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5)
- 2023(5167)
- 2022(4387)
- 2021(4008)
- 2020(3489)
- 2019(7866)
- 2018(7557)
- 2017(15871)
- 2016(8347)
- 2015(9222)
- 2014(9154)
- 2013(9565)
- 2012(8943)
- 2011(7904)
- 2010(7838)
- 2009(7088)
- 2008(7305)
- 2007(6386)
- 2006(5226)
- 2005(4505)
- 学科
- 济(40427)
- 经济(40382)
- 业(28747)
- 管理(28334)
- 方法(25443)
- 企(23856)
- 企业(23856)
- 数学(23697)
- 数学方法(23563)
- 财(14228)
- 制(10070)
- 务(9857)
- 财务(9852)
- 财务管理(9832)
- 企业财务(9205)
- 中国(8440)
- 农(8214)
- 贸(7385)
- 贸易(7385)
- 易(7172)
- 银(6672)
- 银行(6665)
- 学(6541)
- 融(6461)
- 金融(6461)
- 业经(6440)
- 行(6258)
- 度(6141)
- 制度(6137)
- 技术(5922)
- 机构
- 大学(125468)
- 学院(122818)
- 济(56144)
- 经济(54985)
- 管理(50201)
- 理学(44329)
- 理学院(43898)
- 管理学(43321)
- 管理学院(43072)
- 研究(37875)
- 中国(28777)
- 财(27965)
- 京(24480)
- 财经(22965)
- 经(21193)
- 科学(20928)
- 农(19289)
- 经济学(19119)
- 中心(18496)
- 所(18229)
- 财经大学(17597)
- 经济学院(17539)
- 业大(17427)
- 江(17376)
- 研究所(16453)
- 农业(15198)
- 北京(14910)
- 商学(14898)
- 商学院(14785)
- 州(13659)
- 基金
- 项目(85524)
- 科学(69019)
- 基金(66316)
- 研究(59558)
- 家(57729)
- 国家(57312)
- 科学基金(50333)
- 社会(41165)
- 社会科(39359)
- 社会科学(39350)
- 基金项目(34694)
- 自然(33043)
- 自然科(32375)
- 自然科学(32366)
- 自然科学基金(31861)
- 省(31553)
- 资助(28459)
- 教育(28254)
- 划(26922)
- 编号(21205)
- 部(20808)
- 重点(18978)
- 教育部(18455)
- 国家社会(18141)
- 人文(17769)
- 创(17702)
- 成果(17039)
- 发(16998)
- 科研(16960)
- 性(16887)
共检索到169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国营
测量成本的高低及第三方是否可以验证决定了支付方式的选择。由于医学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医疗产出难以标准化;并且,治疗结果难以测量和验证。因此,按治疗结果付费的支付方式没有可操作性,这就解释了为何长久以来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医疗保险的发展催生了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然而,只要医学的局限性以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按服务项目付费就有生存的土壤。按服务项目付费固然有严重的弊端,然而这种支付方式却是无法否定的,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以克服其弊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榕生,郑琼玲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是指医院提供了一定的有效服务后获取补偿的实现形式。目前各地的支付方式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有4种,即项目支付、病种支付、预付制、定额支付等。它不仅是连接医患双方的纽带,也是维系医院投入产出有序循环的重要环节。支付方式的不同选择,不仅对医院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且也是我国医改成败的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李恩奎,吴群鸿,李芳靖,方立,杜乐勋,刘国祥,傅秀珍,高广颖,贺志忠
本文通过比较预算支付、按人头支付、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病种补偿的优缺点,得出:任何支付方式都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将几种支付方式结合起来的支付方式可能抵消各自的缺点,从而可以构造出较好的支付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阿娜
近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并由此引发的政府公共卫生预算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不断扩大,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探究费用上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遏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是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锐,王玉,赵冰凡
住院医疗费是患者住院期间所支出的费用。根据住院患者的资金来源不同,又分为公费、自费。本文仅就六种疾病公费、自费情况分析比较某院5年住院收费变化情况。1 资料来源 根据某医院1991~1995年《卫生部门经济效益年报表》中公费医疗的糖尿病403例,平均住院费1550.06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帅起先
在众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按服务项目付费处于主流地位。虽然在约束医生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性方面,按服务项目付费一直备受争议,但其普遍存在的事实又似乎暗示了某些效率理由。换言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乐乐 俞乔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法,从医疗费用结构和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2)疾病类型越严重,医药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削弱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材料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增强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3)医疗保险实际报销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的支出具有负效应,而可补偿费用(名义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4)医药费用占比和材料费用占比提高是影响医疗总费用增长的主要表现,但是医药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影响在不断减小,材料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扬,钟为民,孔令全
纵观国内外医疗保险诸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都是视自己国度或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选择的,比较而言,各种支付方式在具备一方面或几方面优点的同时,也伴随着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缺点存在,完善而通用的方式是不存在的,产生不同支付方式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总的来看它是受到各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决定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及其政策的影响。 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必须在认真研究好各个国家地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尽快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舒琴,尹明芳
镇江市是国务院确定的2个首批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从1994年启动至今已历经9年多的时间,9年中,我们在费用支付方式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模式,但每一次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机构医保费用大幅超支、参保职工冒用IC卡等违规行为。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提出如下对策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司明舒 李士雪
目的:调查菏泽市公立医院5种慢性非传性染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菏泽市市立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和乙肝5种慢性病患者8 38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病案首页资料和住院费用明细进行分析。结果:医保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检查费和其他费用显著高于非医保患者(P<0.05),医保患者人均药费显著低于非医保患者(P<0.05);在医保患者中,男性患者住院总支出均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春贤
如何控制医疗费用膨胀是医疗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医疗消费的质和量主要是由医疗服务供方决定的,而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服务供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保荣 杨帆 杜凯 王涛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试点后剖宫产医疗费用变化。方法:调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项目与对照医院试点前后全部剖宫产病例,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来评价医疗费用效果。结果:试点后医院Q和H住院费用的变化不大;其药费比例分别下降5.82和8.13个百分点,材料费比例升高了6.83和3.02个百分点;医院Q自付比例下降了31.83个百分点(P﹤0.05)。结论: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使医疗费用趋于合理,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
县级医院 临床路径 医疗费用 剖宫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纪京平 张乐辉 郭默宁 曹卫民 邓小虹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诗晴 褚福灵
随着世界范围内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成为各国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完善。在对国际主流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美国老残人社会医疗保险和英国国家医疗保险在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我国应当确立预付制作为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主流方向,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建立混合式的支付体系,在基础医疗服务中采用总额预付制与其他支付方式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在专科和住院医疗服务中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按病种支付制度。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比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