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8)
2023(9189)
2022(7879)
2021(7602)
2020(6528)
2019(15517)
2018(15366)
2017(29175)
2016(15235)
2015(17633)
2014(17178)
2013(17001)
2012(15503)
2011(14113)
2010(14437)
2009(13391)
2008(13475)
2007(11699)
2006(10370)
2005(9396)
作者
(43330)
(36202)
(35974)
(34486)
(23155)
(17323)
(16533)
(14286)
(13782)
(13010)
(12344)
(12177)
(11716)
(11592)
(11392)
(11264)
(10801)
(10525)
(10339)
(10090)
(9136)
(8958)
(8788)
(8259)
(8139)
(8130)
(7929)
(7806)
(7357)
(7120)
学科
(70311)
经济(70254)
管理(40392)
(36586)
方法(35937)
数学(31932)
数学方法(31260)
(30175)
企业(30175)
(23173)
贸易(23156)
(22542)
中国(20037)
(14988)
(14263)
(12731)
业经(12056)
理论(11370)
(11059)
关系(10749)
地方(10436)
(9900)
(9746)
银行(9735)
(9325)
(9308)
金融(9307)
农业(9252)
(9108)
环境(8975)
机构
大学(220426)
学院(217975)
(99990)
经济(98282)
管理(82294)
研究(78621)
理学(70610)
理学院(69847)
管理学(68143)
管理学院(67760)
中国(61542)
(48356)
科学(45422)
(42544)
(39499)
研究所(35920)
中心(34707)
财经(34147)
(32807)
经济学(32166)
北京(31626)
(31222)
(30790)
业大(29882)
经济学院(28920)
(28580)
(26924)
师范(26685)
农业(25705)
财经大学(25334)
基金
项目(143305)
科学(113176)
基金(106406)
研究(103287)
(93733)
国家(93120)
科学基金(79389)
社会(66502)
社会科(63433)
社会科学(63417)
基金项目(53707)
(52380)
自然(51126)
自然科(50114)
自然科学(50104)
自然科学基金(49174)
教育(48371)
资助(46890)
(45443)
编号(40003)
(33021)
重点(32778)
成果(32701)
(30463)
(29349)
国家社会(29096)
教育部(28604)
中国(28562)
课题(28323)
创新(27593)
期刊
(102923)
经济(102923)
研究(67154)
中国(44895)
(32765)
学报(32694)
管理(32439)
科学(30849)
(28755)
大学(25594)
学学(23856)
教育(23695)
技术(21795)
农业(20141)
经济研究(19720)
(18782)
(18148)
金融(18148)
财经(16908)
国际(16763)
统计(15770)
(14784)
问题(14459)
业经(14241)
(13389)
世界(13103)
(12945)
决策(12367)
技术经济(12187)
图书(9623)
共检索到33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传统引力模型方法在测度贸易成本时,由于缺乏微观理论基础,往往事前假定贸易成本的构成并且忽略多边阻力的影响而广受批评。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本文采用的改进引力模型能够弥补上述缺陷。运用该模型我们综合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与G-7各国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税等价的贸易成本都已经低于50%,与1980年相比,到2006年平均下降幅度高达30%,并且在入世以后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这充分说明近30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凌远  
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和对其决定因素的探寻可以更好地为服务贸易流动提供解释,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笔者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99年~2007年间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分解,以此寻求影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G-7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加入WTO后有加速的迹象;空间距离与服务贸易壁垒是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存在的主因,与贸易国的人均收入之差及共同的海陆边界有助于降低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共同的贸易集团对于两国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晓松  张丹  焦莉莉  
贸易成本是影响一国贸易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方法,采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不同收入组国家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贸易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产品角度来看,2005-2014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平均成本显著高于制造业产品平均贸易成本,但在考察期内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贸易伙伴国角度来看,除与低收入国家双边贸易成本有小幅上涨外,与其他三组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焦晓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彭博  冯哲  吴俊洁  
本文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2-2007年间中国与28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低于发展中国家;汇率的变化带来了贸易成本的上升,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呈逐渐减少趋势,历史联系紧密的贸易双方信息成本等相对较低。由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不断下降趋势,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应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以继续提高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敏  
本文运用在贸易成本中加入规模效应的引力模型,通过基于HS分类的行业对中欧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从欧盟的进口中,有67%的行业(对应约80%进口量)呈现规模经济特征。整体上,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中,有33%的行业(对应约62%出口量)呈现规模经济特征,但总量上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已不具备规模经济特征。具体来看,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机电设备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效应,表明在该行业中国对欧贸易仍然具有发展空间。此外,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中欧贸易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失,而进口的规模经济效应保持不变。将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与欧盟的双边贸易进行回归和比较之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传统引力模型基本以CES效用函数为基础,无法测度贸易成本降低对不同贸易伙伴国间贸易流量的差异化影响程度,Novy(2012)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弥补了该不足。本文对2000~2010年金砖五国双边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金砖五国贸易成本弹性在[245,0.48]间取值不等,变化幅度较大。俄罗斯平均贸易成本弹性最高,南非次之,中国最低。南非对巴西和中国贸易成本弹性差值比最高,说明降低贸易成本对贸易小国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两国的民主进步对其贸易具有各种影响。以前的研究建议一个发展中进口国的本国民主进步会减少各类贸易壁垒,进而增加其进口量。与此同时,该国也会更偏向于从民主化程度较高的其他国家进口产品,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民主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其出口品具有较高的质量而在国际贸易中备受欢迎。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含有民主指标的国际贸易引力理论模型,然后在控制民主度的内生性基础上,使用跨国多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贸易两国的民主进步会显著地促进其贸易水平。一般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两国民主进步对其贸易增长有约6%—13%的贡献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阿布来提·依明  
目前测度贸易成本广为应用的Novy方法存在实践性缺陷,本文直接基于Andersen多边一般均衡微观需求建模思路,重构可行的出口贸易成本测度方程,并以中国经验数据为例证与原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存在稳健的测度差异,很有必要认真探讨。近年来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成本整体加速下降,亚太地区及北方邻国贸易成本明显小于其他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德友  梁琦  
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和多边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测度了1981~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以此来呈现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大小和变化。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对外双边贸易成本已经下降到0.4以下,并且在加入WTO后呈更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空间距离依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中国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在贸易领域的相互开放程度要高于发达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利用中国与其他42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在经典截面引力模型、理论截面引力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参数的配对估计方法探讨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中国2003年开始签订FTAs后,从2003年到2008年,FTAs显著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因此,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开展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保持我国的出口平稳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铎  蔡晓珊  
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1995—2013年间的双边贸易成本的演进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1)从绝对值水平来看,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最高,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次之,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则最低;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制造业部门以及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在1995—2013年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划分子区域考察发现,中国与沿线绝大部分区域间的双边贸易成本在考察期内基本呈下降态势,但与东北亚、南亚地区的整体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以及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青龙  
针对传统贸易成本测度模型之不足,在Novy(诺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然后运用该研究方案,对1980年到2006年间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至2006年中国与日本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日双边贸易成本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福   刘小明   邵艳红  
本文采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作为模拟自然实验,通过计算双边非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清单等不同方式确定处理组,建立了研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和双边进出口交易成本之间相关性的DID模型,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研究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通过平行趋势检测、以多种方式确定处理组、安慰剂测试等方式,检验了基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显著降低了中国进出口交易成本。而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数据分析后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在减少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反映了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普惠贸易”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