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4)
2023(14163)
2022(12285)
2021(11360)
2020(9304)
2019(21466)
2018(21559)
2017(41196)
2016(22202)
2015(24949)
2014(25207)
2013(25229)
2012(23598)
2011(21596)
2010(21877)
2009(20103)
2008(19342)
2007(17089)
2006(15373)
2005(13961)
作者
(66142)
(54933)
(54559)
(51819)
(35150)
(26294)
(24811)
(21632)
(21004)
(19766)
(18725)
(18700)
(17594)
(17589)
(16919)
(16873)
(16248)
(15959)
(15714)
(15671)
(13888)
(13626)
(13256)
(12678)
(12414)
(12266)
(12236)
(12066)
(11202)
(10740)
学科
(111449)
经济(111352)
管理(60806)
(57676)
(45893)
企业(45893)
方法(40558)
数学(34835)
数学方法(34506)
地方(29988)
中国(29265)
(26589)
业经(23381)
(22626)
(20117)
农业(18466)
地方经济(17452)
(16792)
贸易(16778)
(16774)
环境(16172)
(16092)
(15711)
(15541)
金融(15539)
(15239)
银行(15200)
理论(15181)
(14700)
(14649)
机构
大学(323772)
学院(322908)
(136676)
经济(133764)
管理(125890)
研究(116726)
理学(107799)
理学院(106518)
管理学(104819)
管理学院(104245)
中国(86214)
科学(71133)
(70568)
(59579)
(59507)
研究所(54044)
(51389)
中心(51286)
(49401)
财经(47117)
业大(46453)
北京(45578)
(44592)
师范(44205)
(42588)
(42074)
经济学(41001)
农业(39658)
(39622)
经济学院(36514)
基金
项目(214978)
科学(168367)
研究(159226)
基金(154019)
(133744)
国家(132599)
科学基金(113132)
社会(100029)
社会科(94709)
社会科学(94685)
(84247)
基金项目(81990)
自然(72176)
教育(71882)
(70577)
自然科(70418)
自然科学(70405)
自然科学基金(69126)
编号(65267)
资助(63416)
成果(53471)
(50290)
重点(48173)
(46946)
课题(45599)
(44084)
创新(41102)
国家社会(40598)
发展(40517)
科研(40240)
期刊
(162196)
经济(162196)
研究(102791)
中国(65003)
学报(49101)
管理(48288)
(47704)
科学(46617)
(42653)
教育(37258)
大学(36869)
学学(34538)
农业(33289)
(29889)
金融(29889)
技术(29156)
经济研究(26040)
业经(25767)
财经(23275)
问题(20610)
(19917)
图书(17800)
技术经济(17352)
(16774)
理论(15908)
科技(15458)
现代(15166)
商业(14895)
世界(14724)
资源(14691)
共检索到494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键初  郑魁浩  俞德鹏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战略任务,需要提高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效率,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本文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对浙江省人口和经济"双密集区域"——浙东北地区,从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海洋和人口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上的分析,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好交通结合部北仑港和超前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出了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发展,建设杭、甬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城市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陈小龙  
本文描述了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该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阐明东北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理清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程利莎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总体以及各分维度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探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全国其他地区存在滞后,内部极化明显,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省域内部差异是导致各分维度差异的主因。(3)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在空间上既有协同发展态势也有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发展优势突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明显滞后。(4)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受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基础与潜力以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口素质是主因。分维度对比发现,智慧民生分维度与其他分维度发展空间分异的成因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且受实体经济基础影响较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元录  钱智勇  
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区位因素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制度上的因素。制度这个因素对于东北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东北经济的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形态和体制环境来,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才能打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障碍,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民营经济的出路所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哲  米娟  
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停滞、生育水平长期过低、人口净流出规模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等。人力资本问题是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看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长期消费需求、长期发展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建议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保障和鼓励育龄人群按政策合理生育,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本,进而形成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北伟  
图们江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自去年十月参与国平壤会议后,这一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热点地区,它的开发为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找到了最佳的生长点,也为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找到了很好的结合部。图们江地区开发离不开中国东北地区的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国锋  王建康  刘多  姚丽  宋庆伟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最初处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等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类型,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且协调区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各城市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经过对城市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国柱  
对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宋戈  程林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型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芮  王梓豪  刘玲娜  雷涯邻  
东北地区在我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否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立足新发展理念与新时代东北振兴要求,从效率、协调、绿色、开放、民生五个方面构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和TOPSIS方法对东北地区34市2001-202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近20年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副省级城市、南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从时间上,东北地区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收敛趋势,发展差距不断缩小;(3)从空间上,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并在空间上形成新的分布特征,在省会城市、哈-长经济带等发展极、发展轴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发展中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文尧  王西  
本文从东北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阐明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具体问题,进而总结出在当前阶段东北经济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为扫清一切发展障碍,振兴东北经济,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包括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培育先进制造业和新业态、塑造高素质人力资本、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举措,以实现新动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对如何有效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顺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激活地方经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结构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社会公平等,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阐述,以及对该地区发展民营经济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地域组织形式和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毕菲  
东北地区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缓慢、流失、投资不足等问题,造成人力资本明显不足,这对东北地区的人才红利效应、经济发展活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直接影响。如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人力资本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东北地区应通过多元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引育结合,集聚人力资本发展力量;通过政策激励,激发人力资本创新动力;通过完善服务,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