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
2023(1796)
2022(1724)
2021(1544)
2020(1389)
2019(3151)
2018(2972)
2017(5567)
2016(3119)
2015(3711)
2014(3689)
2013(3796)
2012(3587)
2011(3139)
2010(3214)
2009(2947)
2008(2873)
2007(2608)
2006(2362)
2005(2188)
作者
(10210)
(8528)
(8286)
(8132)
(5440)
(4142)
(3898)
(3392)
(3294)
(3117)
(2961)
(2883)
(2756)
(2741)
(2706)
(2569)
(2562)
(2552)
(2542)
(2441)
(2137)
(2053)
(2048)
(1993)
(1951)
(1946)
(1929)
(1904)
(1811)
(1742)
学科
(13861)
经济(13835)
(9510)
管理(9061)
方法(8138)
(7938)
企业(7938)
数学(6924)
数学方法(6705)
(4086)
(3602)
(3400)
中国(2887)
人民(2884)
理论(2851)
技术(2809)
收入(2797)
(2709)
业经(2476)
(2433)
农业(2416)
(2085)
结构(2077)
(1940)
(1939)
银行(1933)
财务(1922)
财务管理(1917)
地方(1904)
企业财务(1825)
机构
大学(48254)
学院(47811)
(19068)
管理(18652)
经济(18590)
理学(16042)
理学院(15873)
研究(15799)
管理学(15327)
管理学院(15263)
中国(12489)
(10893)
科学(10387)
(9172)
(8413)
(8313)
(7567)
研究所(7560)
业大(7513)
中心(7428)
财经(7260)
北京(7079)
农业(6543)
(6541)
(6056)
师范(5986)
(5847)
(5842)
(5822)
经济学(5788)
基金
项目(32135)
科学(25576)
基金(23744)
研究(21999)
(21049)
国家(20865)
科学基金(18174)
社会(13959)
社会科(13271)
社会科学(13265)
自然(12469)
(12373)
自然科(12230)
自然科学(12229)
基金项目(12013)
自然科学基金(11982)
资助(10758)
教育(10610)
(10602)
编号(8530)
(7249)
重点(7185)
成果(6812)
(6627)
创新(6231)
科研(6200)
教育部(6148)
(6113)
课题(6102)
计划(6093)
期刊
(21000)
经济(21000)
研究(14530)
中国(10598)
学报(8432)
管理(7225)
科学(7222)
(6957)
(6923)
大学(6390)
学学(6018)
教育(5897)
统计(5188)
技术(5020)
农业(4598)
(4359)
决策(4004)
(3637)
金融(3637)
财经(3613)
经济研究(3442)
技术经济(3125)
(3105)
业经(2959)
理论(2903)
实践(2682)
(2682)
科技(2405)
问题(2397)
图书(2299)
共检索到7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良德  
市场物价的上涨,直接对人民生活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则需要运用一定的统计指标和方法进行基本的数量分析,并作出科学的判断,以为各级政府积极稳妥地进行价格改革,把物价上涨的幅度严格控制在广大城乡居民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使其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不致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提供具体依据。统计测定和分析物价上涨幅度是否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比较通俗易懂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将物价的上涨幅度与居民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两者的数量差异上观察物价上涨是否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一、评价承受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理论界对承受能力的测度,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承受能力由人们的态度来反映。一般而言,人们在心理上还不太适应突然的或大幅度的物价调整,而缓慢、渐进的物价变动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而物价补偿又明显不足时,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是极低的,由此往往表现为对价格改革和价格上涨的担心和恐慌。测度这种心态的指标有二:人们对物价改革是否赞成;人们对当前物价是否满意。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的人数比重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永亮  党东宁  边家文  
近年来,水价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在制定水价政策时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满足成本恢复,也要考虑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居民水价承受能力。首先,在了解国外对城镇居民水价承受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释了反映居民承受能力指标的支付意愿,总结了衡量支付意愿的方法。然后,以武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分析居民水价的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武汉市居民用水的临界水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水价调整的政策建议和武汉市水价调整的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菲  张向达  
所谓承受能力,是指一群体在某种信号的刺激下能保持常态的能力.所谓价格改革承受能力是指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居民、企业、国家对价格调整的幅度、范围、时间等方面在经济上、心理上能否接受.上述三者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在价格改革过程中能否继续,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否成为短期或长期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环境是否宽松等,往往成为判定物价承受能力的标准. 承受能力分析如右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建平  王彦辉  
天然气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生活资料。本文根据天然气等热值法计算了我国主要用气城市的价格承受能力,并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其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变化趋势及替代能源转换成本,据此揭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并提出了天然气价格调整和改革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振中  
过去我国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在评判价格上涨是否适度、居民对此能否承受时,往往以居民货币收入水平或货币支出水平在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是否低于上年做为衡量标准。但这种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考察。居民货币收入扣除价格变动因素,这只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对居民经济影响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因为居民本期可以用于生活消费的资金除了当年的货币收入以外,还有历年滚存下来的、表现为年初手存现金和储蓄存款的结余资金。在价格上涨的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城镇居民家庭对通胀的承受能力江西省商业学校邮编:330039胡耀国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对通胀的承受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费收入(可支配的收入)的不断增加,在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收入较低的家庭的承受能力还比较弱。一、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对通胀的承受能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克波  陈国维  
居民对高校收费的经济承受能力,我们主要从收入、消费、储蓄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居民收入分析。居民收入是居民消费行为与居民储蓄活动的基础。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消费特别是教育支出的数量。近几年,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绝对数是逐渐增加的(见表1)。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健  
随着南昌现代花园城市建设的展开,新建住宅小区鳞次栉比,成为南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许多市民都有了“临渊慕鱼”之感。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南昌市场的热点,住房也成为了百姓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本市300户居民开展了居民住房现状及购买承受力的调查。 一、居民购房需求大而承受力弱 1、居民住房现状不理想、购房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颂梅  
制定全成本水价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水价改革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紧缺,水环境的恶化,供水设施的新建和改造,中国城市水价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水价承受能力,政府作为城市水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全成本水价不能完全由末端消费者来负担,政府应建立相应配套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永秀  杨丽芳  徐欣  王跃锦  
本文首先提出了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概念,总结出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了各类电力用户承受能力分析模型。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对某省各类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做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该省各类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水平的分析,对未来销售电价的调整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志永  童淑惠  
地区失业承受能力的理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贾志永,童淑惠经过一段曲折的认识过程之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失业这一问题,大多数人已达成共识。进人九十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劳动供给增长较快的态势,我们在就业问题上似乎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一方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永秀  
居民电价是关系国计民生和节能环保的重要经济参数。居民用户电价承受能力分析,将为合理居民电价机制的设计提供决策基础。本文从电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与替代能源等热值两方面对居民用户的电力价格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分别确定不同类居民用户可承受的最高电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居民用户对电价的综合承受能力。最后以北京为例,对北京居民用户的电力价格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