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0)
2023(12614)
2022(10008)
2021(9237)
2020(7662)
2019(17043)
2018(17141)
2017(32478)
2016(17591)
2015(19828)
2014(19785)
2013(19259)
2012(17677)
2011(15608)
2010(16271)
2009(15371)
2008(15766)
2007(14389)
2006(12927)
2005(12130)
作者
(50649)
(42176)
(42165)
(40038)
(27288)
(20019)
(19020)
(16224)
(16073)
(15539)
(14723)
(14405)
(13867)
(13850)
(13384)
(12885)
(12675)
(12666)
(12472)
(12290)
(10795)
(10491)
(10394)
(10014)
(9758)
(9719)
(9467)
(9327)
(8484)
(8472)
学科
(84341)
(77367)
企业(77367)
管理(72391)
(71545)
经济(71407)
业经(28349)
方法(27879)
(27458)
(26554)
技术(21353)
(20561)
(20422)
财务(20385)
财务管理(20360)
数学(19440)
企业财务(19260)
数学方法(19213)
农业(18933)
中国(17856)
理论(16577)
(15546)
(14872)
(14544)
(14274)
体制(13295)
技术管理(12815)
(12197)
贸易(12185)
(11842)
机构
学院(260285)
大学(254106)
(105518)
经济(103294)
管理(102785)
理学(87216)
理学院(86368)
管理学(85168)
管理学院(84691)
研究(81941)
中国(65167)
(53475)
(53449)
科学(47627)
(45028)
(43659)
财经(41133)
(41048)
中心(37803)
(37037)
研究所(36457)
业大(36204)
农业(33944)
(33774)
北京(33451)
(31484)
经济学(31292)
师范(31149)
财经大学(29964)
(29534)
基金
项目(164245)
科学(130311)
研究(125690)
基金(117854)
(101213)
国家(100244)
科学基金(87473)
社会(79572)
社会科(75247)
社会科学(75224)
(66690)
基金项目(62120)
教育(58233)
自然(54845)
(54006)
自然科(53590)
自然科学(53575)
自然科学基金(52703)
编号(51728)
资助(46765)
成果(42545)
(38489)
(37156)
重点(37067)
(36789)
(36531)
课题(36437)
(35412)
创新(35140)
国家社会(32727)
期刊
(128315)
经济(128315)
研究(77771)
中国(57411)
(46591)
管理(45188)
(42658)
科学(35481)
学报(35397)
教育(31676)
农业(29200)
技术(28358)
大学(28240)
学学(26564)
(25159)
金融(25159)
业经(23267)
财经(21221)
经济研究(18751)
(18262)
(17602)
问题(16085)
技术经济(15558)
财会(13847)
现代(13334)
科技(12870)
世界(12641)
(12565)
(12308)
商业(12277)
共检索到40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黄宝龙  李明华  傅秋华  方伟  
选择浙江省遂昌县毛竹高效益经营技术传播为个案,提出了农村参与式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步骤,并从技术的参与式设计与推广、项目管理与技术推广组织建设、技术传播二级流动模式、考核制度及激励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参与式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指出林业技术的推广过程应充分重视农户的参与,并通过人际互动,建立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互动式的伙伴关系;重视技术的文化特征,使推广的新技术具备相对先进,可操作性强,关键技术准确,及与经营者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相适应等特征;通过综合应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形式,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活跃的农村科技示范户,使林业新技术快速在农村社区传播。图2参1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傅秋华  方伟  李明华  
对浙南山区竹林培育技术传播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在浙南山区实施的竹业技术推广为"自上而下"的推广方法,技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其运行机制集中体现为:①以技术为导向,技术人员为主体;②技术的选择和决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下达过程;③受技术来源的途径和条件影响,在研究者和各层次技术推广人员之间形成了断层,技术支持系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技术的特征,进而严重影响了技术传播的效果。表1参8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王志刚  王磊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8省24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参与机制概况调查,采用1~5分量表数据评价基层农技推广参与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中合作度指标得分最高,核心农户作用显著;专业合作度指标得分较低,农技推广面向产业和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产前合作度得分最低,农技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供给渠道不畅;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和农技员的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个人特征对农技推广参与度有显著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傅秋华  吴鸿  陈鸣  邱永华  翁益明  
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和方法,对浙南山区丽水市竹业发展观念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围绕竹业增效和竹农增收目标,丽水市竹业通过观念创新,树立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从指导到引导和从指挥到服务的观念,形成以广大林农、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观念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竹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逐步明晰,竹产业取得到长足进步。参5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祖海  李国英  张集文  
本文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需求特点 ,分析了技术需求类型 ,指出了各类技术来源 ,对于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农户如何选择应用这些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溦  
在论述资源区域自由流动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沿海开放地区的县域经济为例,分析了经过区域自由流动以后,资源边际生产率提高,从而得到有效配置的实际经济效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符怡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问题阐释(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概念和特征风险同审计相结合,意味着审计理论和实践从对风险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识别。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即审计师将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误认为是一种公允表达,进而未能适当发表意见。基于审计风险的广泛性和风险审计的必要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但夕凡  
从1984年开始,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就以米易县为试点,对农业资源进行立体开发。在这几年的实践中,由于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立体农业是一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资源的资金、科技、劳动密集型农业。立体农业有两种开发形式:一是按照不同的海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郭儒鹏  
新中农阶层是近几年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双重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禀赋成为村内各阶层间的"缓冲带",并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彰显出独特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新中农阶层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内推和外拉的动力机制分析,得出其具有参与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并给出其具体的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循环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导思想是在农业建立循环利用种植业和养殖业废弃物的体系,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科学种养技术,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丽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丽娜  
在浙中农村,乡村治理体制日益向精细化转变,典型体现在村干部坐班制、职责分工、绩效考核、问责体制四个方面。制度精细化多发生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其动力来自于规范权力运作的政治目标。不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制度精细化在两个层面与乡村社会发生互动:一是面对乡土性与非程式化的乡村社会,制度精细化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理和治理真空的存在;二是制度精细化是自上而下行政动员的体现,而非自下而上农民治理诉求的反应,这使得村级组织的接点治理不再可能。制度精细化趋势的背后是基层制度建设与权力运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应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基层组织建设,让村民自治在适合的制度条件下运转起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丽娜  
在浙中农村,乡村治理体制日益向精细化转变,典型体现在村干部坐班制、职责分工、绩效考核、问责体制四个方面。制度精细化多发生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其动力来自于规范权力运作的政治目标。不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制度精细化在两个层面与乡村社会发生互动:一是面对乡土性与非程式化的乡村社会,制度精细化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理和治理真空的存在;二是制度精细化是自上而下行政动员的体现,而非自下而上农民治理诉求的反应,这使得村级组织的接点治理不再可能。制度精细化趋势的背后是基层制度建设与权力运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应在村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娟  李树杰  
作为一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扶贫模式,农户联保贷款具有自动瞄准、互相监督、还款共生和培训互助等独特的运行机制。然而,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还存在着排除最贫困农户、小组组建困难、道德风险大和贷款手续繁杂等缺陷。本文提出:重点向最贫困、信誉好的农户倾斜、培育良好信用文化环境、灵活确定联保农户数量、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财培训等完善与改进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