的区域块状经济适应的问题,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从区域块状经济类型(城市化和本地化集聚经济)着手进行解答。结果表明,浙江省1998年和2001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拥有城市化和本地化集聚经济,且后者比前者的程度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其次,同期制造业仅有本地化集聚经济,且水平随时间而增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唐根年
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文章从农村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区域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块状经济成为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戴成英
块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需要有效的信息保障。衢州地区信息储备的严重匮乏已经制约了当地块状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政府、企业和图书馆三个层面提出了支撑衢州地区块状经济发展的信息保障策略。
关键词:
块状经济 信息保障 衢州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