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2)
- 2023(5531)
- 2022(4711)
- 2021(4533)
- 2020(3724)
- 2019(8092)
- 2018(7859)
- 2017(13522)
- 2016(7725)
- 2015(8921)
- 2014(8556)
- 2013(7637)
- 2012(6909)
- 2011(6039)
- 2010(6395)
- 2009(5237)
- 2008(5280)
- 2007(4897)
- 2006(4199)
- 2005(3596)
- 学科
- 业(27832)
- 管理(27346)
- 企(25712)
- 企业(25712)
- 济(19528)
- 经济(19512)
- 技术(15964)
- 技术管理(11448)
- 理论(8962)
- 中国(8754)
- 教学(8115)
- 教育(7496)
- 业经(7138)
- 方法(6648)
- 财(6266)
- 农(6168)
- 学法(5589)
- 教学法(5589)
- 制(5270)
- 学理(4931)
- 学理论(4931)
- 银(4836)
- 银行(4821)
- 划(4695)
- 行(4580)
- 数学(4549)
- 策(4458)
- 数学方法(4433)
- 地方(4307)
- 农业(4195)
- 机构
- 学院(98541)
- 大学(88804)
- 管理(36694)
- 济(33566)
- 经济(32656)
- 理学(30925)
- 理学院(30611)
- 管理学(30115)
- 管理学院(29925)
- 研究(28288)
- 中国(20555)
- 职业(19739)
- 技术(19729)
- 京(18670)
- 江(18191)
- 科学(16453)
- 财(16139)
- 州(14324)
- 职业技术(14276)
- 技术学院(14252)
- 范(13786)
- 师范(13660)
- 所(13404)
- 中心(13200)
- 财经(12166)
- 农(12028)
- 研究所(11845)
- 业大(11804)
- 北京(11689)
- 教育(11127)
- 基金
- 项目(62741)
- 研究(53469)
- 科学(50710)
- 基金(40593)
- 家(34081)
- 国家(33663)
- 社会(31126)
- 省(30344)
- 科学基金(30174)
- 社会科(29386)
- 社会科学(29377)
- 教育(29127)
- 编号(24299)
- 划(23698)
- 基金项目(21716)
- 创(20663)
- 课题(19189)
- 成果(18826)
- 创新(17980)
- 自然(17943)
- 自然科(17644)
- 自然科学(17640)
- 自然科学基金(17363)
- 年(16753)
- 重点(14993)
- 规划(14874)
- 资助(14830)
- 项目编号(14373)
- 发(14194)
- 业(13631)
共检索到156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青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6个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入手,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努力克服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对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教育 个性培养 能力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洪 黄国庆
文章简述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分析了学生们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列举了大量典型的案例,探讨怎样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对职业院校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培凌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应该自觉地肩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
培育高职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进行体制上的反思,让高职归位,传承文明、探索新知、创新文化、培育英才;其次,在教育理念上必须坚决反对反智主义教育观;再次,必须克服知识板块论和知识中心主义教育观的局限性,真正把大学看作一个探究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名利场、驯马场;再其次,必须克服过于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创设菜单式的自主成才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求学、求知和创新的激情;最后,必须改革现行高职内卷化的教学模式,提倡发散式的、开放式的、探索式的、启发式的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能力 培养机制 问题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清香 平先秉
分析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区别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能力 体系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佳
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创新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思维、实践;提出了注重研究过程、培养发散思维、设疑置问的教学方法和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世兴 董永春
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部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明确目的。创新能力培养有赖于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这又与个性尊重密切相关。笔者论述了创新思维培养中个性尊重缺失的一些问题与原因,并就此对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 个性尊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利敏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文章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竹 李芙蓉
文章通过对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显著相关,个性态度与职业能力培养显著相关,个人价值观在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对职业能力培养中起调节作用。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态度,加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生自身也应加强个人特质—专业匹配意识。
关键词:
个人特质 专业匹配度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金龙
个性化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特征是逐步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代替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代替教学过程,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两大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从硬件支持、软件支持与提供周到服务三个方面建立完备的学习服务系统。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学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之一。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结合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等多种途径,将科技创新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
关键词:
高职 科研管理 学生 创新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再生
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学生存在企业顶岗实习困难,技能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等问题。通过采取建立"政企校"联动平台,与企业签订真实、"双赢"的校企合作协议;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综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有机结合等措施;实施"订单"模式,定向培养学生;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推荐学生寒暑假到企业打工锻炼,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顶岗难和技能培养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技能 培养 途径 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工科高校应正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实践教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英 汤海滨
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提升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企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关键能力的要求,学生对关键能力的认知,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建设、校企合作、鼓励创业等方面,提出一套较完整的适合培养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关键能力 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