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9)
2023(13345)
2022(10962)
2021(10036)
2020(8197)
2019(18461)
2018(18022)
2017(34618)
2016(18110)
2015(19736)
2014(19678)
2013(19571)
2012(18141)
2011(16095)
2010(16832)
2009(16232)
2008(16393)
2007(15194)
2006(13855)
2005(12471)
作者
(51025)
(42912)
(42404)
(40395)
(27334)
(20197)
(18997)
(16253)
(16148)
(15549)
(14531)
(14445)
(13851)
(13671)
(13138)
(12805)
(12530)
(12426)
(12419)
(12215)
(10751)
(10401)
(10286)
(10014)
(9637)
(9545)
(9512)
(9496)
(8604)
(8428)
学科
(88626)
(79070)
经济(78962)
(76170)
企业(76170)
管理(70264)
(40173)
业经(31965)
方法(28586)
(28169)
农业(27808)
中国(22176)
数学(20509)
技术(20260)
数学方法(20200)
(20190)
(19373)
(19156)
财务(19127)
财务管理(19107)
企业财务(18036)
地方(16325)
(14635)
贸易(14622)
理论(14449)
(14347)
(14196)
(14122)
(13936)
技术管理(13664)
机构
学院(266259)
大学(256404)
(115113)
经济(112710)
管理(110093)
理学(93185)
理学院(92337)
管理学(91089)
管理学院(90573)
研究(85145)
中国(71802)
(57054)
(52676)
科学(47375)
(45722)
(45050)
财经(43117)
(41771)
中心(40762)
(38813)
研究所(36679)
业大(34872)
(34804)
农业(33459)
北京(33337)
经济学(33167)
(32517)
师范(32308)
财经大学(30958)
(30656)
基金
项目(165560)
科学(134339)
研究(128426)
基金(121006)
(102255)
国家(101151)
科学基金(89877)
社会(84686)
社会科(80039)
社会科学(80026)
(67429)
基金项目(63535)
教育(56701)
自然(55543)
自然科(54328)
自然科学(54321)
(53875)
自然科学基金(53435)
编号(52456)
资助(47754)
成果(42579)
(40352)
(37566)
创新(36603)
(36588)
重点(36532)
(36402)
课题(36238)
(34365)
国家社会(34216)
期刊
(144847)
经济(144847)
研究(84169)
中国(57189)
(48759)
管理(47121)
(46688)
科学(34217)
(32309)
金融(32309)
农业(32198)
学报(30400)
业经(29510)
教育(26032)
大学(25255)
技术(24668)
学学(23899)
财经(21313)
经济研究(21288)
(18411)
问题(18173)
(16983)
技术经济(15923)
现代(14176)
(13843)
商业(13795)
农村(13529)
(13529)
世界(13368)
科技(13348)
共检索到423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佩华  何红光  赵兴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浙商回归乡村创业是弥补乡村资本不足的现实选择。基于对浙商回归乡村创业实践的调查研究,在分析总结了浙商回归乡村创业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浙商回归乡村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引导回归、规范扎根和支持深耕等方面为浙商回归乡村创业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艳玲  陈向明  
近二十年来,伴随现代性的快速推进,我国乡村教师职业的乡土性日渐迷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遭遇多重危机。本文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强化专业取向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保留其乡土性。为此,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性,即应把乡土情怀作为乡村教师最典型的专业特质,选拔和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这些教师应热爱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能够开展文化适切的教育,并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对乡土情怀的重视,强调对优秀乡村教师的关注,重视对本土经验的弘扬,强调对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及关注乡村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李梦洁  
为探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和2018年数据及2018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地形异质性;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促进作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还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创业绩效,且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交通设施,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归乡创业,提高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郑秋香  
本文从乡村少年与乡土互动的重要性谈起,进而指出日渐沦为乡土文化"边缘人"的乡村教师,愈发难以承担链接乡村少年与乡土互动纽带的责任。基于此,本研究从回归乡土这一视角出发,探讨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之路:发挥本土教师的力量,夯实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基石;重视乡村教师发展的特质,聚焦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养成"转化型知识分子",树立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文化形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棋君  林志聪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历史阶段,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方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及其研究困境,通过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导引,可以进一步扫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唤醒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提出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入地城市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和不断拓展流出地乡村政府福利性政策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路径发展设计,以强化该群体在融城和归乡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自由选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小虎  
面对"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和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矛盾,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制度设计根据扶贫攻坚新形势、文化建设新任务、社会治理新问题,按照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新民风建设引领、制度创新驱动的原则,充分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以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三培育""六结合"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制度设计思想。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旨在通过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乡村文化回归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鹏  
目前创业教育政策存在"以创业促就业"的政策预期,由于政策预期与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政策效果存在分歧,因此从创业教育理念和外部环境视角进行分析,应当回归创业教育本质,在政策层面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协调社会创业教育资源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与建设本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国鹏  吴波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日益增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环境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浙商创业创新必须认准大局走势,以乐观的态度和清晰的思路,明确创业创新的战略路径与选择,从而符合全面深改要求。制度创业、平台创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的路径选择。强化战略思维,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驱动,构建与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浙商创业创新的重要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福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旨在社会价值创造的体现新视野、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新创业来实现。这体现在创业趋势和目的,创业之道和路径,创业方式和培训等环节上,其共有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创造,尤其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创造。"新浙商"创业正体现这样的要求、内含和特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谨  张金梅  
从回归乡土,传承农耕文明的视角,探究新农村建设的一种价值发展范式。从实践看,"乡土性"的缺失严重滞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须通过重构村社共同体,强化礼治秩序,延承农耕文明,壮大乡土人才队伍等来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晋华  刘旭东  丁冬  
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调研,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动机、创业地点与行业选择、初创企业形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这一群体在实际创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缪仁炳  
浙商创业特点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这已被广为认同。本文从多个层面揭示浙商的创业特点及其的文化渊源,认为浙商创业总体上具有很强的主体性,表现出务实性、草根性、家族性、群体性与扩张性等创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浙商的地理文化、精神文化、工商文化、家族文化等文化渊源中得到阐释。浙商创业层次的提升应该在充分认识这些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实现跨时代超越与演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福新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升级与适度增长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和方式是创新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包容性增长",需要具备相应的主体属性及行为。"新浙商"就是这样的主体并具有相应的属性。新浙商创业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可以再创"人口红利"和再造竞争优势,但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荣  
本文简要描述了浙商反哺浙江经济的有关情况,并基于浙商外迁的历史变迁对外迁和反哺现象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理性分析,指出浙商的外迁和反哺将促使浙江的经济经历从纯粹地域概念的“浙江经济”到“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深刻变革。吸引在外浙商“反哺”浙江的关键在于构造优良高效的软环境,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构筑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提升已有的网络集群和强化后台服务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