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1)
2023(2694)
2022(2392)
2021(2060)
2020(1785)
2019(4322)
2018(4121)
2017(7101)
2016(4146)
2015(4400)
2014(4563)
2013(4452)
2012(4062)
2011(3702)
2010(3736)
2009(3421)
2008(3352)
2007(2976)
2006(2641)
2005(2275)
作者
(13786)
(11443)
(11406)
(10609)
(7269)
(5784)
(5258)
(4670)
(4569)
(4140)
(4076)
(3930)
(3800)
(3735)
(3719)
(3574)
(3497)
(3418)
(3356)
(3271)
(2953)
(2950)
(2924)
(2790)
(2735)
(2680)
(2652)
(2555)
(2487)
(2402)
学科
(15849)
经济(15837)
管理(10055)
(9191)
(8033)
企业(8033)
方法(6933)
数学(5924)
数学方法(5787)
(5004)
地方(4765)
(4013)
业经(3957)
中国(3866)
(3639)
土壤(3626)
理论(3130)
(2995)
环境(2957)
(2946)
农业(2932)
(2453)
(2426)
(2367)
技术(2253)
地方经济(2187)
资源(2140)
生态(2042)
(1993)
(1993)
机构
学院(58200)
大学(57398)
研究(22395)
管理(21055)
(18697)
理学(18169)
经济(18152)
理学院(17948)
管理学(17454)
管理学院(17373)
科学(16851)
中国(15524)
(14850)
(12852)
(12608)
业大(12034)
研究所(11843)
(11800)
农业(11668)
中心(9983)
(8846)
(8180)
(8123)
北京(8076)
技术(7984)
(7916)
师范(7805)
(7728)
科学院(7643)
农业大学(7280)
基金
项目(42789)
科学(32352)
基金(28857)
研究(28034)
(27133)
国家(26934)
科学基金(21810)
(19295)
(16265)
社会(15808)
自然(15742)
基金项目(15359)
自然科(15325)
自然科学(15320)
自然科学基金(14995)
社会科(14919)
社会科学(14911)
教育(12719)
资助(11980)
编号(10847)
重点(10736)
计划(10329)
科技(10103)
(9784)
课题(8880)
(8851)
成果(8463)
(8418)
科研(8395)
创新(8345)
期刊
(21187)
经济(21187)
研究(14082)
学报(13803)
中国(13078)
(12997)
科学(10915)
大学(9263)
农业(9194)
学学(8824)
管理(7680)
教育(6973)
技术(6284)
(6039)
(5876)
资源(4255)
科技(3941)
业大(3900)
统计(3709)
业经(3584)
林业(3498)
(3495)
(3415)
决策(3204)
农业大学(3163)
技术经济(3147)
(2937)
金融(2937)
经济研究(2892)
中国农业(2876)
共检索到8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升  陈秋夏  王金旺  李效文  夏海涛  包考松  郑托  
系统掌握浙南海涂围垦区土壤品质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绿地系统规划、土壤改良措施和绿化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取样调查,获得土壤基本性状,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土壤品质与分级,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ARCGIS分析软件和SuRfeR软件获得土壤品质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容重偏大,为1.32 G·Cm-3,且含盐量高,为7.7 G·kG~(-1),碱性强,PH 8.25,有机质质量分数偏少,为17.94 G·kG~(-1),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严重偏低,分别为0.69 G·kG~(-1)和4.82 mG·kG~(-1),而速效钾质量分数丰富,为0.62 G·kG~(-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陈小兵  余世鹏  李晓明  
【目的】系统掌握苏北海涂围垦区的土壤质量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实现土壤培肥抑盐与质量提升的调控措施。【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与分级,获取区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分级图。【结果】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亏缺较为严重,尤其是碱解氮;除容重为弱变异强度外,其余各评价指标均呈中等变异强度;有机质是重要的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土壤盐分和地下水矿化度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区不同部位土壤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其空间分布规律与有机质较为相似,与土壤盐分相反,总体上棉花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状况要优于水稻种植区;研究区土壤质量中等的区域面积最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江伟  徐海东  林同岳  曹国华  成向荣  
[目的]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永光  李秀珍  何彦龙  贾悦  马志刚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代时间"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长江口奉贤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南汇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表明:(1)围垦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呈线性升高趋势(R2=0.4577),GM(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并在围垦后35~40a达到稳定态;(2)PCA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F)与农耕用地正相关(水田>大棚用地>旱地>林地>园地),与反映滨海特征类型(养殖塘>草地>开放水域>光滩)呈负相关;(3)土地利用PCA综合评价指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炳荣  朱华潭  李英法  
浙江省新围海涂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董炳荣,朱华潭,李英法一、浙江省海涂资源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浙江省濒临东海,海岸线长达1850多公里,为全国的1/10。在海堤以外可利用滩涂资源尚有430多万亩,约占全国海涂资源的12%,为海涂资源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晶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开拓土地资源和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土壤环境也因此发生剧烈变化。以江苏如东县沿海不同年限的垦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速效养分的分布情况,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相关性随垦区围垦年限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如东滩涂围垦区土壤呈碱性,土壤养分较为缺乏;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垦区土壤pH值下降,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垦区围垦年限对土壤pH值、有机质与速效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影响,其中10a围垦期是pH与有机质、速效磷之间相关性变化的转折点。围垦年限不仅对垦区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绝对含量有着明显影响,还影响土壤pH值、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凤武  徐彩瑶  濮励杰  陈一铭  王小涵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kg升至3.660 g/kg,TN含量从0.152 g/kg增至0.534 g/kg,TP含量由0.739 g/kg降至0.681 g/kg,而0—20 cm土壤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从0.718 g/kg、0.127 g/kg和0.676 g/kg升至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濛  濮励杰  王小涵  王琪琪  于雪  
滩涂是陆地与海洋间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以及生态系统之一,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滩涂围垦成为缓解区域土地利用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通过对不同围垦年限以及不同人类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的时空差异研究,比较了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垦区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60 a的围垦过程中,在强烈、中度和无人类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均表现出在脱盐过程中随围垦年限增加而砂粒减少、粉粒和粘粒增加的过程,脱盐后砂粒的年均下降率可达0.72%;2)在无干扰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反映出滩涂围垦和脱离海水影响的自然过程,而强烈和中度干扰强度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陈韬略   蔡林生   李若华   罗文   高永胜   李振宇   裴孝钟   王雪  
研究镉(Cd)污染对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求有益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耐Cd细菌菌群。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d浓度分别为0,3.5,60 mg·kg~(-1)时对台州湾滩涂湿地围垦区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细菌菌群分属于35门、97纲、205目、315科、506属。低浓度Cd污染时,西兰花根际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对照相比大幅度升高,而高浓度Cd污染时,土壤细菌Chao 1指数和Shannon均大幅度下降。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西兰花根际土壤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下降的趋势,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呈一直升高的趋势。土壤变形菌门和髌骨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土壤酸杆菌门、棒状杆菌门、疣微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髌骨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高浓度Cd污染下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主体。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升高趋势,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低浓度Cd污染时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Cd污染时呈下降趋势。土壤罗思河小杆菌属、马赛菌属、黄杆菌属和杜擀氏菌属可以被认为是西兰花根际土壤高抗Cd污染的细菌菌属。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滩涂地西兰花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佘冬立  刘营营  刘冬冬  徐翠兰  曲欣  陈友林  邓凌云  俞双恩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谢天  张润森  张晶  孙与杰  
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结果发现:①随着围垦年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沿海滩涂土壤中总体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表现出有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的脱盐效果明显快于、好于无农作物生长的田边土壤。同时沿海滩涂土壤经历了"均匀型-表聚型-震荡型-底聚型-震荡型-均匀型"的变化趋势;②围垦20~60a的无盐土盐分处于临界轻度盐化土的状态,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较高;③沿海滩涂土壤各层盐分表现出"临层相关-隔层相关-上层相关"的变化过程,各层与平均含盐量的相关性体现了土壤剖面含盐量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剑虹  王江涛  欧强  仲启铖  王开运  姜楠  李艳  
2009~2013年对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10cm和3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水分、温度和相关微气象因子进行了为期5a的原位同步连续监测,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结果如下:(1)在年际动态方面,1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5a间逐年递减,年均降低8.10%,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前4a逐年递减,年均降低6.06%,但2013年较2012年上升了16.34%。各个年份1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均值皆显著低于30cm土层,且年均值的差异逐年递增。(2)在季节动态方面,各年份内,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多表现为春、夏、秋升高,冬季下降的趋势,也多在秋季和冬季分别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卓雯静  
滩涂的匡围与开发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慈溪市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遥感数据,提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信息,分析慈溪市开展滩涂围垦和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第一,从1990年到2010年,慈溪市滩涂围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于滩涂淤涨,20年间海域面积共转化385km2,82.71%转化为滩涂生态系统。第二,1990年到2010年间,慈溪地区滩涂围垦开发,原有滩涂共有77.54%发生转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为17.91%,其次为养殖面积的增加。第三,从1990年到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总体看,2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一致,其间接的生态服务功能由32.18亿元上升到52.61亿元,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流芳  仲启铖  刘倩  王璐  陆颖  王开运  
为了研究不同陆生植物配置模式对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在崇明东滩围垦湿地公园栽植了8a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紫穗槐混交林及紫穗槐纯林3种典型陆生植物配置模式,以裸地作为对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的土壤呼吸叶室对其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期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容重,影响土壤呼吸的土壤微气候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等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土层0~4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范围为2.96~6.91kg/m2:湿地松-紫穗槐混交林>裸地>紫穗槐纯林>湿地松纯林,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改善不同,湿地松与紫穗槐混交配置比纯林更有利于增加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家明  
本文探讨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定性分类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海涂土壤资源定量化分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海涂土壤资源的本质特性,提出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的系列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定量化的高级分类,包括土纲、亚纲、土类、亚类4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