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4)
- 2023(6758)
- 2022(6037)
- 2021(5496)
- 2020(5115)
- 2019(11997)
- 2018(11921)
- 2017(22909)
- 2016(13105)
- 2015(14925)
- 2014(15190)
- 2013(15189)
- 2012(14273)
- 2011(12992)
- 2010(13266)
- 2009(12487)
- 2008(12503)
- 2007(11447)
- 2006(9587)
- 2005(8476)
- 学科
- 济(57005)
- 经济(56961)
- 管理(33644)
- 业(32888)
- 方法(32401)
- 数学(29710)
- 数学方法(29271)
- 企(26210)
- 企业(26210)
- 农(14201)
- 学(13708)
- 财(12957)
- 中国(12281)
- 地方(10437)
- 贸(10289)
- 贸易(10287)
- 易(9931)
- 业经(9507)
- 农业(9365)
- 制(8665)
- 和(8473)
- 理论(8200)
- 务(8099)
- 财务(8071)
- 财务管理(8049)
- 企业财务(7569)
- 环境(7538)
- 银(7386)
- 银行(7334)
- 融(7146)
- 机构
- 大学(195049)
- 学院(193740)
- 济(75591)
- 经济(73929)
- 管理(72118)
- 研究(67441)
- 理学(62767)
- 理学院(62005)
- 管理学(60358)
- 管理学院(60017)
- 中国(49052)
- 科学(46451)
- 农(42009)
- 京(41357)
- 所(36820)
- 业大(35564)
- 研究所(34057)
- 农业(33751)
- 财(33235)
- 中心(31372)
- 江(29381)
- 财经(26937)
- 北京(25817)
- 范(24848)
- 师范(24536)
- 经(24361)
- 院(23757)
- 州(23385)
- 经济学(23186)
- 农业大学(22255)
- 基金
- 项目(133414)
- 科学(102393)
- 基金(95526)
- 研究(89137)
- 家(86149)
- 国家(85523)
- 科学基金(71096)
- 社会(54012)
- 省(53602)
- 社会科(51154)
- 社会科学(51132)
- 基金项目(50576)
- 自然(49354)
- 自然科(48193)
- 自然科学(48177)
- 自然科学基金(47269)
- 划(45549)
- 教育(42051)
- 资助(41056)
- 编号(35614)
- 重点(31040)
- 部(29037)
- 成果(28802)
- 发(28252)
- 计划(27656)
- 创(26900)
- 科研(26865)
- 创新(25249)
- 课题(25077)
- 科技(25053)
共检索到27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鹏泽 赵铭钦 任伟 王雪丽 刘鹏飞 位辉琴
以8个浓香型产区2011-2012年的264份烟叶样品为材料,对浓香型烟叶品质特征13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浓香型烤烟烟叶品质特征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6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8.168%。由烟叶品质特征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6个主因子,归纳总结为以下4类,第1个是烟气特性因子,第2个是香气特性因子,第3个是杂气因子,第4个是口感特性因子。
关键词:
浓香型 烤烟 品质特征 因子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清明 邓小华 赵松义 肖春生 胡日生 彭曙光 丁彦 黎娟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对44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区域定位。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浓香型风格尚显著至较显著,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为主体香韵,香气状态较沉溢至沉溢,烟气浓度稍大至较大,劲头中等至稍大。②烟叶香气质尚好至较好,香气量尚足至较充足,尚透发至较透发,微有至稍有枯焦气、木质气、生青气、青杂气;烟气尚细腻至较细腻、尚柔和至较柔和、尚圆润至较圆润;刺激性稍有,干燥感弱至稍有,余味尚净尚舒适至较净较舒适。③地区之间感官质量指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郴州市和永州市的烟叶感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感官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④湖南浓香型烟区可分为浓香型...
关键词:
烤烟 感官质量 风格特色 区域定位 湖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一琼 姚倩 程良琨 王宝林 刘超 马波波 张书伟 陈伟 李悦 白银帅 杨永锋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慧娟 赵铭钦 任伟 瞿永生 张俊 刘鹏飞 王唯唯
以河南27个浓香型主产烟区的55份烤烟C3F为材料,研究了浓香型烤烟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外观质量关系。结果表明:①绿原酸、芸香苷含量除与身份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外观质量指标均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②莨菪亭含量与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均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与油分、色度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尤其是颜色、成熟度、油分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关系密切。
关键词:
烤烟 外观质量 多酚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咸鑫 朱列书 胡日生 向世鹏 詹莜国 陈前锋 李云霞 王凯歌
在湖南省桂阳烟区选择K326、云烟87、YZ206-9、湘烟3号4个烤烟品种,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云烟87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30.26%、28.11%、4.74%),K326的烟碱含量(3.00%)最高,湘烟3号的总氮最高(2.16%),YZ206-9的石油醚提取物最高(5.46%)。4个烤烟品种烟叶除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均超出优质烤烟标准范围,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也在优质烟叶范围,但钾氯比低于优质烟叶的标准。品种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卫瑜 李军营 马二登 蔡庆生
为了掌握清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了云南、福建、贵州和四川省21个地(市)共261个乡镇的烤烟生产信息,系统比较了省际和地市间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及构成因素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大田生长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省际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各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变异系数的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四川省的最小,为1.4%。不同地(市)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差异显著,其中,红河的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长,为158 d,曲靖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短,仅130 d,楚雄、大理、昭通、丽江、玉溪、龙岩和南平等9个地(市)烤烟大田生...
关键词:
清香型烟叶 烤烟 大田生长时间 构成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铭钰 肖汉乾 邓小华 李良勇 李武进 周孚美 陈治锋 肖艳松 黄琼慧 黄杰
为了解浓香型稻茬烤烟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利用效率,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于2019年在湖南省浓香型烟区的郴州市桂阳县和衡阳市耒阳市分别选取适产水平(2 250~2 700 kg/hm~2)和丰产水平(2 700~3 150 kg/hm~2)的2种典型烟田作为案例,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烤烟农艺性状指标、叶面积指数、根系形态指标差异,以及烤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养分积累与分配、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丰产水平较适产水平烤烟地上部生长发育好,根系发达,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多,氮、磷、钾肥利用效率高;但适产水平的氮、磷、钾养分在烟叶中分配比例大,氮、磷、钾养分收获指数高。耒阳烟区烤烟植株高大,茎粗、根粗、根与茎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多;桂阳烟区烤烟叶片面积大,侧根多,烟叶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多。稻茬烤烟生产中,要针对稻茬烤烟土块大和低温阴雨天气,熟化土壤,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为烤烟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烤烟早生快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晋湘宜 胡咏梅 彭楠 赵述淼
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重要类型之一,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该物质合成所需的前体己酸主要依靠发酵过程中的己酸菌代谢生成。己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功能研究已成为白酒品质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窖泥中己酸菌的分离概况,介绍了浓香型白酒发酵系统中常见的3种己酸菌及己酸的合成途径,探讨了pH及底物组成对己酸产量的影响;此外,介绍了微生物群落中其他微生物对己酸菌的影响,以期通过探讨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中微生物驱动己酸形成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丽 邓小华 邓井青 周清明 彭曙光 刘正日 袁芳 李玉辉
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对湘南稻田浓香型烤烟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烟叶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还原糖含量和鲜干比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上、中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略呈下降趋势,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价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②上部叶以叶面基本全黄(9~10成黄)、主脉全白、叶面有黄色斑为适宜采收,中部叶以叶面浅黄色(8~9成黄)、主脉变白1/2以上为适宜采收,下部叶以叶面黄绿色(6~7成黄)、主脉变白1/3以上为适宜采收,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上等烟比例、均价、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较高。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成熟度 浓香型烟叶 湘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目的】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K326品种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K326品种总糖含量和pH降幅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发勇 王玉真 刘泽 祁林 刘继辉 王金宏 华一崑 汪显国 杨晶津
【目的】为探究云南清香型烟叶在自然醇化进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品种间差异,【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检测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中部烟叶在打叶复烤后0、12、24、36个月的含氮类化合物、含糖类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等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在时间节点上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最佳醇化期判定。【结果】云南清香型烟叶在0、12、24、36个月的醇化时间节点上,K326和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总氮、烟碱、总挥发碱、总糖、多酚总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pH值均逐步降低,且不同品种间的以上指标数值在设定时间点上的降幅均不同。在醇化至36个月时(相对于醇化0个月时),总氮、烟碱、可挥发性碱含量降幅K326品种分别为20.26%、31.68%、30.0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15.28%、23.08%、31.58%;总糖含量和pH降幅K326品种分别为3.57%、8.70%,红花大金元品种分别为7.01%、7.3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12个月时提高;两糖差(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总糖/烟碱)和多酚总量2个品种均较醇化至0个月时降低。【结论】云南清香型烟叶在云南醇化时,同一醇化时间点上的不同品种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总体一致,但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随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感官质量评吸和可用性评价验证,红花大金元品种醇化至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可用性均较好,K326品种在醇化至24个月时的可用性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鑫 曹仕明 赵飚 谢德颖 杨俊 谢国生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连续2年在湖北省咸丰县烟草基地进行了移栽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单株留叶数的4因素、5水平均匀设计(54)试验。测定了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烤烟产量和化学成分,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香型判别分析,对感官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氮碱比是判别烤烟香型的主要因素。5种栽培模式下烤烟的香型判别表明,N1、N4和N5属于浓透清香型,N2和N3属于浓偏中香型。利用烤烟成分的逐步回归方程求出了4栽培因子的最优值分别为:移栽期为4月30日,施氮量3 g/株,单株留叶数为23片,这为咸丰特色优质烤烟高产栽培提供了最佳模式。
关键词:
烤烟 香型 质量风格 栽培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战磊 肖明礼 尹智华 古群辉 李利红 何岸
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伟金 贾冬冬 穆青 李祖红 刘国祥 卢叶
为了解曲靖地区烟叶感官质量特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分析,并结合雷达图、熵权法和聚类分析进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曲靖地区感官质量指标均呈非正态分布,其风格特征为清香香韵明显,并伴有甜香,大部分烟叶具有辛香和焦香香韵,其中位数分别为6.00、2.00、1.50、2.00;绝大多数品质特征指标的中位数为6.00或6.50,烟叶感官品质较好。曲靖地区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517±0.139,变异系数为26.8%;曲靖地区烟叶感官质量可分为4类,主要集中在II类(0.42)和III类(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明礼 尹智华 战磊
对2011年云南曲靖、贵州遵义、湖南郴州3种不同香型风格烟叶的B2F、C3F的常规化学成分以及致香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不同部位烟叶的致香成分物质总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致香成分丰富程度分别为:云南曲靖>湖南郴州>贵州遵义;化学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得出还原糖、致香成分对感官综合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余6种化学成分,2化学指标糖碱比、氮碱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香型风格 致香成分 感官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