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7)
- 2023(3475)
- 2022(2905)
- 2021(2706)
- 2020(2375)
- 2019(5201)
- 2018(5350)
- 2017(9313)
- 2016(5746)
- 2015(6474)
- 2014(6404)
- 2013(6374)
- 2012(6364)
- 2011(5866)
- 2010(5909)
- 2009(5293)
- 2008(5384)
- 2007(4685)
- 2006(4220)
- 2005(3672)
- 学科
- 济(19574)
- 经济(19495)
- 学(11047)
- 管理(9965)
- 业(9829)
- 方法(8988)
- 数学(7645)
- 数学方法(7494)
- 企(7178)
- 企业(7178)
- 农(5739)
- 土地(4686)
- 中国(4335)
- 环境(3988)
- 农业(3915)
- 财(3624)
- 地方(3586)
- 资源(3579)
- 和(3486)
- 业经(3459)
- 贸(3260)
- 贸易(3260)
- 理论(3235)
- 生态(3207)
- 易(3145)
- 融(3075)
- 金融(3071)
- 经济学(2867)
- 问题(2854)
- 制(2828)
- 机构
- 大学(88842)
- 学院(86763)
- 研究(39375)
- 科学(31785)
- 农(29116)
- 中国(27552)
- 济(27421)
- 经济(26822)
- 管理(24951)
- 农业(23816)
- 所(23736)
- 研究所(22607)
- 业大(21912)
- 理学(21600)
- 理学院(21145)
- 京(20644)
- 管理学(20291)
- 管理学院(20158)
- 中心(16295)
- 室(15820)
- 农业大学(15664)
- 实验(15031)
- 院(14576)
- 实验室(14545)
- 省(14331)
- 江(14085)
- 科学院(13865)
- 重点(13847)
- 范(12954)
- 北京(12760)
- 基金
- 项目(65813)
- 科学(49404)
- 基金(48067)
- 家(47552)
- 国家(47252)
- 研究(37220)
- 科学基金(36769)
- 自然(28643)
- 自然科(27908)
- 自然科学(27898)
- 自然科学基金(27358)
- 基金项目(25704)
- 省(25494)
- 划(23515)
- 社会(21032)
- 资助(19797)
- 社会科(19668)
- 社会科学(19659)
- 计划(17045)
- 教育(16672)
- 重点(16434)
- 科技(16259)
- 发(14046)
- 科研(13886)
- 部(13550)
- 专项(13298)
- 农(12780)
- 创(12745)
- 编号(12620)
- 创新(12229)
共检索到12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庆 李维红 金艳梅
为了探讨麻叶荨麻必需矿物元素的积累与季节变化,及其必需微量元素在土壤、家畜体内的盈缺状况,选择浑善达克沙地野生麻叶荨麻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季节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锰(Mn)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麻叶荨麻中矿物元素含量高,富含Ca、Mg、K、Fe;各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依次为K>Mg>Ca>Na,Fe>Mn>Zn>Cu;随着季节变迁,Ca、Mg、K、Fe、Zn、Cu、Mn含量呈降低趋势,Na则呈升高趋势。全年土-草-畜中铁含量充盈,但春季家畜大量采食可能会发生铁中毒;春夏季植物中的锌、锰量在正常范围内,锰可满足牛的需要,但秋冬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建 魏刚 高成德 刘昌迎 马连宝
为了揭示银杏种子生长发育对矿物质养分的需求规律,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银杏种子中N、P、K、Ca、Mg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N、P、K、Ca、Mg元素的含量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各有其特点。同一时期正常发育种子和脱落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为N10.4g/kg,P1.3g/kg,K14.9g/kg,Ca1.3g/kg,Mg0.9g/kg,Mn3.2mg/kg,Zn27.6mg/kg,Fe10.0m...
关键词:
银杏,种子,营养元素,生育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李志真 叶功富 林捷 高美玲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木麻黄 连栽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家昶 郑开敏 马俊英 郑阳霞
为研究外源NO对铝胁迫下西瓜根系的缓解作用,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验材料,在高浓度的铝胁迫(1 200μmol/L)下外施硝普钠(NO供体),研究不同浓度(50,100,200,500μmol/L)的NO对铝胁迫下西瓜根系生理及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铝离子胁迫下西瓜根系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含量增加,为维持渗透平衡根系中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铝胁迫抑制了根系钙、镁、铁、磷元素的吸收,促进了钾、锌、铝元素的吸收,铜元素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添加外源NO后,西瓜根系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含量下降,质膜过氧化程度降低,根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上升。SOD、POD、CAT酶活性均随着NO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O不仅通过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了氮元素的吸收积累,还促进了西瓜根系对钙、镁、铁、铜、磷元素的吸收,并抑制了根系对锌、铝、钾元素的含量积累。添加NO内源抑制剂L-NAME后NO对西瓜铝胁迫的缓解作用消失甚至起到抑制作用,说明外源施加SNP能够减轻铝胁迫下西瓜根系氧化损伤,并通过影响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来缓解铝毒作用。
关键词:
西瓜 铝胁迫 NO 抗氧化酶 矿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亚静 鲁仪增 乔谦 孙忠奎 武冲 燕语 程甜甜 张林 丰震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药用价值,丰富用于提取柯里拉京的植物资源并提升这3种枫树的药用价值以及筛选药赏兼用型品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叶片中的柯里拉京进行测定,以XBridge C_(18)(4.6×150 mm,3.5μm)为色谱柱,以0.4%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μL。[结果]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叶片中都含有柯里拉京;不同树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含量最高,金沙枫次之,元宝枫最低;不同品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4个品种中‘兴旺’平均含量最高,而‘千里红’在10月达到6.888 7 mg·g~(-1)的峰值;金沙枫‘鲁绿’在6月达最高值2.664 0 mg·g~(-1);元宝枫4个品种中,‘绿宝石’在6月达最高值0.607 9 mg·g~(-1),不同采收时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峰值多在10月,元宝枫和金沙枫最高值多出现在5月和6月。[结论]首次揭示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叶片中含有柯里拉京,其中,三角枫更适合作为提取柯里拉京的原材料,金沙枫和元宝枫可作为候选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超 李晓婷 项晓铭 刘玮玮 李婷婷
【目的】因研究区、研究数据、研究时段选择不同,浑善达克沙地的植被演变认识存在学术分歧。沙地腹地和边缘交错区的植被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待厘清。【方法】本文设置戈壁风蚀荒漠区为背景区,将沙地及周边区域分为沙地核心区和4种过渡类型区,基于长时序GIMMS NDVI3g v1.0(1982—2015年)数据集,结合气候、灯光、人口和畜牧业数据,分析了核心区及生态交错区植被物候、NDVI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1)沙地植被物候存在地带性差异:植被返青期(SOS)由东向西推迟,枯黄期(EOS)由西向东推迟,生长期(LOS)介于158~196 a之间,区内地带性差异达到38 d。(2)沙地植被增长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浑善达克沙地NDVI整体以0.00021/10 a的速率增加但不显著,各区NDVI增长速率有差异,最低增速与最高增速相差17倍。浑善达克沙地有向西、向南扩张,向东、向北收缩趋势。(3)沙地气候呈暖干化趋势:34年来气温以0.3℃/10 a的速率波动上升,降水以-14.0 mm/10 a的速率波动下降,各区植被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4)沙地植被变异系数具有阶段性:20世纪80年代波动较低,90年代相对稳定,21世纪前15年正向变异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的东部边界变异系数小,而裸地较多、植被单一的西部、北部边界,变异系数大。(5)沙地植被响应人类活动不显著:NDVI与单位人口密度、灯光亮度不相关,与单位绵羊密度及总食草牲畜密度局部相关,NDVI与人类活动总体不显著相关。【结论】34年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及其生态交错区积极响应气候波动,NDVI虽在21世纪有所改善,但也仅仅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雪 郝玉光 辛智鸣 段瑞兵 张冉浩 马媛 刘芳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区出现灌丛化现象后,灌丛沙堆在退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保育功能和防风固沙作用。[方法]该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3种典型荒漠草原灌丛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分析3种灌丛形态参数、沙堆形态参数和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探讨其沙堆形态发育和土壤颗粒组成特征,以及与植物灌丛形态特性和固沙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典型灌丛沙堆均为圆锥状,其沙堆高度随沙堆半径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加,即在沙堆形态较小时,随着沙堆半径的增大,沙堆高度增加较快,而随着沙堆底面积不断增大,沙堆高度变化就会趋于稳定且增加速度降低,整个沙堆在水平方向的延伸速度大于垂直方向;沙堆形态参数之间以及与灌丛形态参数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随着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沙堆高度、半径、底面积和体积均呈显著增加(P<0.05),3种灌丛沙堆体积和固沙率差异性显著(P狭叶锦鸡儿>长柄扁桃;灌丛使降尘等细粒物质拦截或聚集在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粒径(狭叶锦鸡儿(2.259)>长柄扁桃(2.149)>裸沙地(2.057)。[结论]灌丛越大,沙堆体积越大,灌丛下沉积细物质越多,土壤分形维数越大,植物固沙能力越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立云 李艳 雷新涛 曹红星 张如莲
本文探索了寒害对油棕叶片大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叶片N含量在寒害期间整体呈现降低趋势,而后缓慢升高;P含量在寒害期间明显下降,在整个周年的季节变化中呈现规则的"W"变化曲线;K含量在周年变化中,呈现下降趋势;Ca含量在寒害期间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呈现规则的"M"变化曲线;油棕叶片Na含量在周年季节变化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寒害期间油棕叶片Na元素含量仍呈增高的趋势。这表明油棕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季节的波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此结果将为油棕施肥和耐寒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油棕 寒害 叶片营养 季节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庆锁 张玉发 罗菊春 冯宗炜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文飞 王迎 王华田 亓立云 董玉峰
Using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SF-G), a sample tree's diurnal sap flow velocity and sap flow density at different trunk heights were monitored in the Quercus acutissima plantation in the Forestry Centre of Taisha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in spring and autumn. 5 days data both in spring and autu...
关键词:
麻栎 边材液流速率 树干贮水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丽萍 鲁涤非 于志熙 武慧贞
通过对古珊瑚朴叶营养元素不同季节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N、P、K含量在生长季节中呈下降趋势,Ca、Mg含量呈递增趋势;N/P比值在生长初期较低,枝条迅速生长期较高,以后呈F降趋势,而P/K的比值季节变化与N/P却相反;K/Ca、K/Mg的比值随季节变化呈下降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古珊瑚叶分析的最适来样期,并对合理施肥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珊瑚朴 营养元素 叶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蔡强国
位于首都圈北部内蒙古高原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威胁京津地区的一个主要风沙源区,近几十年来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但相应的荒漠化研究却很薄弱。目前对该区一些局部地区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荒漠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仍缺乏整个沙地荒漠化状况全面和细致的了解。虽然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被看作是该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但只有揭示人类生产系统与土地系统之间的反馈作用机制,才能深刻认识荒漠化的成因,才有望对防治荒漠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围绕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问题需要开展的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即潜在生态系统空间格局、荒漠化动态与监测、荒漠化机理、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承载力确定。
关键词:
荒漠化 人类活动 防沙治沙 浑善达克沙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 李红丽 董智 李钢铁 万玲玲 岳永杰
以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与丘间低地2种生境下榆树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生长阶段榆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种群整体在<10m的小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幼树和中龄树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而成熟树呈现聚集分布;各发育阶段间的空间关联主要表现在小尺度上,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微弱;固定沙丘榆树种群均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大种群呈现随机分布趋势;中龄树和成熟树间在小尺度上呈正关联,各个发育阶段间在大尺度上空间关联性很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锦桂 卢翠香 颜振兰 王义祥 肖淑霞 翁伯琦 江枝和
【目的】研究猪垫料栽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与铅含量的关系,为大面积栽培铅含量更低的大杯香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对照培养料(A0,10%)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A1)、20%(A2)、30%(A3)、40%(A4)、50%(A5)、60%(A6)、70%(A7)的猪垫料,进行大杯香菇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处理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铜、锰、铁、锌、钾、钙)与铅含量的关系。【结果】7个处理中,猪垫料用量对铅与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关联系数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为:A2>A3>A7>A0>A6>A4>A1>A5,其中A2处理关联系数最大,为0.811 3,A5处...
关键词:
大杯香菇 灰色关联 矿物质元素 猪垫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