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0)
2023(6847)
2022(5795)
2021(5461)
2020(4383)
2019(10232)
2018(9930)
2017(16409)
2016(8649)
2015(9548)
2014(9297)
2013(9022)
2012(8566)
2011(7803)
2010(7866)
2009(7365)
2008(7154)
2007(6081)
2006(5407)
2005(4902)
作者
(24735)
(21027)
(20513)
(19577)
(13213)
(10131)
(9274)
(7952)
(7942)
(7525)
(7104)
(7065)
(6900)
(6618)
(6456)
(6323)
(6076)
(6056)
(6045)
(5717)
(5114)
(5069)
(4860)
(4804)
(4717)
(4685)
(4646)
(4611)
(4297)
(4141)
学科
(31571)
经济(31550)
管理(31196)
(28656)
(24359)
企业(24359)
技术(14624)
环境(11789)
中国(11478)
技术管理(11338)
(11057)
地方(10368)
方法(9553)
(8827)
业经(8690)
(7942)
农业(7603)
数学(7303)
(7255)
数学方法(7212)
(6765)
生态(6667)
(6176)
金融(6174)
(6104)
银行(6096)
(6078)
资源(5968)
(5894)
(5706)
机构
学院(116383)
大学(114760)
(46650)
管理(46246)
经济(45673)
研究(44281)
理学(39336)
理学院(38827)
管理学(38208)
管理学院(37971)
中国(34137)
科学(27491)
(24911)
中心(21504)
(21486)
(20492)
(20337)
研究所(19544)
(19036)
(17697)
业大(17696)
师范(17556)
(16743)
北京(16078)
财经(15456)
(15330)
农业(15274)
师范大学(14028)
(13981)
(13781)
基金
项目(83421)
科学(66985)
研究(62659)
基金(59438)
(52629)
国家(52173)
科学基金(44989)
社会(40290)
社会科(38093)
社会科学(38086)
(34506)
基金项目(32509)
(29177)
自然(28523)
教育(27731)
自然科(27723)
自然科学(27716)
自然科学基金(27199)
编号(24037)
(23993)
资助(21429)
创新(21384)
重点(19635)
(19555)
成果(18925)
课题(17781)
(17326)
国家社会(16749)
(16200)
(16179)
期刊
(56162)
经济(56162)
研究(37080)
中国(31669)
管理(18772)
科学(18158)
(17820)
学报(17746)
教育(17369)
(15357)
大学(13393)
学学(12292)
(12071)
金融(12071)
农业(11908)
技术(10991)
科技(9670)
业经(9486)
(7922)
经济研究(7906)
资源(7833)
财经(6850)
技术经济(6433)
问题(6397)
图书(6238)
(6064)
论坛(6064)
(5987)
(5598)
(5554)
共检索到190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利芳  范弘颖  
西安浐灞生态区于2004年9月成立以后,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将一个生态重灾区变成了环境优美、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浐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区发展基础的经验得到社会的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8月7日确认其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本调查报告回顾了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历程,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波  陈国平  孟晓光  朱海洋  柴全彦  
浐灞生态区是2004年9月西安市成立的新区。十年来,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使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布的生态重灾区逐步成为水绿相拥、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本文用四个版面的图片——历史追忆:浐灞曾经的风光与悲伤;风光再现:浐灞今日旧貌焕新颜;营运创新:浐灞营运模式与生态化发展;凝眸远望:西安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形象地展示浐灞生态区绿色发展历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敬源  李非源  贺芳  
通过对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考察和数据采集,提出了与环境气候相适应的绿色生态城的规划方案。依据规划方案建立CFD模型,将规划方案中的建筑、地基、水系、绿化等指标数字化。在数字模型中对方案进行环境模拟,并分析总结模拟结果,以最终形成技术支持下的生态规划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金岩  姜林  王海涛  孟令军  李珊珊  高海英  耿增超  郭永利  
为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集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主要地段0~20cm层次土壤,分别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各地段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人为扰动严重,其中: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壤肥力属于贫瘠水平;浐河西路、大道(浐灞大道、广运潭大道、欧亚大道)、北辰路、灞河西路、灞柳路、雁鸣湖2号湖湖心岛、雁鸣湖垃圾山、雁鸣湖5号湖预留湿地地段的土壤肥力属于一般水平;雁鸣湖3号湖西岸土壤肥力属于肥沃水平;土壤有机质是浐灞生态区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良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学俊  
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开发十年之际,一方面总结自生态区成立以来的规划定位、功能承载和生态治理的一系列措施,已基本完成了生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其作为西安生态补偿区和人口承载区的双重功能;与此同时,浐灞生态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的局面,从而要求生态区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通过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项绿色经济措施的规划与实施,实现浐灞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嘉  张会新  
为了迎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浐灞生态区确立了"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流治理、生态湿地及绿地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在"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建设思路引导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建设规章制度及执法体系,完善生态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经济高增长、资源低消耗、环境污染负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婷婷  
现代农业观光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特色产业, 不仅能够推动地方农业的发展, 也能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是地方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我国各地都开始进行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建设, 观光园的普遍发展让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观光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普遍面临生态环境建设失衡的问题。 文章以西安浐灞生态园区为例, 在综合考量园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指出园区建设还存在技术落后、 专业人才匮乏、 市场主体参与度不够、 生态信息网络不完善、 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等问题。 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分析浐灞生态园区现有的优势和弱点, 面临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婷婷  
现代农业观光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特色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地方农业的发展,也能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地方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各地都开始进行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建设,观光园的普遍发展让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观光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普遍面临生态环境建设失衡的问题。文章以西安浐灞生态园区为例,在综合考量园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指出园区建设还存在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市场主体参与度不够、生态信息网络不完善、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等问题。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浐灞生态园区现有的优势和弱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为其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引弟  
随着旅游业市场需求的不断转变,体验经济理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文章以西安浐灞生态区农业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分析了浐灞生态区农业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存在的农业产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总量不足,农业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市场开发能力不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简陋、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开发缺乏前期规划、没有与体验经济很好地融合等问题;最后,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向导、注重营销,循序渐进、逐步开发,创新技术、注重管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探索了浐灞生态区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如重大有益事件带动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亚臣  张沈生  
绿色生态住宅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更好的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制定出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技术导则。本文基于住宅建设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国内外绿色生态住宅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的生态住宅建设的现状、基本要求及示范工程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冰  李迅  
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生态文明已上升为基本国策。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进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绿色生态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纲领和行动指引。基于绿色宏观发展的背景,从理念、目标、技术、标准、示范共五个方面系统的总结了当前绿色生态城区的理论体系建设现状,以北京为案例介绍了典型城市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中的工作举措,并结合当前实践中的问题对未来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海龙  李迅  李冰  
在转变发展方式以应对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识,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的大背景下,以国家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策略为切入点,从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区成为国际趋势。通过对绿色生态城区的概念及类型进行全面梳理,并对中外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对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相应特点和优化策略的对比研究,以梳理总结中外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实践与理论,并进一步指引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泳梅  李钢  向奕霓  
工业化与环境保护能否协调发展一直是在理论上有争议的话题。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主体区域,水源保护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1%,总面积为3157平方公里;在水源保护工作带动下,西峡县的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西峡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效。西峡县的环境保护成果除了得益于自身较好的气候环境外,以下原因也十分重要:(1)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配套政策;(2)西峡县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3)当地企业通过产品升级等多种手段进行环境保护。西峡县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地方工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从全面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工业发展是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珉  胡鞍钢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二级指标将全国各省区绿色生态空间大小进行排序(不含香港、澳门),运用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Q型层次聚类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绿色生态空间供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相对生态空间经济密度)与国土密度变化规律更相似,绿色生态空间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立在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分类标准之上的,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首先,对绿色生态空间及其二级指标绿色生态空间国土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进行定义;其次,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区)的绿色生态空间及相关指标进行计算排名,开展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机遇与困难;最后,指出我国绿色生态空间存在着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并从绿色行动、调整供需、反哺生态、界定产权、加强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