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
- 2023(1579)
- 2022(1438)
- 2021(1365)
- 2020(1066)
- 2019(2195)
- 2018(2048)
- 2017(3713)
- 2016(2254)
- 2015(2465)
- 2014(2306)
- 2013(2306)
- 2012(2310)
- 2011(2060)
- 2010(2132)
- 2009(1850)
- 2008(1752)
- 2007(1499)
- 2006(1365)
- 2005(1267)
- 学科
- 济(5796)
- 经济(5789)
- 管理(4882)
- 教育(4443)
- 生(3985)
- 研究(3803)
- 农(3559)
- 研究生(3487)
- 环境(3476)
- 业(3347)
- 制(2986)
- 学(2602)
- 度(2553)
- 制度(2548)
- 地方(2479)
- 疗(2240)
- 医疗(2238)
- 农业(2216)
- 服务(2202)
- 中国(2182)
- 划(2107)
- 规划(1886)
- 方法(1861)
- 及其(1824)
- 防(1747)
- 环境规划(1705)
- 企(1668)
- 企业(1668)
- 数学(1609)
- 数学方法(1585)
- 机构
- 大学(32041)
- 学院(30326)
- 研究(14472)
- 济(10212)
- 经济(9733)
- 科学(9292)
- 管理(9273)
- 中国(8601)
- 农(7973)
- 理学(7725)
- 理学院(7594)
- 所(7487)
- 管理学(7294)
- 京(7293)
- 管理学院(7251)
- 研究所(6874)
- 农业(6241)
- 省(6149)
- 业大(6083)
- 中心(6005)
- 河(5835)
- 院(5658)
- 范(5194)
- 师范(5113)
- 北京(4779)
- 江(4747)
- 财(4658)
- 生(4517)
- 室(4459)
- 南(4411)
共检索到4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爱良
1浏阳河水污染事件的思考在2008年9月26日浏阳河万家丽段出现绵延近千米黑色油带,造成油污染事件之后,10月31日浏阳河榔梨段又因工厂电泳漆泄漏,河水一夜间变白爆发严重水污染事件。其刘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赵仁杰
强化法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环境法律法规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开始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83个地级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环保司法强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环保法庭有效降低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法治强化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第二,环保法庭的污染治理效应受到环保法庭的组织效率和该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影响;相比于环保合议庭,环保审判庭的减排效应更加明显,实际运行良好的环保法庭更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第三,在作用机制上,设立环保法庭能够有效改善地区环境污染纠纷司法处理水平,提升政府环境行政处罚和公众环保参与度;在居民司法维权、公众环保参与和政府环境监管程度越高的地区,法治强化的污染治理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环境司法的能力建设和法治水平,实现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的同步推进。
关键词:
污染治理 环保法庭 法治强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2015年3月21日,首届浏阳河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浏阳河畔的浏阳市柏加镇举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钟永德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浏阳河水源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钟永德教授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浏阳河水源地保护的关系,认同"发展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鲁峰
一、几个有关的概念 1.淮河水污染。在60年代以前,淮河水是清澈透明的,沿岸山青水秀,没有污染。淮河首次污染发生在1978年10月,当时正值早年,为保证淮南电厂发电,蚌埠闸连续关闭247天,使闸下42千米的河槽内大量积蓄污废水,形成严重污染。1994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披露淮河盱眙段特大污染事件,从此,淮河水污染就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淮河的水污染问题,国家在淮河水利委员会设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规定了淮河水污染治理总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全流域最大允许排污总量COD为89.02万吨;2000年实现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朝钦
80年代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淮河水污染情势日益严重 ,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淮河水污染的根治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企业 ;其次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引导发展能够满足人类和环境双重需要的技术 ;另外要引入环境容量概念 ,树立治污新观念。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污染治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严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建华 周利波
夫夷河作为一条跨区域河流,其水污染问题不仅引发群体性事件,还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单纯依靠政府各自为阵的传统治理模式已显得苍白无力。根据夫夷河水污染治理的实地调研,要有效治理夫夷河水污染问题,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区域协作的防治机制,即政府加强监管、企业积极配合、公众主动参与、区域加强协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从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到县域发展水平挺进全国第一方阵,湖南省浏阳的崛起路径已然成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闪亮样本。近年来,浏阳市财政局坚守"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文章,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了一幅潮起浏河春满目的蓬勃画卷。
关键词:
浏阳市 湖南省 上级财政部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洪瑞 陈聚法 崔毅 赵俊 马绍赛 杨凤
依据2004~2008年灌河和射阳河水质和径流量监测资料,采用内梅罗(Nemerow)指数法对两条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水质和径流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了灌河和射阳河主要污染物的年入海量,并据此分析了污染物入海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近年黄海中南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暴发的关系。结果显示,(1)2004~2008年灌河水质状况良好,但水质污染指数呈逐年升高趋势;2005和2007年射阳河水质为轻污染,其余年份水质为清洁。(2)不同年份灌河和射阳河年入海径流量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灌河在15.72×108~41.93×108m3,射阳河在28.74×108~5...
关键词:
灌河 射阳河 径流量 污染物入海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刚
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是环境司法专门化背景下环保法庭的运行模式,是由法院系统推动的环境司法审判模式的创新,对我国的司法改革有重要影响作用。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具有地方主导、司法推动、超越诉讼法则等新的特点,本文以实证考查的立场研究我国环保法庭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司法运作特点,并以司法资源优化配置应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为支撑,反思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正当性、必要性以及司法困境,提出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规范化发展道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林博瀚
本文利用各地中级人民法院自2007年开始陆续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法治强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资源审判庭的设立会使本地上市公司进行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资源审判庭显著改善了地区环境司法效率,进而提高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风险,使企业从事真实盈余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潜在诉讼。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处于低法治水平、低生态激励、高经济激励城市的企业,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结论对充分发挥环境管制政策作用、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温慧愉
实现经济增长和"双碳"生态目标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重要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也离不开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本文基于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环保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三重差分方法检验生态法治建设对我国信用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法庭设立后,当地高污染行业企业面临环境政策转型风险,其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低污染行业企业显著增加。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中级环保法庭设立的诉讼风险效应、维权监督效应、经营成本效应和决策制约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保法庭设立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法律环境更好、政府环境治理激励更强的样本中更大。在考虑环保法庭设立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主要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补充了地区环境司法能力提升促进资本市场绿色导向功能的经验证据,拓宽了"法与金融"的研究视角,为生态法治建设和市场主导下的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翟华云 刘易斯 高蔚然 刘亚伟
强有力的司法支持是一国环境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多学科视角,考察了以环保法庭为代表的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环境司法改革实践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基于合法性的双重逻辑,本文识别了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成本倒逼和战略主动机制。进一步地,本文将外部压力和内部决策权力因素引入研究框架,测试不同情境下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压力、行业压力、上下游压力和公众压力时,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更强,而当企业为国有企业和管理层权力过大时,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环境司法改革 双重合法性 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桂云
一句“我们的产品,应该是教育服务”,使不少人顿悟。网络教育发展到非常关键的时期,能不能把网络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起来,是网络教育能否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