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5)
- 2023(5853)
- 2022(4555)
- 2021(4154)
- 2020(3029)
- 2019(6848)
- 2018(6741)
- 2017(12991)
- 2016(7240)
- 2015(7849)
- 2014(7863)
- 2013(7862)
- 2012(7422)
- 2011(6711)
- 2010(6806)
- 2009(5912)
- 2008(5527)
- 2007(5078)
- 2006(4546)
- 2005(4025)
- 学科
- 济(33434)
- 经济(33412)
- 管理(19509)
- 业(15293)
- 方法(13524)
- 数学(12156)
- 数学方法(11995)
- 环境(10902)
- 企(10645)
- 企业(10645)
- 学(9818)
- 农(9429)
- 中国(8596)
- 地方(7994)
- 农业(7006)
- 财(6553)
- 业经(6535)
- 划(5791)
- 贸(5306)
- 贸易(5301)
- 资源(5280)
- 和(5258)
- 易(5125)
- 发(5064)
- 地方经济(4978)
- 融(4871)
- 金融(4869)
- 经济学(4826)
- 银(4599)
- 银行(4576)
- 机构
- 学院(105343)
- 大学(105199)
- 济(43627)
- 经济(42837)
- 研究(40016)
- 管理(36425)
- 理学(31492)
- 理学院(31060)
- 管理学(30254)
- 管理学院(30084)
- 中国(28544)
- 科学(26038)
- 京(22591)
- 所(20779)
- 农(19714)
- 财(19699)
- 研究所(19186)
- 中心(17426)
- 业大(16768)
- 江(16205)
- 财经(15878)
- 农业(15503)
- 范(15139)
- 院(15101)
- 师范(14956)
- 经(14414)
- 经济学(14386)
- 北京(13987)
- 经济学院(13186)
- 州(12467)
- 基金
- 项目(74043)
- 科学(58677)
- 基金(54258)
- 研究(53112)
- 家(48868)
- 国家(48543)
- 科学基金(40378)
- 社会(33975)
- 社会科(32220)
- 社会科学(32212)
- 省(28828)
- 基金项目(28163)
- 自然(26027)
- 自然科(25371)
- 自然科学(25363)
- 划(25300)
- 自然科学基金(24879)
- 教育(24100)
- 资助(21559)
- 编号(20377)
- 重点(17871)
- 发(17672)
- 成果(16665)
- 部(16278)
- 创(15194)
- 课题(15153)
- 国家社会(14570)
- 科研(14431)
- 计划(14351)
- 创新(14346)
共检索到153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雯 唐启升
浒苔(Ulvaprolifera)不仅是绿潮暴发的主要生物种类,也是海洋中重要的碳汇生物。浒苔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多样、抗逆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生物量,本文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中国近海浒苔生物在生长和漂移过程中的固碳特点:浒苔具有独特的高pH诱导HCO_3~–利用机制,可提高HCO_3~–的吸收效率,并促进漂浮浒苔对空气中CO_2的吸收,同时,C_4固碳途径增强了漂浮浒苔在高光辐射时的碳固定效率,这种多样化的碳吸收和碳固定模式,使漂浮浒苔光合固碳能力增强,漂浮状态下可以快速积累生物量。以上特点使得浒苔的固碳效率显著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海带、裙带菜和紫菜等。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连续15年暴发世界上最大规模浒苔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年均在3万km~2以上,最大覆盖面积年均超过500 km~2,浒苔生物量年均在150万t以上,据此估算,2008―2020年净碳汇量为2.5~27.5万t,年均超过7.8万t,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江蓠、紫菜和裙带菜的年均固碳量,仅次于海带的年均固碳量。浒苔巨大的生物量和强大的碳固定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海洋碳汇和碳储途径,建议浒苔绿潮暴发时,进一步加强浒苔打捞力度和资源化利用程度,实现碳利用和去富营养化的双赢,推动浒苔碳汇产业早日加入碳市场,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低碳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浒苔 固碳特点 碳汇评估 碳汇扩增途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汪文俊 王飞久 陈松林 孙修涛 王翔宇 邢士超 王俊
对来自东海-黄海海区10个站位以及青岛沿岸4个站位共14个站位的浒苔样品依据形态学特征,归类分离获得70个样品,对其ITS+5.8S rDNA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70个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和5.8S rDNA序列,说明青岛沿岸漂浮的大量浒苔与东海-黄海海区的浒苔为同一个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浒苔ITS区的变异程度与地理间隔距离呈正相关,我国海域浒苔与日本海域浒苔聚类一起,与英国海域浒苔相聚较远,与美国海域浒苔距离最远。
关键词:
浒苔 地理株 ITS区 系统关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少香 于克锋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吴青 崔建军 张林慧 何培民
测定了江苏滨海县海域漂浮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光合速率)和组织含碳量,并分析了浒苔暴发海区水体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浓度及pH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浒苔漂到滨海海域时藻体状态良好,藻体Fv/Fm达到0.67,Yield为0.57,总光合速率为66.99μmol(C)·g-1(FW)·h-1,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为0.91 mg·g-1和0.65mg·g-1,Rubisco活性达到11.39μmol(CO2)·g-1(FW)·min-1;2)覆盖区域不同位点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亚平 方建光 唐望 张继红 任黎华 杜美荣
2010~2011年对桑沟湾楮岛海区大叶藻床的调查研究显示,其生物量年度变化为313.5~769.3gDW/m2,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初级生产力年度内为2.0~6.4gDW/m2.d;总组织含碳量为35.5%;来自海草初级生产力的固碳贡献约为543.5gC/m2.yr。大叶藻附着植物生物量较小,年平均约为21.2g/m2,固碳贡献约30gC/m2.yr;作为菲律宾蛤仔增殖场,来自蛤仔的固碳贡献约63.15gC/m2.yr,此外,参照已有研究的数据,将来自草床捕获颗粒的碳贡献等计算在内,桑沟湾大叶藻床扩增固碳量为1180gC/m2.yr,总量达290MgC/yr。
关键词:
碳汇 海草床 大叶藻 桑沟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念鹏 王秋凤 刘颖慧 任伟 于贵瑞
如何实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carbon sequestration)、如何科学地评估/认证其碳汇效应,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增汇途径,并对现阶段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管理措施的碳汇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看,许多人为管理措施均具有较明显的碳汇效应;但在确定技术或经济投入规模时,应充分考虑特定人为管理措施下生态系统碳增汇的特征曲线,合理地控制投入,实现人为管理措施碳增汇效应最优化。此外,基于定性评价结果,本文分别针对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碳汇管理措施。建议相关科学家围绕这些已较大面积推广的管理措施,深入研究其碳收支过程及其机理,尽快提出科学的、可验证的碳增汇认证方法,为科学地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雷 姜培坤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各个行业领域的参与。与其他行业不同,种植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有巨大的固碳增汇潜力,推进种植业领域减排增汇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梳理了种植业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和甲烷(CH_4)]主要排放源,包括过量施用氮肥、节水灌溉稻田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导致的N_2O排放;淹水稻田以及反刍动物造成的CH_4排放;除了上述直接排放,种植生产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间接碳排放。着重分析了种植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固碳增汇潜力,汇总了主要的减排增汇途径,包括旱地N_2O减排和稻田CH_4减排;通过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以及种植业废弃物热解炭化还田来增加种植业固碳增汇潜力。讨论了碳标签和碳交易对于推动中国种植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明确了种植业领域的减排增汇必须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避免盲目减排、过度减排,必须与种植业绿色发展协同进行,建立完善的保障和创新体系,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助力。参49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宗顺 张海鹏 岳超 杨红强 张寒
造林增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但其碳中和效果背后的成本有效性不可忽视,这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基于西北地区GIS平台数据,构建地理—经济—生态三维整合分析框架,采用环境因子叠加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优化模型,从自然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角度识别了西北地区边际可造林区域,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了造林碳汇潜力,以此为基础拟合了碳汇供给曲线,并对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满足自然和经济双重可行性的造林土地面积为102.71万hm2,仅占自然可行造林土地面积的20.56%。其中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2)西北地区造林的碳汇潜力为9.37 Mt CO2/年,到2060年能够为该地区碳中和目标提供约9.70%~15.06%的贡献,不可忽视。(3)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平均成本为948.81元/t CO2,相比于能源碳减排路径,整体上不具有成本有效性。且在迫切应对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地区造林增汇的成本有效性更弱。据此,提出强化造林增汇对碳中和贡献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李海奎 余振 栾军伟
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模拟,系统阐述了我国森林碳储量与碳汇现状、动态变化及潜力提升途径。根据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测算的森林植被碳储量近5年平均年增长0.152 Pg C。200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量约为229.7 Tg C yr~(-1),其中森林植被(指乔木林)碳储量增加约为150.6 Tg C yr~(-1),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汇量的65.6%。在过去70年里,中国森林已从碳源变为逐渐增强的碳汇。当现有森林面积保持不变的情景下,相比2000s-2010s时段,2030年后现有乔木林的生物量碳汇将有所下降;如果森林面积未来持续增加,2030年-2050年中国新增乔木林的碳汇量仍将呈增加趋势。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风险(极端干旱与热浪事件、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可能会削弱森林碳汇功能。为维持和提升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需要采取森林碳储与碳汇双增和森林碳汇与木质林产品碳库协同提升的策略,从保碳、增碳、扩碳和碳资源化利用的汇转移等四个途径对森林资源实施保护修复、精准绿化、科学经营与合理利用和多时空尺度的优化布局,同时重视森林土壤碳库增汇的长期效应。在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框架下,森林碳汇潜力提升未来研究的优先重点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适宜造林地和树种选择,森林经营增汇的技术,森林碳储、碳汇协同提升与木质产品库的碳汇转移与存续的时空配置优化模式,森林土壤固碳增汇机制以及潜力研究,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菁竹 李京梅 林雨霏 王国善
选择实验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量个体对资源环境属性状态选择集的偏好信息,评估资源环境非市场价值的前沿方法。受访者面对多种选择集的高信息负荷,由于认知水平受限,经常通过为物品属性设定可接受的最低/最高水平,即属性临界值,以简化决策过程,易造成模型估计结果的偏差。本文针对黄海胶州湾海域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考虑属性临界值的存在及违反情况,设计引出属性临界值的选择实验问卷,建立修正选择模型,以青岛市实地调研的397个有效样本为数据来源,对居民浒苔治理意愿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属性临界值的存在及违反具有普遍性,忽略其存在及违反情况将导致估计结果的偏差;(2)将属性临界值存在及违反情况纳入效用方程,对传统选择实验分析框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修正的选择模型的拟合度更优,能更好地解释受访者选择行为。在参数估计方面,浒苔治理恢复属性对居民效用水平显著正向影响,滨海景观、近海水质属性临界值的违反对居民效用水平显著负向影响;(3)青岛市居民对治理浒苔恢复滨海景观、改善近海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修复海洋生物资源的年支付意愿分别为90.68元、84.92元、49.34元、43.17元,2017年青岛市胶州湾海域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为33.006亿元。与传统模型的对比表明,考虑属性临界值存在及违反情况的选择模型能更有效地反映受访者的实际边际效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支付意愿估计结果的效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娓娓 房景辉 蔺凡 杜美荣 高亚平 方建光 蒋增杰
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基地,为探究湾内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及其碳汇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法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并利用Ecosim模块动态分析了菲律宾蛤仔生物量扩大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潜在影响,同时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个体及种群水平的碳收支情况。结果显示:1)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为239.9 t/km~(2),虽然整体水平尚未达到生态容量,但局部养殖区域已远超出了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2)当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物量从当前增加至生态容量时,生态系统总流量、容量、优势度和循环指数分别提高了16.0%、3.9%、47.1%和103.0%,而熵值降低了10.4%,表明此时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成熟度与稳定性,但菲律宾蛤仔生物量扩大至生态容量10倍时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崩溃;3)菲律宾蛤仔个体在1个养殖周期内约摄取3 310.1 mg碳,其中约46.2%的碳沉降至海底,约13.2%的碳通过收获移出,如按菲律宾蛤仔生物量达到生态容量时计算,胶州湾每年将有1.5万t碳以生物沉积形式沉降至海底,有0.6万t碳以收获形式移出。研究结果为指导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阐明菲律宾蛤仔的碳汇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边玉芳 王烨晖
学校增值评价通过对学生纵向发展的衡量,有效区分学校与非学校因素,实现了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中。在我国,增值评价方法虽然已被研究者接受,但仍未被有效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增值评价理念和价值的认识,有组织地、自上而下地开展学校增值评价,加强增值评价所需测量与评价技术的支持。为了使学校增值评价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应用,建议明确学校增值评价的目的,科学设计学校增值评价方案,准确解读学校增值评价结果,充分使用学校增值评价结果。
关键词:
增值评价 学校办学质量评估 教育质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平真 韦章良 陶燕东 王艺 张建恒 于克锋 何培民 霍元子
于2015年1—12月对杭州湾北部沿岸碧海金沙围隔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每月一次的跟踪监测,进行围隔海域水质分析评价,通过调查底栖浒苔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评估其对围隔海域水质的修复能力。根据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表明,2015年该围隔海域1—9月份属于高富营养化状态,10—12月份属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溶解无机氮(DIN)全年平均为(0.91±0.11)mg/L,属劣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磷(DIP)全年平均为(0.031±0.005)mg/L,属Ⅲ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有机污染指数(A)显示,20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玉杰 田地 侯正阳 王明刚 张乃莉
“森林是碳库”生动释意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固碳是实现我国“双碳”愿景的重要路径。我国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对全球森林碳汇功能的总体升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且长久以来秉持传统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实践,在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高效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功能,以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仍旧存在巨大挑战。本文以全球森林五大碳库的现状及其生物与非生物驱动因素为切入点,系统阐述森林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等现代碳汇评估方法,着重梳理提升森林碳汇的潜在途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森林碳汇功能稳固持续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未来森林碳汇研究首先应着力于构建多尺度、全方位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综合评估体系;其次应构建森林全组分碳库综合分析框架,贯穿于森林碳汇的监测、评估和提升途径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消除全球森林碳汇强度和动态估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建立可持续的林业碳金融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强化国际相关领域合作,为林业碳金融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瑜 王彩理 尚德荣 翟毓秀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三级脱水分段快速干燥技术,浒苔发生期间以浒苔作为原料及时快速处理大量新鲜浒苔,以制胶后的海藻渣作为常备原料,节能减排,变废为宝。通过对浒苔成分和有害重金属砷、铅、镉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浒苔是一种低污染、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新型海洋食品。同时进行了浒苔罐制产品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浒苔罐头的调味料配方和杀菌工艺,为浒苔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浒苔 快速干燥 重金属 罐头 工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耀求 欧阳婷萍 邹毅 刘宇 李超 王德辉
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得到2005-2008年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O2排放量估算结果,2005年为6.19亿t,2008年达到7.4亿t。首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次是土壤呼吸。两者占总排放量的77%-79%。其中土壤呼吸的排放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27亿t左右(或6 200万t碳),而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57亿t CO2(或7 021万t碳)增加到2008年的3.44亿t CO2(或9 375万t碳),4年增长了33.52%。其他排放源由大而小依次为:生物质转化、工业过程和人畜呼吸。2005-2008年全省主要...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源 碳汇 广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