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9)
- 2023(2729)
- 2022(2411)
- 2021(2296)
- 2020(1927)
- 2019(4828)
- 2018(4684)
- 2017(9188)
- 2016(5231)
- 2015(5457)
- 2014(5404)
- 2013(5556)
- 2012(5504)
- 2011(4886)
- 2010(4975)
- 2009(4631)
- 2008(4597)
- 2007(4143)
- 2006(3760)
- 2005(3320)
- 学科
- 济(26281)
- 经济(26258)
- 业(12663)
- 管理(11518)
- 地方(11391)
- 方法(9750)
- 企(9208)
- 企业(9208)
- 数学(8887)
- 数学方法(8820)
- 农(7733)
- 学(7113)
- 地方经济(6381)
- 财(5930)
- 中国(5709)
- 农业(5432)
- 结构(5048)
- 制(4682)
- 业经(4673)
- 产业(4206)
- 环境(3859)
- 体(3727)
- 务(3610)
- 财务(3607)
- 财务管理(3601)
- 企业财务(3505)
- 贸(3398)
- 贸易(3395)
- 融(3369)
- 金融(3368)
- 机构
- 学院(73426)
- 大学(72804)
- 济(30935)
- 经济(30441)
- 研究(29036)
- 管理(26835)
- 理学(23131)
- 理学院(22768)
- 管理学(22344)
- 管理学院(22204)
- 中国(21034)
- 科学(19629)
- 江(18475)
- 京(17269)
- 所(15714)
- 农(15607)
- 研究所(14554)
- 业大(13781)
- 财(13138)
- 中心(12816)
- 省(11762)
- 农业(11590)
- 院(11502)
- 财经(10456)
- 范(10442)
- 师范(10287)
- 北京(9965)
- 州(9638)
- 经济学(9466)
- 经(9327)
- 基金
- 项目(53286)
- 科学(41645)
- 基金(38365)
- 研究(36730)
- 家(35024)
- 国家(34784)
- 科学基金(28829)
- 社会(23300)
- 省(22280)
- 社会科(22075)
- 社会科学(22066)
- 基金项目(21074)
- 自然(19561)
- 自然科(18981)
- 自然科学(18977)
- 自然科学基金(18661)
- 划(17828)
- 教育(15911)
- 资助(15834)
- 编号(13806)
- 重点(12957)
- 发(12734)
- 江(12005)
- 部(11545)
- 成果(10503)
- 课题(10406)
- 科研(10386)
- 计划(10263)
- 创(10177)
- 发展(9827)
共检索到11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逸凡 韩冰园 伊力塔 张超 余树全 郑超超
采用两阶抽样法选取5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样地,对浙江省中部地区公益林主要群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公益林群落)进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的研究,并通过编制主要优势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揭示群落建群种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生命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公益林物种组成丰富,乔灌草3个层分别由52科103属263种,59科125属449种和36科56属286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群为马尾松,杉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张超 余树全 沈露 彭冬琴 郑超超
利用2010—2011年在浙江省中部地区调查的517块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推算不同群落类型生物量,估算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建立碳密度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的生物量为99.30t·hm-2,现存总生物量16430.40万t,植被碳密度平均为49.59tC·hm-2,总碳储量为8205.59万tC;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植被碳密度受林龄与林分密度的影响显著,基于林龄、林分密度两因子拟合了公益林植被碳密度预测模型Cb=aA+bD+c,为提高公益林固碳能力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公益林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浙江中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刘安兴 祝国民
通过调查和监测,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其资源主要特点是:林种以防护林为主,构成林分以针叶林为主,龄组以中幼龄为主,郁闭度不高,蓄积水平低下,区域分布差别明显。存在着森林类型构成不合理,中幼龄林、防护林面积偏大以及林分质量普遍较差等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加强有林地的经营管理,改造低效公益林,提高防护林的防护质量,实施公益林多效益利用,完善公益林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公益林的潜能和效益。表4参15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祖建新
对浙江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调研表明,浙江生态公益林补偿在组织制度保障、管护网络和资金保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生态公益林产权界定、补偿标准与地方补偿资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建设的目标,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工作、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 基金制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森土 金超 吴初平 杨堂亮 江波 袁位高 黄玉洁 焦洁洁 孙杰杰
【目的】对浙江松阳县生态公益林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探讨多样性变化规律及种间关系,有助于揭示植物群落和多样性在复杂环境梯度上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松阳县重点公益林128个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典范对应分析(CCA)、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种间联结分析等对该县公益林群落特征展开研究。【结果】TWINSPAN结果显示:松阳公益林群落可分为6种群丛类型。CCA结果显示:松阳县公益林群落分布和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其主要受到海拔、土壤类型和坡向的影响。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为主导的群丛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群丛,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主导的群丛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群丛。种间联结分析显示:样地内大多数乔木树种呈现不显著联结,正负关联比为1.9,说明群落整体稳定。【结论】松阳县公益林应进行差别化管理,积极推广针叶林混交化和阔叶化。可考虑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的公益林进行不同的补植措施,对毛竹林进行边缘控制,对一些能适应各类环境的群落组合进行适当推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钭培民 朱国亮 应宝根 余树全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通过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对缙云县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县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282.73×104t,单位生物量为93.21 t.hm-2,杉木林单位生物量最高(102.61 t.hm-2),阔叶林次之(100.93 t.hm-2),灌木林最低(21.76 t.hm-2);公益林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7.37 t...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阎恩荣 王良衍 杨文忠 周武
为完善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并推动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DP)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了浙江天童生态公益林氮磷养分的储存和流通特征,并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分布面积是主要决定因素,木荷Schima superba林和木荷-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林总价值最高(分别为673.46和576.05万元·a-1),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林、木荷-石栎Lithocarpusglaber群落和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介于中等(分别为219.52,140.65和111.84万元·a-1),马尾松Pinus m...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国信
从试点镇公益林管理模式构建着手,阐述了组织、管理、资金三大网络构建的具体工作,对存在的非公益林管理矛盾、公益林权属界线不清、动态监测体系不健全、及专职护林员的选聘、工资和劳动保障等六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基 谢旭 俞存根 夏陆军 毕耜瑶 张平 邓小艳 苗露
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2、5、8月在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同时,研究了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以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得渔获物共鉴定出蟹类19种,隶属于6科9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双斑蟳和隆线强蟹等4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大,其中,蟹类种类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分析,蟹类种类数以5~15 m水深带较多,小于5 m和15~20 m水深带较少。生物多样性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不同水深区域分析,多样性指数在10~15 m水深带较高,5~10 m水深带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认为,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骏 葛滢 江波 常杰 袁位高 朱锦茹 戚连忠
研究浙江省3个年龄级杉木优势林和含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杉木优势林依靠高密度种植和人工管理,在前10年乔木层生物量达到47t·hm-2以上,在中龄林(11~20年)及成熟林(21~30年)阶段杉木优势林乔木层生物量增加很少,且都低于同龄级的含杉木混交林;含杉木混交林乔木层的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加明显增加,中龄林比幼龄林增长了147%,成熟林比中龄林增长了28.1%;若杉木优势林改造为含杉木的混交林,碳储量至少增加0.84t·hm-2a-1;若不改良,碳储量至多增加0.21t·hm-2a-1。
关键词:
杉木 生物量 碳积累 混交林 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丽 石道金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了林权抵押贷款,为金融支持林业及缓解林业发展资金问题提供了森林资源资产资本化的新途径。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已成为继林权抵押贷款后林业金融又一创新。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信用增级和定价视角,探讨了信用增级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问题,运用最优静态比较模型对信用增级效用最大化的增级费率的最优定价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实现各种内外部信用增级方式、使金融机构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实现双向共赢的建议,为推进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土生 莫路锋 应宝根 张松
论述了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实现方法。从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地分析管理过程的业务流和数据流,详细设计了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探究了系统开发中各类数据采集、整理和组织、数据库建立、系统整合集成等过程的关键技术,研发了规范实用的县级公益林地籍管理通用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生态公益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相应保证。图4参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土生 邱瑶德 高洪娣 周子贵 应宝根 盛萍萍
对全省公益林小班进行灾情调查。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浙江省200万hm2公益林中的78.15万hm2受灾,其中重度以上(受损木比重≥30%)受灾面积达23.33万hm2,受灾区位以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为主。经初步测算,本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8亿元,生物总量减少1172.61万t,未来10年累计各项生态损失942.71亿元。提出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受灾公益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及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伟光 沈月琴 徐志刚
一般认为,因公益林建设对林农生计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经济补偿以激励林农积极参与,否则,公益林建设将难以持续。基于浙江省林农调查面板数据,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分析,估计了公益林建设对林农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主要生计方式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林农参与公益林建设工程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非农产业比较发达,林农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生计方式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公益林建设对山区林农生计没有显著影响;林农经济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等生计方式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决定山区林农参与公益林建设工程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长期来说,降低林农生计对林业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实现公益...
关键词:
公益林 林农 参与意愿 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