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9)
2023(9061)
2022(7540)
2021(6680)
2020(5582)
2019(12326)
2018(11738)
2017(22119)
2016(12389)
2015(12924)
2014(12737)
2013(12389)
2012(11166)
2011(10035)
2010(9813)
2009(8787)
2008(8725)
2007(7596)
2006(6438)
2005(5516)
作者
(39678)
(33158)
(32853)
(31100)
(20663)
(16272)
(14649)
(12981)
(12440)
(11572)
(11348)
(10985)
(10654)
(10486)
(10484)
(10284)
(10190)
(9760)
(9611)
(9499)
(8601)
(8080)
(7802)
(7551)
(7357)
(7354)
(7226)
(7199)
(6788)
(6695)
学科
(46042)
经济(45989)
管理(33703)
(33543)
(26725)
企业(26725)
方法(24455)
数学(22012)
数学方法(21618)
(13172)
(12721)
(12323)
中国(10762)
业经(9772)
(9676)
贸易(9675)
(9455)
(8453)
农业(8450)
财务(8422)
财务管理(8406)
技术(8395)
(8300)
企业财务(8060)
环境(7338)
(7338)
银行(7281)
(7014)
金融(7014)
(6870)
机构
大学(176630)
学院(175581)
(67925)
经济(66624)
管理(64634)
研究(61830)
理学(57576)
理学院(56871)
管理学(55481)
管理学院(55200)
中国(44037)
科学(44026)
(43091)
(36367)
业大(35777)
农业(34841)
(33333)
研究所(31348)
(29524)
中心(27590)
财经(24779)
(24635)
农业大学(23562)
(22782)
(22221)
北京(21900)
经济学(21332)
(20617)
(20439)
师范(20195)
基金
项目(131509)
科学(102629)
基金(98009)
(91339)
国家(90666)
研究(82559)
科学基金(75936)
自然(53848)
社会(53781)
自然科(52744)
自然科学(52725)
自然科学基金(51826)
基金项目(51808)
社会科(51249)
社会科学(51227)
(51188)
(44653)
资助(40289)
教育(37864)
重点(30476)
编号(29280)
计划(28803)
(28015)
(27427)
(27068)
科研(26784)
创新(25831)
科技(25684)
(24096)
国家社会(23503)
期刊
(63031)
经济(63031)
研究(42820)
学报(42779)
(37435)
科学(34221)
大学(30567)
中国(29940)
学学(29742)
农业(25472)
(22108)
管理(21926)
(13703)
业大(12978)
(12934)
金融(12934)
技术(12762)
教育(12626)
财经(11998)
经济研究(11910)
(11227)
农业大学(11008)
业经(10455)
(10258)
科技(9969)
统计(9839)
(9194)
问题(8490)
技术经济(8449)
林业(8433)
共检索到23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小涵  党海燕  董昭芸  王星舒  高玉  王朝辉  石美  
客观准确地测定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对合理施肥和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该文研究了仪器燃烧参数设定和浸提剂pH对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流量与助燃气比例会显著影响测定结果,应根据仪器的型号及测定的元素种类调整燃气流量与助燃气比例,以获取较高的测定灵敏度。对于中性和碱性土壤,随着DTPA浸提液pH升高,浸提土壤有效铁、锰、铜和锌的能力下降,选用pH7.0的DTPA浸提液较为适合。随着DTPA浸提液pH升高,对酸性土壤的有效铁和铜浸提能力提高,有效锌变化不显著,有效锰显著下降。因此,酸性土壤的有效铁和铜适合的DTPA浸提液pH为7.3,而有效锰和锌的浸提液pH为7.0较适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胜利  余存祖  戴鸣钧  
本研究发现,有机肥猪粪、牛粪和腐熟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提供锌、锰能力;石灰性土壤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锌、锰的有效性;有机肥对土壤中锌、锰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降低土壤对锌肥的固定能力,提高锌肥的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丹  陈红  高庭艳  马培  何海江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海拔1500 m的半山荒坡地种植系列果树,建设生态果园,以相同坡面的未开垦荒山为对照,研究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和锌变化的影响,探索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半山荒坡的农业生态模式。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铁,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生态果园建设除锌含量与荒地没有明显差别外,铁,锰和铜的含量比荒地都有所降低。铁含量比荒地低7.6%;锰含量比荒地低24.8%;铜含量比荒地低26.9%;生态果园土壤的锌含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倍,土壤不缺锌。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微量元素状况没有负面影响,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娟花  国春慧  陈艳龙  贾舟  田霄鸿  
【目的】探索谷类作物适宜的锌肥种类及施用方式,为高效土施锌肥提供参考。【方法】设置连续两季小麦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锌肥为对照,选取ZnEDTA(4kg/hm2)和ZnSO_4(20kg/hm2)2种锌源,采用均施和条施2种施锌方式,比较不同锌肥以不同方式施入土壤后,在连续两季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Zn形态的转化规律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与均施锌肥相比,条施ZnEDTA和ZnSO_42种锌肥后,在第1季土壤有效锌、交换态锌、松结有机态锌的增加率分别为20.87%和374.03%,3 497.36%和1 07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华珞  刘秀珍  夏立江  白玲玉  韦东甫  
研究了不同生物气候带下的几种土壤对Cu,Pb、Cd、F的吸附特性、缓冲性及其对土壤中养分元素比例变化的影响;改良剂CaCO3及K2HPO4的使用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素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泥炭土及CaCO3含量高的褐土对Cu、Pb、Cd的吸附性强,缓冲性强,而红壤及黄棕壤对上述供试元素吸附性弱,缓冲性弱。Cu、Pb、Cd污染使土壤溶液中Ca含量增加,F污染使土壤溶液中Fe含量增加。施用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溶态Fe、Mn、Ca、Mg的分布。在红壤、黄棕壤中施加CaCO3比施加K2HPO4效果为佳,可以增加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元系的有效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曾庆良  马宏宏  
湖北恩施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区,在恩施市沙地乡采集了199件表层土壤样品以及60件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旨在查明研究区硒元素含量特征,并分析硒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1.88 mg/kg,同时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只占到总硒含量的0.04%~2.91%,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研究区内,有机碳含量对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小,影响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总硒含量和土壤pH值,碱性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更高。由于该区土壤主要呈酸性,且水溶态硒含量较少,导致玉米中硒含量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以通过人为手段适当调控土壤酸碱性,提高硒生物有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徐芳森  
以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基因型102和磷低效基因型10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磷处理下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基因型差异及土培条件下对土壤磷和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差异,探讨了养分吸收差异与根系分泌有机酸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2个基因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高磷处理,且磷高效基因型102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105。随供磷水平升高,2个基因型对土壤中P、Fe、Mn和Zn的吸收量均显著增加,且植株体内P质量分数与Fe、Mn和Zn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在低磷处理P15下,磷高效基因型102比磷低效基因型105能吸收更多的磷和微量元素,表明低磷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提高了土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王启发  徐凤琳  
就长期肥料田间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黄棕壤性水稻土和灰潮土性水稻土 ,用热力学平衡吸附法和流动法分别进行了土壤钾、磷、锌的吸附 解吸试验和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试验 ,测定了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基本性质和有效钾、磷的含量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钾、磷、锌吸附量、吸附钾、磷、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 :( 1 )能减小土壤对钾的吸附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有效钾量和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 ;( 2 )有利于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3 )提高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锌的有效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苏德纯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中Zn含量普遍偏高的状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Zn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均趋于上升趋势。有机肥鸡粪和鸭粪的施用量与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的关系均分别符合二次型曲线和线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忽略作物收获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Zn量,如果要保证河北省安新县农田100年内土壤重金属Zn含量不超过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鸡粪和鸭粪每年的用量分别应不超过14.3 t/hm2和16.8 t/hm2。油菜Zn含量与土壤全锌含量间呈线性相关。按国家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娟  李天来  曲慧  接晓辉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增加。不施有机肥组(即B组)3个N水平处理BN2、BN1、B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41.2mg·kg-1、67.3mg.kg-1和32.1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组(即A组)3个N水平处理AN2、AN1、A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79.7mg·kg-1、48.5mg·kg-1和27.6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配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效铁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氮肥能够降低土壤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孝荣  郝明德  张春霞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丽芳  袁亮  张水勤  赵秉强  林治安  李燕婷  
【目的】通过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中锌有效性及尿素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探究氮锌相互作用机制,为锌与尿素科学配伍及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七水硫酸锌按0.5%和5%的重量份与尿素分别进行物理掺混(U+Zn)和熔融混合(UZn),制备含锌尿素试验产品:U+Zn0.5、U+Zn5、UZn0.5和UZn5。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土壤酰胺态氮含量、土壤NO_3~--N和NH4+-N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锌与尿素不同结合方式对锌有效性和尿素转化的影响机制。试验设置8个处理:(1)CK(对照),不施任何肥料;(2)U,施用普通尿素;(3)Zn0.5,单施ZnSO_4·7H_2O;(4)Zn5,单施ZnSO_4·7H_2O;(5)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6)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7)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8)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其中,处理(2)、(5)、(6)、(7)和(8)的氮用量相同,处理(3)、(5)和(7)的锌用量相同,处理(4)同(6)和(8)的锌用量。【结果】(1)与单施锌肥相比,锌与尿素以物理掺混和熔融混合方式结合后施用均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且熔融混合方式对锌有效性的提高效果强于物理掺混。在0.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7.3%,而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平均提高了10.9%;在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3.1%,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则平均提高了12.7%;在熔融混合方式下,0.5%用量(UZn0.5)的锌固定率较5%用量(UZn5)的降低了23.93个百分点。(2)与普通尿素(U)相比,4种含锌尿素均可减缓尿素水解,其中锌与尿素熔融结合较物理掺混结合更有利于延缓尿素水解,且以0.5%的用量时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锌与尿素结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_4~+-N含量,以UZn0.5提高幅度最明显。与普通尿素(U)相比,U+Zn5、UZn0.5和UZn5处理在培养后期可显著提高土壤NO_3~--N含量,且UZn0.5处理提高幅度显著高于UZn5处理。(4)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在培养后期可提高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与U处理相比,UZn0.5和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7.6%和1.9%,且UZn0.5较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仍高出5.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5)锌与尿素结合在培养前期可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抑制效果更强;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脲酶活性,UZn0.5处理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程度高于UZn5处理。【结论】锌与尿素结合(物理掺混、熔融混合)均可减少土壤对锌的固定,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以氮锌熔融混合效果更好。锌与尿素结合能够延缓尿素水解,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_4~+-N、NO_3~--N和矿质态氮含量,以熔融混合方式和锌添加量以0.5%效果较好。0.5%添加量的七水硫酸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制成含锌尿素产品,在生产中具有推广前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浩楠   杨兴   陆扣萍   吴家森   王海龙  
【目的】探讨原始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中养分及砷(As)、铅(Pb)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原始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生物质炭(FMB)和聚合硫酸铁改性细叶榕生物质炭(Fe-FMB)与受砷铅复合污染土壤混合,以未施加生物质炭的土壤作为对照,进行水稻Oryza sativa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各器官和土壤中As和Pb的质量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e-FMB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磷(P)、硅(Si)等养分的有效性(P<0.05),显著改变了土壤中硅(Si)的形态分布,主要增加了无定型硅(增加25.2%)和铁锰氧化态硅质量分数(增加11.1%)。Fe-FMB对于土壤和水稻稻谷中As的钝化效果更为显著;而FMB在钝化土壤Pb方面表现更佳,对Pb有效性最高降低了24.9%。此外,Fe-FMB还显著提升了土壤中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0.05),增幅分别达121.1%、99.1%及33.2%。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pH及土壤As有效性显著相关(P<0.05),说明施用生物质炭可通过调节土壤pH及As有效性来影响土壤酶活性。【结论】原始细叶榕生物质炭适用于修复单一Pb污染土壤。相比之下,铁改性生物质炭在修复砷铅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展现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图8表2参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文祥  魏燕燕  蔡少华  
借助土壤酶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一种底物(KNO3)最佳浓度为10 g/L,土样不需二次离心的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硝态氮剩余量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有机肥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土壤反硝化酶的活性,有机肥和化肥的共施是最佳的培肥措施;种植作物也可提高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甲苯对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肥力水平越高,抑制幅度越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修鸿  张大庚  依艳丽  栗杰  梁运江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磁处理施肥棕壤和保护地土壤磷释放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测定了磁处理施肥棕壤有效磷及其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够提高施肥棕壤、保护地土壤水溶性磷含量。磁处理施肥棕壤的有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其中Ca8-P、Al-P、Ca2-P含量比未经磁处理高,而其O-P含量、无机磷总量却是磁处理的较低;磁处理的和未经磁处理的棕壤对Ca10-P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