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8)
2023(4710)
2022(3904)
2021(3740)
2020(2857)
2019(6407)
2018(5940)
2017(9556)
2016(6575)
2015(7897)
2014(8128)
2013(7164)
2012(6582)
2011(5849)
2010(6120)
2009(4677)
2008(4647)
2007(4367)
2006(3757)
2005(3350)
作者
(17115)
(14208)
(14064)
(13644)
(8801)
(6805)
(6404)
(5643)
(5568)
(5328)
(4909)
(4780)
(4745)
(4620)
(4607)
(4493)
(4440)
(4342)
(4247)
(4139)
(3921)
(3783)
(3668)
(3651)
(3320)
(3266)
(3124)
(3109)
(3074)
(2992)
学科
管理(12635)
(11643)
经济(11637)
教育(10628)
(9963)
中国(9884)
教学(8651)
理论(8048)
(7422)
企业(7422)
(6685)
学法(6007)
教学法(6007)
学理(5452)
学理论(5452)
研究(5238)
(5176)
学校(4910)
技术(4702)
(4590)
业经(4491)
农业(4433)
研究生(3844)
(3695)
制度(3692)
职业(3643)
(3472)
地方(3313)
职业技术(2993)
高等(2899)
机构
学院(80599)
大学(69806)
研究(28595)
职业(24368)
技术(22304)
管理(20254)
(20084)
经济(18906)
职业技术(17355)
科学(17253)
中国(17064)
教育(16866)
(16731)
(16145)
技术学院(15971)
理学(15829)
理学院(15580)
(15139)
管理学(15062)
管理学院(14928)
(14907)
师范(14780)
(14515)
研究所(13434)
(12886)
中心(12263)
(11948)
业大(11697)
农业(11182)
(11138)
基金
项目(48197)
研究(44301)
科学(36393)
教育(28359)
基金(26416)
(24678)
编号(23644)
(22682)
国家(22320)
社会(21180)
(20818)
课题(20468)
社会科(19658)
社会科学(19651)
成果(18627)
(18391)
科学基金(17458)
规划(13593)
基金项目(13365)
重点(12898)
(12496)
(12374)
项目编号(12358)
(11916)
年度(10993)
(10932)
研究成果(10667)
(10615)
资助(10490)
(10438)
期刊
教育(38957)
中国(31753)
(30260)
经济(30260)
研究(24187)
职业(20039)
技术(17731)
(14076)
技术教育(13870)
职业技术(13870)
职业技术教育(13870)
学报(12369)
农业(9797)
大学(9440)
科学(9337)
(9113)
(8539)
论坛(8539)
学学(8417)
管理(7549)
(7485)
职教(6635)
(5748)
金融(5748)
(5216)
业经(5034)
(4281)
成人(4244)
成人教育(4244)
图书(4199)
共检索到136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再生  
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学生存在企业顶岗实习困难,技能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等问题。通过采取建立"政企校"联动平台,与企业签订真实、"双赢"的校企合作协议;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综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有机结合等措施;实施"订单"模式,定向培养学生;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推荐学生寒暑假到企业打工锻炼,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顶岗难和技能培养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文明  
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为此,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重点。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加速培养、积极引进、聘请结合的办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志兴  孙文敏  
我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培养乏力、模式陈旧、学生深造难等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基于地域特点,以北京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承载"厚德"品质,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秉承"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探究具有北京精神特色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武臣  
高职教育在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与普通高校招生条件的区别,因此在生源质量上与普通高校有着差距,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风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整治学风的关键,我们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任务,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兰  
近年来,高职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大多偏重于创业意识、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创业情商的培养重视不够,也缺乏有效措施。情商制约着智商发挥的程度和限度,其高低直接影响创业成功率。培养和提高高职生创业情商,高职院校须树立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将学校塑造成情绪素养型院校,强调重点情绪技能的培养,把情商教育纳入高职创业教育体系;成立创业心理辅导中心,加强创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创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情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瑞萍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比较差的现状,强调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明  张越华  
以食品分析技能教学为目标探索了多项目驱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项目设计与实践,并对教改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青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6个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入手,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努力克服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对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伍学雷  
在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文献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五条有效策略,以期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门保全  王磊  赵杨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一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并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与社团文化实践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我国农村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人力资源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仍令人担忧。而由于资金等问题的制约,长期以来,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又显得十分不足。这些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1、文化素质低:当前,我国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栓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育人是全面发展之基、新时代职教之需、经济社会发展之要、高质量发展之命。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视角,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需求与供给理念不对等、融合需求与供给途径不顺畅、融合需求与供给评价机制引导不力等问题,提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应通过"课堂学习、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场境的融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课堂到岗位、从学习到生产、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六个递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佳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较大问题。从现状出发总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淑燕  王颖  郑小飞  潘志峰  
针对专职教师来源单一、缺乏企业经验,而兼职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依托校企共同体的体制优势,通过推进"教师企业经历工程",实施双专业负责人制,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校企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同时通过制定各项考核与激励措施保障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