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1)
- 2023(14361)
- 2022(12218)
- 2021(11333)
- 2020(9194)
- 2019(21320)
- 2018(21265)
- 2017(40354)
- 2016(21976)
- 2015(24766)
- 2014(24775)
- 2013(24537)
- 2012(22870)
- 2011(20809)
- 2010(20874)
- 2009(18711)
- 2008(18195)
- 2007(16115)
- 2006(14366)
- 2005(12546)
- 学科
- 济(92245)
- 经济(92159)
- 管理(57330)
- 业(54306)
- 企(42836)
- 企业(42836)
- 方法(35833)
- 数学(30445)
- 数学方法(30105)
- 中国(28428)
- 地方(27182)
- 农(26191)
- 业经(21687)
- 学(21231)
- 财(18739)
- 农业(17864)
- 贸(15920)
- 贸易(15903)
- 环境(15768)
- 和(15395)
- 易(15295)
- 制(14989)
- 理论(14539)
- 银(14245)
- 银行(14207)
- 融(14016)
- 金融(14013)
- 地方经济(13943)
- 发(13828)
- 行(13688)
- 机构
- 学院(306735)
- 大学(306599)
- 管理(119546)
- 济(118201)
- 经济(115347)
- 研究(109480)
- 理学(102395)
- 理学院(101120)
- 管理学(99268)
- 管理学院(98718)
- 中国(80674)
- 科学(69658)
- 京(67736)
- 所(55051)
- 财(53164)
- 农(50426)
- 研究所(50220)
- 中心(49393)
- 江(47852)
- 业大(46228)
- 范(44576)
- 师范(44209)
- 北京(43476)
- 财经(41951)
- 院(40927)
- 农业(38910)
- 州(38560)
- 经(37992)
- 师范大学(36002)
- 经济学(34086)
- 基金
- 项目(211541)
- 科学(165898)
- 研究(156322)
- 基金(150619)
- 家(131725)
- 国家(130589)
- 科学基金(111414)
- 社会(96132)
- 社会科(90903)
- 社会科学(90881)
- 省(83888)
- 基金项目(81208)
- 自然(72710)
- 教育(70932)
- 自然科(70892)
- 自然科学(70876)
- 划(70812)
- 自然科学基金(69528)
- 编号(65087)
- 资助(60735)
- 成果(52821)
- 发(48691)
- 重点(48103)
- 课题(45811)
- 部(45380)
- 创(43336)
- 创新(40361)
- 科研(40059)
- 发展(39044)
- 项目编号(38976)
- 期刊
- 济(137664)
- 经济(137664)
- 研究(94275)
- 中国(64526)
- 学报(48205)
- 农(46295)
- 科学(45830)
- 管理(43917)
- 教育(40722)
- 财(36849)
- 大学(36016)
- 学学(33330)
- 农业(32488)
- 技术(27264)
- 融(26676)
- 金融(26676)
- 业经(24056)
- 经济研究(21136)
- 图书(19482)
- 财经(19132)
- 问题(17949)
- 业(16652)
- 资源(16177)
- 经(16176)
- 科技(15484)
- 理论(14788)
- 现代(14450)
- 技术经济(14339)
- 发(13694)
- 商业(13677)
共检索到46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攻博 汤富平 郭望成 邹建胜
以1991年、2000年、2010年3个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提取了研究区建设用地信息,从规模和强度、方向、梯度与格局等5方面分析了浙北山地平原过渡区建设用地扩展的特征。研究表明:1991—2010年建地设用规模大幅度增加,扩展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市中心的上城区和下城区变缓,拱墅区较为稳定,而其他县(区)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东面各个方向的扩展强度明显高于西面各个方向的扩展强度。建设用地扩展格局存在高(低)值集聚现象,且中心极化和集聚现象在不断增强,空间扩展热点区整体上表现出由"一核五星"演变成"两核三星多点"的建设用地扩展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玉琴 李艳 曹宇
应用传统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扩展速度、强度、分维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0~2005年浙江省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建设用地扩展的规律,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建设用地发生了剧烈变化,各类建设用地扩展迅速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分布特点和区域分异性,中、高速扩展类型占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主流。受工业化和区域城镇化加速的影响,1990~2005年,浙江省各类建设用地分维数均在1.6以上,呈不断增高的变化趋势,其形态越来越不稳定。扩展速度和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和集聚分布趋势,其高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安萍莉 孟媛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远郊化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利用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两个时段来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及来源特征,分析得出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它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2.54%。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构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变化模型",将按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结果空间聚类,后以聚类结果和"扩展水平重要度"描述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从"平均分散"向着"多中心集聚"变化;由中低水平扩展为主向着高、低两个极端水平分化,形成了潮白河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志强 黄秋燕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巍 黄翠萍 赵晓杰 胡细英 王楠
城镇用地扩展是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经典领域。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景观扩张指数将其城镇用地扩展划分为飞地式、边缘式、填充式三类,同时结合用地功能探讨研究区2003~2016年城市扩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不同用地扩展模式的差异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区三类用地扩展模式并存,其中飞地式扩展以工业、居住用地为主,由新区组团式集中分布转向沿交通轴带放射状扩展;边缘式扩展由居住用地主导逐渐转向以工业用地为主,表现为城镇斑块的繁殖作用,随城市空间增长不断外延;填充式扩展相对不明显,以居住用地为主且集中分布于老城区。(2)交通引导开发及"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是城区用地扩展的主要特征,不同用地扩展模式的作用机理具有差异性,通达性、政策性因子对飞地式扩展起主导作用;聚集性因子是决定边缘式扩展的重要因素;聚集性和通达性因子则对填充式扩展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城镇用地 扩展模式 特征 机理 赣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有关城市扩展度量指标和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城市扩展规模、强度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区各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相对集中于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方向,并分别构成城市扩展的南北轴向和东西轴向,不同时期各轴向城市用地扩展性质和强度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各时期城市扩展表现为以城镇用地为主(1987~1990)到城镇用地与工业开发区并存(1990~1995)以及以工业开发区扩展为主(1995~2000)的形式;②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较简单的以中心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主的“单核扩展”为主的模式,逐渐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锐 李月辉 胡远满 吴晓青 贺红士 刘淼 王晋年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兴良 方创琳 周敏 武红
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武汉城市群地区3个阶段(1980—1990、1990—2000、2000—2010年)的城镇用地信息,采用城镇扩展指数和城镇扩展模型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武汉城市群城镇用地空间迅速扩张,三个时段内的城镇扩展强度指数依次为0.073 2、0.028 9和0.099 3,呈现显著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②城镇用地扩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主要表现为以武汉为扩展中心的圈层状形态,沿武汉三环、京广线等交通干道的轴带分布形态,不同阶段的扩展格局各具特质;③城镇用地扩展呈现"一核四带"、"一核一带"和"三核六带"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瑾 刘勇 岳文泽 黄经南
受自然要素的限制及人为因素的引导,山地城市的发展普遍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多中心组团式"模式。以重庆这一典型的山地城市为例,在ENVI、ArcGIS和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基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揭示重庆市1988—2001年、2001—2010年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并结合自然、经济、制度因素分析了其驱动力。研究表明,1988—2001年城市扩展主要以渝中区为核心,沿长江和嘉陵江两岸、交通线与河谷低平地带呈条带状扩展;2001—2010年则主要表现为外围组团的增长,形成多中心、组团式格局。重庆典型的山城、江城景观是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成的自然基础,而人口增长、新区开发、城市规划、交通导向等因素是加速这一格局形成的人为因素。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城市空间扩展 多中心 重庆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银杰 南灵
以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10年近20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指数、扩展强度指数和扩展弹性系数,研究了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特征;运用单因素法系统考察了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低速发展、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影响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非农业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展 特征 驱动因素 西安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君友 杨桂山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快 ,使得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利用中的矛盾日趋紧张。从不同时相的城市及区域土地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提取入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 ,以“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为主线 ,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 ,将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自然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研究 ,揭示了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用地扩展模式反映了城市发育、成长乃至成熟的历程 ;自然交通、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引导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方位差异显著 ,具有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嵇涛 杨华 何太蓉
以多时相的遥感影像为基础,选用归一化裸露指数(NDBI)、重归一植被指数(RDVI)和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修改后的NDWI),通过阈值分割、掩膜处理提取建设用地信息,结合重庆主城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利用扩展速度指数、扩展强度指数、扩展弹性指数、紧凑度指数、建设用地扩展系数及扩展方向分析研究了不同阶段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88~2011年重庆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了393.32km2,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呈现增大的趋势;扩展弹性系数、建设用地扩展系数波动变化,反映了重庆主城区建设用地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卢雨田 李慧 秦贤宏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高速扩张,建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有效使用土地成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时相遥感卫星影像,结合相关模型,分析和模拟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合理配置与投放提供依据。利用1987、1990、1997、2001、2006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建设用地数据,分析了南通近20年来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和城区扩展特征,并且模拟了其扩展趋势。结果表明: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扩展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沿江区域,沿海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热度逐步升温;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显示出城镇组团化发展的趋势,尤其使...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扩展模拟 南通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岐,甘国辉,李晓江
人口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是近年来北京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以北京市中心区和近郊区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四普和五普数据,分析了人口分布现状和变化特征及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布变化。由此提出,北京市的人口郊区化与居住用地的空间扩展过程是一种互动的效应关系。
关键词:
郊区化 居住用地 空间扩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婉婷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张馨文 杜宣延 辛志远 陈林
以宜宾县为案例区,运用地统计学、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川中丘陵-盆周山区过渡带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SOC、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23、1.45 g·kg-1,均为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在空间上均表现为东南部高而中北部地区低的趋势。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灌溉水源、土壤侵蚀程度、种植制度均对SOC和TN的空间变异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耕作制度和土壤类型共同主导着该区SOC和TN的空间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