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3)
2023(9581)
2022(8637)
2021(8277)
2020(6854)
2019(16227)
2018(16195)
2017(31514)
2016(17286)
2015(19537)
2014(19561)
2013(19546)
2012(17875)
2011(16040)
2010(15859)
2009(14461)
2008(13869)
2007(11903)
2006(10308)
2005(8777)
作者
(50322)
(41732)
(41650)
(39454)
(26786)
(20348)
(18901)
(16638)
(16084)
(15019)
(14463)
(13990)
(13277)
(13234)
(12843)
(12714)
(12604)
(12425)
(11864)
(11770)
(10454)
(10267)
(10142)
(9508)
(9395)
(9312)
(9296)
(9225)
(8414)
(8326)
学科
(69243)
经济(69173)
管理(47925)
(46637)
(38369)
企业(38369)
方法(33145)
数学(28858)
数学方法(28526)
(19005)
地方(17559)
中国(16591)
(15829)
(15774)
业经(14960)
农业(12995)
(11742)
贸易(11736)
(11344)
(11324)
理论(11239)
环境(10876)
(10802)
技术(10793)
(10125)
财务(10064)
财务管理(10049)
企业财务(9527)
(9432)
教育(9237)
机构
大学(243720)
学院(242785)
管理(99992)
(91970)
经济(89878)
理学(87600)
理学院(86616)
管理学(85046)
管理学院(84635)
研究(80423)
中国(56814)
科学(52792)
(51825)
(40835)
(40288)
(39933)
业大(38943)
研究所(37742)
中心(36075)
(35337)
财经(33096)
北京(32635)
(32485)
师范(32201)
农业(31188)
(29969)
(29454)
(28695)
经济学(26298)
师范大学(26088)
基金
项目(174767)
科学(136350)
研究(126695)
基金(125783)
(110186)
国家(109285)
科学基金(93343)
社会(77445)
社会科(73211)
社会科学(73189)
(69386)
基金项目(68165)
自然(62609)
自然科(61109)
自然科学(61094)
自然科学基金(59966)
(57885)
教育(57622)
编号(52137)
资助(52053)
成果(41992)
重点(38949)
(37947)
(36964)
(36029)
课题(35700)
创新(33503)
科研(33409)
教育部(32303)
大学(32057)
期刊
(97861)
经济(97861)
研究(69212)
学报(41138)
中国(40639)
科学(37602)
(36229)
管理(34884)
大学(30412)
学学(28653)
(28367)
教育(26458)
农业(25611)
技术(20476)
(17418)
金融(17418)
业经(16512)
财经(15072)
经济研究(14547)
图书(14139)
问题(13204)
科技(12928)
理论(12690)
(12634)
(12554)
实践(11900)
(11900)
林业(11668)
技术经济(11596)
资源(11272)
共检索到339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对4片定植于浙江和江西两地的全同胞试验林进行调查,评选出的若干优良杂交组合,进行重复制种和区域 化造林试验。于2001年11月份调查了遂昌试点3年生的杉木全同胞试验林,测定树高,地径,轮盘数,冠幅和成活 率5个性状,经过方差分析,方差一协方差分析和综合指数分析,初步评出9702(龙15×1339);9706(1419×1339); 9703(龙15×闽33)3个全同胞家系,其表聊突出,3年生树高超过223 cm,同时适应性也强,造林成活率在97.9% 以上,值得在浙江省南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许鲁平  李林源  林文龙  张子文  孟庆银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桃3’、‘F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梅  施季森  甘四明  何祯祥  李力  易能君  
以 30个杉木杂交亲本的RAPD分析为基础 ,对亲本间分子遗传变异与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及其变异系数和亲本间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亲本间遗传距离只与胸径特殊配合力和材积特殊配合力在 0 .10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 ,而与其它因子相关不显著。分别对亲本聚类分析的组内和不同组间的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组内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各因子的相关基本不显著 ;在中等平均遗传距离上 ,组间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树高、胸径和 /或材积性状达 0 .0 5显著水平的相关 ,但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亲本间特殊配合力相关不显著。共检测到 2 3个标记位点显著影响材积性状 (α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程亚平  肖纪军  王海蓉  邱勇斌  
为了从杉木全双列交配试验非平衡资料分析中获得一个合适可靠的方差分量,采用不同方法来估计参试因子的方差分量.研究材料是一套杉木6×6全双列(GriffingⅢ)5个不同性状的非平衡资料,分别建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采用MINQUE(1)法估计方差分量;对于平衡数据采用Yates方法来分析参试因子的方差分量,以转化分析法的结果为参照对象来比较各方法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权衡各种模型和各种方法分析结果获得的信息量和合理性.比较研究发现:(1)对于GriffingⅢ不平衡试验数据,构建随机模型,采用MINQUE(1)法估计参试因子的方差分量,该法获得的信息多,但分析结果与转化分析法和Yates法的结果有差异,且有负的方差分量;(2)平衡数据Yates法的分析结果与不平衡的试验数据转化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相似,且具有最小方差和无偏性,还可获得母体细胞质效应的信息.在进行GriffingⅢ不平衡试验数据分析时,建议先采用随机模型的MINQUE(1)来估计方差分量,再采用平衡数据的Yates法分析,两者结果可相互应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彭九生  何贵平  
利用杉木9×9半双列和杉木6×6全双列试验材料,并综合我国杉木配合力育种中所有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了杉木双列杂交试验和配合力测定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结果表明:(1)生长发育阶段及试验环境对控制杉木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和非加性遗传方差比值没有质的影响;(2)在I类材料中,杉木的母本细胞质效应作用不明显,在II类材料中,在选择性状(生长性状)上,检测到显著的母本细胞质效应,但这不影响非加性遗传方差份量的主导作用;(3)交配设计类型的变化对杉木II类材料的性状基因作用方式的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4)在控制子代性状的表达方面,母本的加性效应显著,父本的花粉效应不明显,但父本与母本互作效应极其明显。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同龙  
研究了 1 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7 39% ,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 4 45% ,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77,木材体积质量的广义遗传力则为 0 86;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 ( - 0 60 4 9)。采用简单指数法评选出 4个优良杂交组合 ,胸径遗传增益为 9 1 8% ,而木材体积质量与对照相近。表4参 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任好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图9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余元华  刘化桐  蔡宏明  陈永志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梁一池  
收集全国13个省(区)、183个产地的种源,按BIB设计进行杉木种源试验。结果表明:①杉木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树高大46%,胸径大55%,材积大2.16倍;②多性状主成分遗传距离综合评价,将参试种源分为四类,即速生、中等、慢生、极慢生。其中速生种源12个,大都集中在贵州东南和广西西北部的融江流域以及福建中北部的闽江上游流域;③杉木种源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具中上遗传力,h~2p为0.721 6~0.729 9,三个生长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3%~13.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荣清  赵洪文  周明亮  
试验采用多元杂交的5种组合模式进行牦牛种间杂交,研究了F3代犏牛的生长发育、母本的繁殖与产乳性能及F3代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A和B组合F3代的初生重及生长发育优于C、D和E组合,E组合的流产及产后死亡率较低;5种杂交组合的母本产乳量显著高于牦牛;F3代犏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1周岁内的犏牛患病与死亡较高,周岁后,患病较少,加强周岁内的饲养管理;A、B和E组合模式是牦牛多元种间杂交的较优组合方式,并且F3代犏牛具有较强高原环境的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孙建军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文和明  和爱花  符明联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严逸伦  严其鹏  胡立中  
采用蒽酮比色法、Warburg呼吸计法分别研究了杉木、檫树及其混交林吸收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呼吸速率 ;用愈创木酚法及双缩脲法测定了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浸出液中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结果表明 :①杉檫混交林根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比对应的纯林小 ;②纯林杉木根系的浸出液电导率和浸出液蛋白质含量比混交林根系大 ,而檫树根系与杉木根系的结果相反 ;③混交林杉木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呼吸速率则要明显大于纯林杉木 ,而混交林檫树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则要小于纯林 ,纯林檫树与混交林檫树根系的呼吸速率变化不大。表 1图 4参 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薛秀康  
本文从林分生长、空间分布格局、生物量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14年生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丘陵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有利于维护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经济、生态和美学方面均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生物量比杉木、福建柏纯林高22.9%和4.7%,达79.58 t/ha,福建柏纯林比杉木纯林高17.4%。补植福建柏是改造杉木中低产林的有效措施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