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7)
2023(2032)
2022(1916)
2021(1939)
2020(1654)
2019(3743)
2018(3538)
2017(5558)
2016(4139)
2015(5466)
2014(5900)
2013(4840)
2012(4412)
2011(3841)
2010(4162)
2009(3143)
2008(3190)
2007(2965)
2006(2526)
2005(2276)
作者
(10467)
(8532)
(8476)
(8223)
(5446)
(4153)
(4117)
(3415)
(3415)
(3365)
(3095)
(3036)
(2890)
(2814)
(2804)
(2718)
(2641)
(2591)
(2557)
(2498)
(2479)
(2390)
(2255)
(2188)
(2013)
(1956)
(1950)
(1938)
(1917)
(1884)
学科
管理(9301)
教学(8117)
(8032)
教育(8000)
(7172)
企业(7172)
理论(6687)
(6042)
经济(6035)
学法(5504)
教学法(5504)
学理(4755)
学理论(4755)
技术(4301)
学校(4003)
中国(3943)
政治(3420)
思想(3401)
思想政治(3345)
政治教育(3345)
治教(3345)
德育(3333)
研究(2807)
(2580)
高等(2497)
方法(2467)
职业(2346)
(2287)
业经(2056)
职业技术(2029)
机构
学院(51918)
大学(43144)
职业(17233)
技术(15669)
研究(14172)
管理(13079)
职业技术(12638)
技术学院(12475)
(10966)
(10907)
理学(10552)
经济(10373)
理学院(10352)
教育(10214)
(10157)
(9871)
管理学(9867)
管理学院(9800)
师范(9777)
科学(9471)
(8692)
中国(8673)
(7714)
(7671)
师范大学(7249)
研究所(6747)
业大(6738)
北京(6591)
中心(6440)
(5996)
基金
项目(29333)
研究(28219)
科学(22320)
教育(19718)
(16486)
编号(15798)
基金(14880)
课题(13631)
成果(13136)
(13030)
(12659)
社会(12545)
(11858)
国家(11613)
社会科(11563)
社会科学(11558)
科学基金(9738)
规划(9069)
项目编号(8566)
(8197)
研究成果(7840)
重点(7797)
基金项目(7789)
(7743)
年度(7507)
(7467)
(7432)
大学(7214)
(6671)
(6666)
期刊
教育(30048)
中国(20980)
(15032)
经济(15032)
研究(14880)
职业(13466)
技术(11324)
技术教育(8177)
职业技术(8177)
职业技术教育(8177)
学报(7050)
(6665)
(5872)
(5645)
大学(5645)
论坛(5645)
管理(5534)
科学(5067)
农业(4713)
学学(4692)
成人(4337)
成人教育(4337)
职教(4270)
高等(3765)
图书(3512)
(2904)
高等教育(2893)
(2822)
金融(2822)
书馆(2661)
共检索到85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英  汤海滨  
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提升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企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关键能力的要求,学生对关键能力的认知,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建设、校企合作、鼓励创业等方面,提出一套较完整的适合培养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东  
文章通过深入企业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阐述了高职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素质,并针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四项改革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艳君  夏全星  
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对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职业关键能力主要由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六个方面构成;加强校企合作,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蒋永忠  
调查分析显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的关键能力包括适应环境、化解危机、明确人生定位、随机应变、决断、时间管理、善于思考、自我推销、群体中的行为合作等能力。培养上述关键能力,必须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把素质教育、创业教育、技能培养有机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推行耦合企业生产周期、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红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英语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语法教学,能力培养,特别是口语能力的运用成为教学重点。智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智障学校开设英语课,要从残疾儿童的言语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章通过大量教学实践,从英语口语的特点、智障学生的言语特征、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秀  
图形是几何的灵魂,识图、作图更是学生学习几何的最基本素养,数学学习离不开几何直观,无论是概念、性质、法则的教学,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都应该借助图形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直观是揭示现代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利用图形能够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拥有几何直观能力就可以较好地理解数学本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创造性历程,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数形结合,形成概念表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朝晖  温梅  李惠超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得以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洪  黄国庆  
文章简述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分析了学生们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列举了大量典型的案例,探讨怎样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对职业院校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青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6个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入手,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努力克服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对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冬梅  
针对聋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本文提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详细阐述了直观形象的演示、联系实际精讲、精选习题等方法 ,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霞珍  许玉柏  
本文探讨了关键能力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关键能力的主要内容及其培养现状,提出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关键能力的概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炜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文章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通过对关键能力内涵的解析,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反思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在"共在"与"融生"的教育生态理念指导下,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次切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化转向,重构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探寻影响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机制,破解高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利敏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文章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国  
本文对中职诊断学教学中,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加强试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体查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红  
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审视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尝试提出可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