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8)
2023(18943)
2022(15827)
2021(14503)
2020(11759)
2019(27172)
2018(27037)
2017(51179)
2016(27980)
2015(31282)
2014(31524)
2013(31100)
2012(28886)
2011(26249)
2010(26620)
2009(24701)
2008(24154)
2007(21716)
2006(19654)
2005(17782)
作者
(82393)
(68540)
(67967)
(64696)
(43878)
(32837)
(30842)
(26670)
(26317)
(24732)
(23493)
(23401)
(22171)
(21825)
(21239)
(21090)
(20224)
(20044)
(19764)
(19710)
(17355)
(16913)
(16596)
(15769)
(15379)
(15331)
(15314)
(15312)
(13872)
(13632)
学科
(119334)
经济(119178)
管理(79237)
(77743)
(60019)
企业(60019)
方法(43044)
(41015)
中国(37602)
数学(36471)
数学方法(36077)
地方(32557)
业经(30038)
(29023)
农业(27442)
(26280)
(25058)
(20058)
银行(20010)
(19518)
贸易(19500)
(19410)
金融(19406)
环境(19384)
(19228)
(18774)
(18705)
(17912)
理论(17900)
(17800)
机构
大学(400394)
学院(399815)
(160032)
经济(156276)
管理(153078)
研究(142862)
理学(130632)
理学院(129024)
管理学(126881)
管理学院(126137)
中国(106965)
(87914)
科学(87512)
(75429)
(72319)
(69618)
研究所(65322)
(65019)
中心(64228)
业大(59328)
财经(58422)
(56088)
北京(55550)
师范(55550)
农业(53243)
(52890)
(52158)
(50367)
经济学(47766)
(45313)
基金
项目(267709)
科学(210509)
研究(198568)
基金(192392)
(167276)
国家(165786)
科学基金(141878)
社会(125701)
社会科(118784)
社会科学(118757)
(105341)
基金项目(102106)
自然(89915)
教育(89744)
(88167)
自然科(87719)
自然科学(87701)
自然科学基金(86087)
编号(81773)
资助(77494)
成果(67474)
(60796)
重点(60316)
(58413)
课题(57342)
(54919)
国家社会(51617)
创新(51295)
(50760)
科研(50209)
期刊
(191189)
经济(191189)
研究(124848)
中国(87318)
(67774)
学报(63004)
科学(59359)
管理(57673)
(56520)
教育(48403)
大学(48196)
农业(45443)
学学(45127)
(40500)
金融(40500)
技术(34320)
业经(33144)
财经(28523)
经济研究(28464)
问题(26113)
(24356)
(21865)
图书(21275)
(19451)
科技(19317)
现代(18877)
理论(18782)
资源(18665)
技术经济(18566)
(17465)
共检索到617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丽晶  
海岸带是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带。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在著名的“温州模式”的熏陶下 ,其城镇发展具有典型的乡村城市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乐清湾沿岸的乐清市、玉环县和温岭的 2 3个建制乡镇为研究范围 ,在阐述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乡村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 ,从隐性机制和显性机制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以市场推导为主动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机制。隐性机制 ,包括农村内部的推动力、城市的拉动力和农民主体观念的转变 ;显性机制 ,包括市场激励、政策环境、资金因素、政府作用和交通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若干调控对策 ,即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优势城镇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灵杰  
海湾是海水、水盆、邻近陆域及其空间共同组成的综合自然体 ,处于陆地和海洋之交的纽带部位 ,在整个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也是多用户利益冲突和海岸带综合管理 (ICZM )的焦点。本文以乐清湾形成的海洋地质地貌与动力沉积环境演变为背景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 ,剖析了在海湾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分缺损、生态结构成分变化和生态功能失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实施ICZM是海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基本框架是 :①建立综合协调的ICZM体制 ;②制定有权威的ICZM地方法规 ;③编制区域一体化的海岸带功能区划与开发规划 ;④建立资源环境和管理信息系统 ;⑤切实加强水污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兆旭   赵领娣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以ERE属性特殊的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海岸带城市ERE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整体仍处于中低水平,区域非均衡状态减弱;(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ERE耦合协调度存在倒“U”型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其存在“U”型影响,多数城市处于命令型环境规制促进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抑制阶段;(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工具对ERE耦合协调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升级在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市场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家芳  戴泽蘅  
浙江省海岸带以自然资源集聚、种类众多为其特色,它为振兴浙江经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浙江海岸带有六项优势资源,即港口航道资源、水产资源、滩涂土地资源、海洋能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岛屿资源。本文分析了这些优势资源的组合特点,并指出优势资源存在着多宜性、动态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以综合规划,统一协调,目的是以期引起有关方面注意,采纳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子  陈凤桂  王金坑  
通过对福建省海岸带地区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福建省海岸带地区自然系统综合指数波动式缓慢上升,人文系统综合指数则持续上升;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对福建省各县区的分析可知:全省自然系统综合指数处于中等水平;人文系统综合指数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全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区域分异明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梅子   贺勇   陈钰凡   浦欣成  
文章将水系作为线索,以浙江萧山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获取聚落选址与水系的相关性,结合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将萧山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划分为4种典型模式:丘陵畈田型聚落、湖荡畈田型聚落、泾浜圩田型聚落和标准圩田型聚落,并选取4个典型聚落样本图解其空间形态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农田水利和水运交通对聚落形态生成的影响机制,为水网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和景观特征的保护更新提供思路与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裕增  徐少君  
浙江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 ,结合浙江特点 ,迎接城市化战略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树立科学发展观 ,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坚持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制度创新 ,加强竞争与合作 ,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壮大综合实力 ,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潜力无穷的小城市和区域重点城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复多  王涤  吴作为  傅定法  周少雄  张和平  黄公元  郑蓉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为提前实现全省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适应当前的城市化大潮 ,加快未来浙江的经济文化发展 ?为了探讨这一重大问题 ,2 0 0 0年 6月 ,浙江省未来研究会与杭州师范学院在杭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城市化与浙江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 6 0多人出席了会议。专家学者们围绕着“城市化与浙江未来发展”的主题 ,结合浙江省经济文化、社会的现实发展 ,对城市化理念、可持续发展、人口、教育、环境生态、农业农村发展、区域经济文化、旅游、假日经济与休闲文化、宗教文化、城市科学研究、城市化特色、城市形象、信息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谢良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照  陈义文  汤洁  黄青  邓仲浩  吴守海  
一、海岸带开发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江苏省海岸带地处我国中部出海咽喉,其两翼有陇海铁路和长江连接华北、西北、华中、西南,腹地辽阔,并有连云港、南通两个对外开放城市,是未来重要的外贸基地和海陆交通枢纽之一。由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属暖温带,以南属北亚热带,因而气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裴相斌  
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海岸带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了辽宁省海岸带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辽宁省海岸带非农业人口从1991年的1381.1万人增长到1996年的1502.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3.88万人。1994年辽宁海岸带地区总人口为293...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春朗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海岸带综合管理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海岸带系统的可持续性,阐述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方法论,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涵、原则、任务与技术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兆普  隆小华  刘玲  赵耕毛  
文章根据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沿海海涂非耕地资源发展能源植物的构想。收集了一些适于海涂粗放栽培的能源植物资源,系统地筛选了耐海水、高产出的糖基类能源植物菊芋与油脂类植物油葵的一些品种与品系,并分别在江苏大丰、山东莱州海涂进行了大田试验,菊芋糖年产量在16160~12102 kg/hm2之间,油葵油脂年产量在2934 kg/hm2左右。同时对菊芋、油葵的综合利用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