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2)
- 2023(7822)
- 2022(6659)
- 2021(6011)
- 2020(5299)
- 2019(12427)
- 2018(12349)
- 2017(23742)
- 2016(13485)
- 2015(15427)
- 2014(15789)
- 2013(16011)
- 2012(15303)
- 2011(14092)
- 2010(14026)
- 2009(12822)
- 2008(12930)
- 2007(11872)
- 2006(10202)
- 2005(9305)
- 学科
- 济(57828)
- 经济(57747)
- 管理(37759)
- 业(33514)
- 方法(27373)
- 企(25977)
- 企业(25977)
- 数学(24608)
- 数学方法(24377)
- 农(16386)
- 学(15566)
- 财(14574)
- 中国(13858)
- 环境(13168)
- 地方(12568)
- 制(12064)
- 业经(10569)
- 农业(10516)
- 贸(10488)
- 贸易(10486)
- 易(10129)
- 和(9742)
- 银(8584)
- 银行(8535)
- 划(8486)
- 务(8394)
- 财务(8371)
- 融(8353)
- 金融(8351)
- 财务管理(8345)
- 机构
- 大学(201020)
- 学院(198926)
- 济(79842)
- 经济(78070)
- 管理(73190)
- 研究(70941)
- 理学(62636)
- 理学院(61843)
- 管理学(60608)
- 管理学院(60240)
- 中国(53533)
- 科学(46546)
- 京(43567)
- 农(40728)
- 所(37687)
- 财(37332)
- 研究所(34497)
- 业大(33942)
- 中心(33771)
- 农业(32330)
- 江(31157)
- 财经(29412)
- 北京(27485)
- 经(26546)
- 范(26478)
- 师范(26169)
- 院(25617)
- 经济学(24939)
- 州(24541)
- 省(23161)
- 基金
- 项目(133629)
- 科学(103074)
- 基金(96076)
- 研究(92929)
- 家(85815)
- 国家(85150)
- 科学基金(70688)
- 社会(57322)
- 社会科(54146)
- 社会科学(54127)
- 省(51969)
- 基金项目(51709)
- 自然(47333)
- 自然科(46111)
- 自然科学(46093)
- 自然科学基金(45257)
- 划(45230)
- 教育(42128)
- 资助(39310)
- 编号(37227)
- 重点(30996)
- 成果(30386)
- 部(29697)
- 发(29185)
- 创(26872)
- 科研(26623)
- 计划(26540)
- 课题(26122)
- 创新(25352)
- 教育部(24433)
共检索到29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成晨阳 汤腾方 伍格致
利用浏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12年),依据乔木林当中不同林分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关系,对浏阳市乔木林的碳贮量进行了推算,分析了不同林种、林龄结构、林分类型以及人工林、天然林的碳贮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1)浏阳市乔木林的总碳贮量为4 115 652.91 t,平均碳密度为17.10t/hm2;(2)不同林种之间的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碳密度最大为特用林,为26.99 t/hm2,其他阔叶林的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碳贮量的41.83%,其次是杉木林;(3)不同龄组间碳贮量分布的基本规律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变化趋势基本...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林种 碳贮量 碳密度 浏阳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应用TM遥感影像数据及DEM数据,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地梯度和地形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较低的地形梯度上,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逐渐趋向于0,以上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高等级高程、较高坡度和较高等级地形位上,而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却相反;对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睿
对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定量估算和动态分析,可为生态建设和森林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为碳汇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市第六次(2002年)、第七次(2007年)、第八次(2012年)、第九次(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连续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了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周期内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分析;利用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预测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1)2002~2017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由4086.02×10~4t增至10923.65万t,碳密度由2002年的26.67t/hm~2增长至44.84t/hm~2;(2)天然林的碳储存能力远大于人工林;(3)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近几年对碳储量的贡献逐步增大,但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仍然是全市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4)重庆市乔木林结构逐步改善,结构更加合理,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加而升高,碳储量增长潜力大;(5)到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达到15561.74万t和52.79t/hm~2,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2.5%和17.7%。全市乔木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9.3%,增加单位面积蓄积、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制定合理的乔木林采伐强度和更新造林方式,有助于提高碳储存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宸宇 朱建华 张峰 李奇 田宇 肖文发 陈维强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10~9 kg的碳固持与1.21×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10~9 kg的碳汇。【结论】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避免森林转化 造林 森林经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武 佘济云 程玉娜
为了了解五指山市乔木林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主要林分因子的发展趋势,结合海南省五指山市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ArcGIS10.0、SPSS软件,对五指山市连续15 a乔木林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林为五指山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且数目逐年增加;(2)乔木林分主要分布在海拔在500~1 000 m、坡度在15°~35°之间向阳的空间范围内;(3)平均年龄为28.54,平均树高为11.41 m,平均胸径为13.46 m,平均每亩蓄积为8.86 m3,平均郁闭度为0.609。从龄组结构来看,大多属于中龄林与幼龄林,处于正演替阶段。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林分 动态变化 五指山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斌 方晰 项文化 田大伦
基于湖南省2005和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结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估算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结果表明: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分别为30.39×106和32.92×106t,均以中龄林的碳贮量最高,分别为17.64×106和17.31×106t;2010年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贮量为0.34×106~6.45×106t;杉木林碳密度随林分龄级增加而增高,过熟林最大(23.90tC·hm-2以上),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83和12.05tC·hm-2,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书
改革开放以来 ,浏阳市的公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 1 0多年的经营权改革的基础上 ,从1 997年开始 ,全面推行产权制度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实现了市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良性循环 ,其“两个买断”的成功经验对各个县市公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具有普遍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传强 李士美
准确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趋势,系统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能力时空异质性,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固碳增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比值及其含碳率,研究了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碳密度及其按优势树种、龄组和林种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为3 404.46万t,其中阔叶林的碳储量占82.52%。山东乔木林乔木层平均碳密度为21.09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乔木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其碳储量分别占全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的49.04%和24.77%。按林种划分,用...
关键词:
森林 乔木层 碳储量 碳密度 山东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克录 张君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国模 姜培坤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密度和碳贮量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 4 6 83~ 0 5 2 10g·g- 1 ,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 >竹秆 >竹蔸 >竹枝 >竹鞭 >竹叶 ;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 ,为 5 0 97% ,其次为竹根 ,占 19 79% ,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 ,仅占 4 87%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 10 6 36 2t·hm- 2 ,其中植被层 34 2 31t·hm- 2 ,占了 32 18% ,枯落物和土壤层 (0~ 6 0cm) 72 131t·hm- 2 ,占了 6 7 82 % ;毛竹林...
关键词:
毛竹 碳密度 碳贮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树辉
耕地是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土地,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通常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等,通过耕地质量影响因子的分析并建立衡量耕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对耕地逆转趋势的早期预警与耕地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是非常必要的。从耕地质量状态、利用效率和耕地压力3个方面入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湖南省浏阳市耕地肥力的众多因素因子进行了取舍,并综合考虑地块区位、交通条件等状态因素,建立了耕地质量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地块上作物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来自外界环境的耕地质量压力建立了基于地块尺度上的县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对各指标因子的选取与量化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以湖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鹏程 彭道黎 黄国胜 王雪军 曾伟生 马炜 叶林妹
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地点,建立库区优势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并测定乔木含碳系数,结合库区第7次和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乔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库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第7次调查为12 583×104t和6 471×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5.70t/hm2,碳密度38.93t/hm2,第8次调查为14 253×104t和7 396×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7.46t/hm2,碳密度40.20t/hm2。可见,这5a中,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有所增加。(2)对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来说,松类的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分别占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仲启铖 傅煜 张桂莲
基于2014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报告和2013-2014年乔木林典型样地实测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和单木异速生长方程法(AM法)对上海全市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种方法估算的乔木林总生物量较为接近,分别为4.828×106和4.805×106t,前者仅比后者高0.47%。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其他硬阔类,阔叶混,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其他软阔类和杨树Populus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 CM法估算这6个树种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8.7%, AM法估算占比为85.7%。幼、中龄林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体部分, CM法估算这2个龄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6.2%, AM法估算占比为79.3%。自1999年起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接近6.400×106t; 1999-2016年乔木林总生物量年均增长率为19.2%,超过同期乔木林总面积的年均增长率(16.8%)。乔木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同样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到2016年达75.7 t·hm-2。由此认为:CM法和AM法在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估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过去20 a,上海城市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且仍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图2表4参35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邵权熙 张大红 刘金龙 谭景长 张佑华
介绍了湖南省浏阳市基层森林管理10种模式和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流转,分析了浏阳市林权流转中存在:流转政策方向不明;群众对流转认识不足;主管部门定位不清;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浏阳市加快林业改革,坚持实施“改革兴林、科学育林、依法护林、产业强林”四大战略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 流转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