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5)
- 2023(3613)
- 2022(3087)
- 2021(2805)
- 2020(2255)
- 2019(4747)
- 2018(4587)
- 2017(8377)
- 2016(4992)
- 2015(5466)
- 2014(5451)
- 2013(5327)
- 2012(5025)
- 2011(4623)
- 2010(4536)
- 2009(3989)
- 2008(3884)
- 2007(3542)
- 2006(3081)
- 2005(2620)
- 学科
- 济(20424)
- 经济(20415)
- 地方(10232)
- 管理(10118)
- 业(7509)
- 地方经济(6809)
- 学(6579)
- 方法(6118)
- 数学(5363)
- 企(5353)
- 企业(5353)
- 数学方法(5301)
- 农(5088)
- 中国(4892)
- 环境(4164)
- 业经(3728)
- 农业(3600)
- 和(3301)
- 财(2950)
- 资源(2722)
- 融(2669)
- 金融(2666)
- 域(2577)
- 生态(2576)
- 区域(2573)
- 理论(2554)
- 划(2508)
- 发(2487)
- 及其(2354)
- 制(2348)
- 机构
- 学院(69137)
- 大学(65981)
- 研究(28575)
- 科学(22890)
- 济(21495)
- 经济(20899)
- 管理(20687)
- 中国(19406)
- 农(18327)
- 理学(17653)
- 理学院(17335)
- 管理学(16842)
- 管理学院(16738)
- 所(16660)
- 研究所(15787)
- 业大(15064)
- 农业(14828)
- 京(14537)
- 中心(12284)
- 省(12045)
- 院(11148)
- 江(10970)
- 室(10753)
- 范(10238)
- 技术(10153)
- 科学院(10094)
- 师范(10057)
- 实验(10013)
- 农业大学(9682)
- 实验室(9603)
- 基金
- 项目(54174)
- 科学(41150)
- 基金(36444)
- 研究(35265)
- 家(35182)
- 国家(34923)
- 科学基金(27812)
- 省(24432)
- 划(20406)
- 社会(20325)
- 基金项目(19805)
- 自然(19442)
- 社会科(19204)
- 社会科学(19197)
- 自然科(18938)
- 自然科学(18931)
- 自然科学基金(18529)
- 教育(15421)
- 编号(14189)
- 资助(14024)
- 重点(13584)
- 发(13337)
- 计划(13059)
- 科技(12890)
- 课题(11213)
- 成果(11141)
- 创(11009)
- 科研(10606)
- 创新(10415)
- 部(9871)
共检索到9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宇书 邢兆凯 陈罡 于世河 韩友志 刘红民 高英旭
浑河流域东部白松(Pinus strobus)不同种源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构建旨在为浑河流域生态林建设中优良种源选择和研究提供理论根据。采用SRAP方法进行研究表明:利用2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314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21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15%。通过UPGMA聚类分析软件将15个种源的东部白松分为4个集群,相似系数在0.5570~0.7718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751,研究结果表现出不同种源的加拿大东部白松较为显著的遗传分化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引物ME6/EM1可以将15个种源区分开,并用3对引物扩增出9条多态性条带,用于种源的SRAP标记,为浑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旭光 史文娟 赵崭
【目的】基于模糊集分析法对辽河支流浑河流域的汛期分期进行研究,为浑河流域洪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模糊集分析方法,以浑河流域沈阳站为代表站,用其1956-2000年45年的汛期旬径流量实测资料对浑河流域的汛期分期进行研究,并用45年的实测资料对汛期分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6月上旬-7月上旬是浑河流域的前汛期,7月中旬-8月下旬是其主汛期,9月上旬-9月下旬是其后汛期。基于45年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汛期划分是合理且可靠的。【结论】将模糊集方法应用于浑河流域汛期分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浑河流域 汛期分期 模糊集分析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流域生态补偿成为解决流域内不同地区经济损益变化、协调上下游利益关系失衡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运用选择实验法,构建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并设置属性水平,实证分析浑河流域下游居民对上游森林生态服务属性的选择偏好;通过421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Mixed Logit模型,测算其补偿意愿。研究结果表明:(1)74.6%下游居民愿意对其进行补偿,受个体基本特征、外部环境、水资源现状评价与认知等多维度变量综合影响;(2)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支付金额与受访者补偿意愿呈负相关,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水量、信息反馈与其呈正相关且有显著影响;(3)下游居民人均补偿意愿为23.77元/年,补偿金额为2783.77万元/年。效用水平差异化的不同组合方案为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选择实验 补偿意愿 浑河流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培 阙青敏 欧阳昆唏 李俊成 湛欣 朱芹 张俊杰 邓小梅 陈晓阳
[目的]由于过度采伐和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等原因,红椿天然林分和林木的数量日益减少。深入研究红椿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结构分布,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序列多态性分子标记(SRAP)对来自中国的29个种源及1个澳大利亚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各种源地选取母树30株,株距50 m以上。澳大利亚种源取自华南农业大学红椿资源收集圃。利用POPGENE1.32,NTSYSPc2.1,GEN AIEx 6.5和STRUcTRUE 2.3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聚类图构建、主坐标分析、地理隔离模式构建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24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5条多态性条带...
关键词:
红椿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雨 黄灵光 鄢帮有 方豫
根据乐安河流域2009~2011年17个监测断面的定期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流域内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WATLAC水文模型和MESAW营养盐模型,对乐安河流域营养物质产出与输移进行模拟,估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输出系数、产出量及河道滞留率。研究表明:该流域氮年产出量为10 438.0t,对流域出口处的贡献量为5 855.7t,滞留率为43.9%;磷年产出量为1 003.7t,对流域出口贡献量为344.9t,滞留率为65.6%。由于氮的可溶性强和流动性更强,因此比磷的产生量和贡献量都更多,并且滞留率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延长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时间,可增加营养物的滞留率,减少对河道的贡献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丛林 刘千禧 张树静 郝亮
黄河流域源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劲,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仍处于低位,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完善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论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梳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交易、税费途径、生态保护补偿三条主要途径,从补偿机制、特色产业、资源收益等方面明确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同步推进黄河流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丛林 刘千禧 张树静 郝亮
黄河流域源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劲,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仍处于低位,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完善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论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梳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交易、税费途径、生态保护补偿三条主要途径,从补偿机制、特色产业、资源收益等方面明确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同步推进黄河流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康宁 朱佳琪 付振杰 罗栩辉 杨航 张玉海 王得祥
【目的】研究青海大通河流域不同类型青杄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为该地区青杄林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在青海大通河中下游典型地段设置24个30 m×30 m青杄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调查,运用Ward最小方差聚类法划分青杄林群落类型,计算不同群落类型的Par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通过绘制各径级林木株数分布图,分析不同群落类型径级结构;通过计算林木个体的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分析其一元和二元空间结构分布特征;通过计算林分的空间结构指数(FSSI)和空间结构距离(FSSD),对不同群落类型的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运用Ward最小方差聚类法将青海大通河流域青杄林划分为青杄-灰栒子+唐古特忍冬-薹草群落和青杄-栓翅卫矛-薹草+东方草莓群落2种青杄纯林群落,以及青杄+白桦-唐古特忍冬-薹草群落、青杄+红桦-唐古特忍冬-薹草群落、青杄+油松-灰栒子+唐古特忍冬-薹草群落和青杄+山杨-银露梅-薹草群落4种混交林群落。(2)各群落之间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数值相近且均无显著差异,而Par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纯林群落相对较低;乔木层和灌木层中,青杄-栓翅卫矛-薹草+东方草莓群落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草本层中不同群落类型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但Partrick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3)各群落中青杄种群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符合天然异龄林的直径结构分布特征,红桦、油松等亚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单峰或双峰型,以中大径级个体居多,白桦、山杨则以中小径级个体为主。(4) 4种青杄混交林群落类型中林木主要为随机分布,个别群落呈现轻微团状分布,表明研究区青杄天然次生林群落大多处于自然演替中后期;2种青秆纯林群落中林木均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整体竞争状态处于中庸水平。由各群落类型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可知,青杄+红桦-唐古特忍冬-薹草群落的FSSI最高(0.482),FSSD最低(0.756),表明其更趋近于理想的林分结构。【结论】森林经营中,可适当调整树种结构,选择性伐除绝对劣势林木,减少林木个体间的竞争,改善林内环境,增加光照,提高物种多样性,提升森林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革 刘德富 宋林旭 崔玉洁 陈玲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质水量备受关注。基流分割是水文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结果对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为了找到一种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兴山水文站2007~2009年流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利用滤波平滑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并与数字滤波法和平滑最小值法分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平滑最小值法、数字滤波法和滤波平滑最小值法年均基流分割系数BFI分别为0.42、0.39和0.36;滤波平滑最小值法处理的结果最为平滑,比较符合实际的物理汇流过程,在起涨阶段能较好的追踪数字滤波法,在衰退阶段又能较好的追踪平滑最小值法,能够更好的表现基流完整变化过程;相比数字滤波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远平 朱诚 马春梅 张广胜
淠河流域降水时空变率大,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特征和变化,对于全面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旱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淠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年、季不同级别降水量(频次)的变化特点,以及主汛期(5~9月)连续3d最大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淠河流域小雨量(频次)四季分布比较均匀,级别越高,降水频次越少,分布越集中,夏季暴雨多发。淠河流域年总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总降水频次则显著减少。夏季各级别降水量(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暴雨增加最显著,冬季总降水频次无明显趋势变化,小雨、中雨量增加显著,春、秋季总降水频次和小雨频次的减少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根 朱新军 夏军 李建新
本文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构建海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针对海河流域的特点,对平原区河网和入海口进行合理概化,对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分类处理。应用1995~2002年水文气象系列资料和下垫面空间分布信息,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和灵敏度分析,最后选取多个站点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成果为SWAT模型在国内复杂大流域的应用提供了范例,也为海河流域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水文学基础支撑。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海河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子奇 夏军 左其亭 张永勇
本文介绍了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的总体设计、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及应用。研究中通过计算在维系"良好水环境状况"目标下流域所能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上限来得到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耦合了社会经济系统模型、水资源转化关系模型、水环境系统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编程技术将"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系统模型、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以及水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中众多的边界条件、控制条件、可变参数及成果分析进行系统集成。所建立的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系统可有效地实现流域现状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计算以及对未来不同时刻、不同频率来水条件下的承载力进行情景分析计算,为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彤瑶 曹俊文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汇、碳源比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考虑农业碳源因素将会高估农业生态效率,忽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汇因素,则会低估农业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不协调;黄河流域大多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黄河流域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为此,应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工具设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强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农业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