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6)
2023(5681)
2022(4924)
2021(4641)
2020(3926)
2019(8727)
2018(8680)
2017(16843)
2016(9457)
2015(10714)
2014(11062)
2013(10838)
2012(10106)
2011(8990)
2010(9521)
2009(9185)
2008(9717)
2007(8928)
2006(8253)
2005(8075)
作者
(27504)
(22863)
(22680)
(21869)
(14475)
(10869)
(10447)
(8695)
(8654)
(8441)
(7877)
(7635)
(7444)
(7329)
(7307)
(6977)
(6776)
(6728)
(6591)
(6506)
(5827)
(5626)
(5562)
(5236)
(5231)
(5220)
(5040)
(5031)
(4679)
(4444)
学科
管理(36511)
(33682)
经济(33598)
(30975)
(27206)
企业(27206)
(15418)
(14848)
方法(10855)
中国(10757)
(10416)
(9647)
(9537)
财务(9502)
财务管理(9471)
业经(9152)
企业财务(8963)
数学(8610)
(8492)
银行(8486)
数学方法(8381)
体制(8239)
(8023)
(7574)
(7375)
金融(7373)
税收(7008)
(6954)
(6946)
制度(6945)
机构
大学(137017)
学院(135858)
(56069)
经济(54473)
管理(51039)
研究(46601)
理学(41348)
理学院(40892)
管理学(40313)
管理学院(40037)
中国(38991)
(33182)
(30120)
科学(25100)
(24268)
财经(23930)
(23713)
中心(21953)
(21331)
研究所(20135)
北京(19667)
(19018)
(18812)
财经大学(17353)
(17279)
(17236)
(17134)
师范(17019)
经济学(16911)
业大(16460)
基金
项目(77831)
科学(61581)
研究(60497)
基金(56189)
(47531)
国家(47111)
科学基金(40828)
社会(38435)
社会科(36322)
社会科学(36312)
(29962)
基金项目(28886)
教育(28039)
(25413)
自然(24988)
编号(24829)
自然科(24388)
自然科学(24381)
自然科学基金(23927)
资助(23268)
成果(22417)
(21345)
课题(18182)
(17911)
重点(17493)
(16664)
(16008)
(15971)
教育部(15693)
国家社会(15691)
期刊
(74992)
经济(74992)
研究(48801)
中国(34788)
(30001)
管理(22294)
(18909)
教育(17928)
(17849)
金融(17849)
学报(17308)
科学(16730)
大学(14180)
学学(12989)
财经(12950)
技术(12845)
农业(11794)
(11102)
业经(10917)
经济研究(9950)
问题(9770)
财会(8289)
会计(8115)
(7972)
(7963)
国际(7270)
理论(7134)
技术经济(7004)
现代(6791)
(6367)
共检索到23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之友  
制定计划对项目管理的成功实施非常重要。剖析了在计划制定中常存在的计划片面、流于形式、过粗或过细、没考虑风险、缺乏裕量等问题;在制定计划过程中,首要的原则就是要有计划执行人的直接参与,强调了项目干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对项目一系列问题澄清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计划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最后给出了在制定项目计划时一般应遵循的步骤流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群亭  江志斌  张志英  陈强  郑俊丽  
项目制造的项目性和制造性本质决定了其运作管理需要综合采用项目管理技术手段和制造业运作管理手段。项目制造的产品、生产过程复杂性使得单一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难以施行。基于项目管理与ERP的互补性,提出在项目制造领域综合运用项目管理和ERP的复合管理模式,基于此模式给出项目制造企业P-E综合集成计划、控制流程模型,并对流程中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制定、项目间相似任务聚类分析、网络计划工时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作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大林  曹晓峰  匡鸿海  蔡满堂  黄艺  尹春燕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目前已上升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战略,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和划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和内涵,概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现状,就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各个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应考虑的关键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就划定指标体系和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关键问题及对应的初步建议,为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全面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涛  
内部资金转移制定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制定研究,正确运用这一价格尺度的杠杆作用,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商业银行从管理角度出发制定的,用于衡量资金在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之间流动时的成本(收益)的虚拟价格。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确定了资金资源在银行内部分配时的一个价格尺度,体现了银行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具体而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主要有以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孝康  
一、项目投资计划应以追求最大投资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各级计划部门编制的项目投资计划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完善细密的年度计划,一种是带有战略性的中长期计划。中长期计划解决建设方针的问题,它的主要作用是规定和指导经济建设的方向,明确建设重点,控制建设规模,落实建设项目,表明计划人未来的希望和打算;而年度计划则是根据中长期计划和当年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分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良春  
人口计划是计划生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目标,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部分。人口计划的性质直接决定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手段和方法。因此,弄清人口计划的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森  邓晶晶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科技服务工作需要在科研理念、服务路径、师资建设、管理体系等关键问题上找准坐标定位、把握工作重点、确定发展策略。高职学校应在系统研判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下,以应用型科研为基础,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及广大农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技术技能研发平台,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学院、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科技服务形式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实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聚力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质效,为加快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鹏举  王亮  韩永鹏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革,以工程训练中心"十三五"规划制定为契机,将面临的问题分析透彻,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突破建设的困局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首先,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建设的目标;其次,对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姜鲁海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从1992年国务院对《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国函[1992]178号)开始已历时16年,这期间,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定会计准则的关键时期,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是一个理论系统”。(注)它的作用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祯  潘恒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志毅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国家层面上总共进行了7次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减少了行政机关的人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机构过于冗杂的局面,但是机构没有摆脱"精简—臃肿—再精简—再臃肿"的恶性循环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科学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当前我国的《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过于原则化,也没有科学规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组织法又是一个规范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显得逻辑混乱,难以发挥有效的规范作用。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统一的行政组织法来规范我国的行政机关的组织,防止我国行政机关过于庞大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帼丽  杨红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