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
2023(919)
2022(718)
2021(802)
2020(653)
2019(1477)
2018(1445)
2017(2561)
2016(1443)
2015(1604)
2014(1626)
2013(1668)
2012(1590)
2011(1478)
2010(1542)
2009(1566)
2008(1518)
2007(1312)
2006(1219)
2005(1133)
作者
(4407)
(3620)
(3615)
(3413)
(2451)
(1715)
(1602)
(1573)
(1433)
(1320)
(1318)
(1303)
(1209)
(1207)
(1207)
(1187)
(1168)
(1128)
(1107)
(1099)
(1037)
(1014)
(936)
(924)
(907)
(890)
(872)
(837)
(788)
(753)
学科
(7074)
经济(7073)
(5928)
地方(2423)
经济学(2343)
(2210)
管理(1918)
(1912)
理论(1733)
中国(1582)
方法(1576)
教育(1544)
(1435)
企业(1435)
农业(1339)
数学(1127)
数学方法(1110)
(1075)
图书(1064)
业经(1050)
书馆(1047)
图书馆(1047)
地方经济(1043)
(990)
教学(887)
图书馆学(855)
(767)
金融(767)
研究(728)
(682)
机构
大学(21885)
学院(21074)
研究(8261)
(7624)
经济(7473)
管理(6527)
(6391)
中国(5621)
科学(5524)
理学(5231)
理学院(5161)
管理学(5043)
管理学院(5002)
(4692)
浙江(4683)
(4562)
(4442)
(4176)
研究所(4074)
(3866)
师范(3824)
(3764)
中心(3751)
农业(3580)
(3483)
业大(3414)
(3314)
(3256)
师范大学(3160)
经济学(3008)
基金
项目(12573)
研究(9610)
科学(9359)
基金(8172)
(6948)
国家(6851)
(6378)
社会(5676)
科学基金(5540)
社会科(5193)
社会科学(5193)
教育(4466)
(4358)
编号(4186)
成果(4176)
基金项目(4081)
资助(3445)
课题(3405)
自然(3343)
自然科(3233)
自然科学(3232)
自然科学基金(3191)
(3161)
重点(3031)
(2908)
(2736)
(2563)
(2422)
大学(2394)
发展(2365)
期刊
(10196)
经济(10196)
研究(6771)
学报(5425)
中国(5051)
(4086)
教育(3930)
大学(3579)
科学(3331)
学学(3134)
(2918)
农业(2802)
图书(2666)
管理(2034)
书馆(2026)
图书馆(2026)
(1796)
(1641)
金融(1641)
技术(1603)
经济研究(1586)
业经(1515)
财经(1489)
经济学(1448)
(1436)
浙江(1436)
(1369)
(1356)
业大(1261)
(1226)
共检索到35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敏  
浙学、北学是指浙江、河北两地的区域文化与思想学术,王充为"浙学开山",荀子、董仲舒为"北学开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人口迁移、文化融合,浙学与北学有着诸多交涉。汉代王充推崇荀子、董仲舒,促成荀学、董学成为浙学发展史上的"暗流"。南宋浙学通过批判董学、接受荀学而有"义利合一"的价值取向。明代浙学的主体是阳明学,阳明学在北方传播而有"北方王门",而北直隶之保定府则是河北阳明学的策源地。明清之际,夏峰北学与梨洲南学,为北学与浙学的典型形态;李塨游学浙江,在促成颜李学派在两浙传播的同时,也将"浙派"考据学的方法论带回河北。清代"浙派"考据学者对北学经典《荀子》《春秋繁露》的校勘、注疏,使得荀学、董学在近代学术转型、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浙学与北学在交涉、互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兼容并包,具有了以"求实""批判""会通"为基本精神的学术特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蓓  
中日交涉自“九.一八”开始就以各种途径、不同形式在进行,张群因早年留日,与日本渊源较深,为蒋介石所倚重,负责调整中日关系。华北事变后的中日交涉,是抗战正式爆发前中日间最后的较量,张群在与日方的周旋与应对中,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敬泉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与其他企业合作构建供应链渠道,渠道成员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为更好地推进供应链渠道关系研究,文章将供应链渠道关系分为横向、纵向两个层面,并从协调、竞争两个视角观察供应链渠道关系,从纵向层面把握供应链渠道内部成员间力学关系及其对渠道成员交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渠道成员在协调与竞争关系下展开渠道交涉行为,渠道成员间合作水平由渠道成员间合作倾向决定,渠道成员间依存关系与其合作水平存在悖反关系。在渠道交涉过程中,渠道领导者与渠道成员通过诱因条件与贡献努力的交换实现供应链渠道从属交易的交换,从而使得供应链渠道成员维持长期交易关系。供应链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述胜  毕苑  娄岙菲  张小丽  
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传统,它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理应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文章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文章指出,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牛国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茂伟  
所谓浙学,当然是浙江的学术与文化,或者说以浙东学术或浙东学派为代表的浙江学术与文化。从空间上说,因为浙江学术是从南宋的"两浙东路"内崛起的,开始倒被称为"浙学",清初被为"浙东学派",清中叶被称"浙东学术",民国时期甚至被称为"浙东史学"。今日,因为更强调"浙江",自然使用"浙学"更好。文化浙江建设,是最近浙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锋  
演化语言学是以演化的理念研究人类语言。它有三个时间尺度: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反映出语言研究的广阔视野。宏观史考虑的是语言的涌现、成熟、发展、衰亡;中观史大体相当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范畴;微观史主要是利用直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演化语言学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语言学者必须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果。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马立伟  
本文以《公牍学史》作为研究对象,从时代需求、政治环境、学术氛围、思想基础和教育条件五个角度分析其成书背景;对书中"公牍乃临民治事之具""政事与学术、公牍与文章为一贯""治牍如治史"和"善治牍者要具备‘养耻’、‘去忍’之牍德"的治牍思想,"初为公牍要以学习性写作为主""思虑要周全""掌握用笔之法及谋篇布局之道""公牍一定要‘名正言顺’"的治牍技巧与方法进行解读;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时代性三个角度归纳该书的特色,从"注重学术史研究""注重文献田野"和"注重文书学、档案学创新性研究"三方面阐述该书对当代文书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丹  
本文试图用中国证券市场特殊制度安排解释A股超高的首日收益率。政府管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发行公司在一级市场通过寻租取得壳资源,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这是导致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基本原因。壳资源价值可以用稀缺指标、公司规模、中签率、蜜月期等代理变量体现出来,实践证据支持基于上述代理变量的壳资源假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冰  
在国际科学教育界,人们对科学史(History)、科学哲学(philosophy)和科学教学(Scienceteaching)——常一起简称为HPS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视。HPS教育的基本意图是,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内容,还要让他们了解“科学的本质”(TheNatureofScience)。HPS有以下作用:(1)使科学密切联系个人、伦理、文化和政治因素,从而使科学人文化;(2)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从而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3)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学科内容。本文从课程改革、科学课程、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三个方面介绍HPS的最新理论与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永祺  张燕平  李正洪  方英  陈宝珊  
肚倍蚜的生活史很复杂,经历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和雌、雄性蚜等虫型,在两类寄生上交替寄生,再回复到干母,完成生活周期。有的发生4代侨蚜,一年完成生活周期,有的至少有8代侨蚜,两年完成生活周期,也许还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才完成生活周期者。寄居夏寄主期间短,侨居冬寄主期间长。除性蚜外,交错世代多,重迭时间长。有翅虫型出现的时节较固定,但并非出自某一固定的世代。终年生长发育,无滞育或休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1961年9月至1964年9月,我有幸和汪敬虞先生同时参加《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的编写工作,朝夕相处三年,情谊深厚。相见时,我29岁,他44岁。由于他在我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我尊称他为汪公。汪公仁者长寿,他在学术园地上辛勤耕作了整整70年,留下了两笔巨大的精神遗产。一笔是他在学术上的特殊贡献,另一笔是他杰出的学人精神。它们嘉惠后人,馨香久远。特殊贡献成巨匠汪公的研究领域,1949年以前,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问题上。在当时,这属于现实经济问题。现在,这些成果已转化成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内容。汪公在这方面的论著,是拓荒性质的,已成为后来治相关问题者的必读之物。1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本文认为,经济学作为实证科学,离不开经济史的实证检验,经济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经济理论的不断证实与证伪,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史学也离不开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本文指出,经济学和经济史学都面临范式创新的任务,而要实现这两个学科的范式创新,有必要恢复经济学与经济史学相互结合的传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