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5)
- 2023(9264)
- 2022(7834)
- 2021(7549)
- 2020(6154)
- 2019(13870)
- 2018(14085)
- 2017(24856)
- 2016(13902)
- 2015(15956)
- 2014(16331)
- 2013(15168)
- 2012(13973)
- 2011(12354)
- 2010(12501)
- 2009(11303)
- 2008(11208)
- 2007(10286)
- 2006(8808)
- 2005(7763)
- 学科
- 管理(41329)
- 济(40835)
- 经济(40778)
- 业(37404)
- 企(32949)
- 企业(32949)
- 技术(16585)
- 中国(15927)
- 方法(13565)
- 农(13449)
- 地方(12705)
- 理论(12441)
- 教育(12148)
- 业经(11866)
- 技术管理(11731)
- 财(11551)
- 制(11267)
- 学(10671)
- 数学(9757)
- 数学方法(9530)
- 农业(9142)
- 教学(9010)
- 体(8662)
- 银(8600)
- 银行(8580)
- 行(8198)
- 和(8069)
- 融(7774)
- 金融(7766)
- 划(6931)
- 机构
- 学院(180019)
- 大学(179886)
- 管理(65258)
- 研究(60631)
- 济(59487)
- 经济(57602)
- 理学(54691)
- 理学院(53903)
- 管理学(52701)
- 管理学院(52327)
- 中国(45528)
- 京(39981)
- 科学(39046)
- 江(32296)
- 农(30703)
- 财(30228)
- 所(30097)
- 范(29631)
- 师范(29331)
- 中心(29034)
- 州(27785)
- 研究所(27070)
- 业大(26647)
- 北京(25048)
- 技术(24698)
- 农业(23889)
- 师范大学(22975)
- 院(22921)
- 财经(22414)
- 省(21822)
- 基金
- 项目(118779)
- 科学(92976)
- 研究(92494)
- 基金(80198)
- 家(69379)
- 国家(68628)
- 科学基金(58740)
- 社会(54723)
- 省(51673)
- 社会科(51419)
- 社会科学(51406)
- 教育(45110)
- 基金项目(43057)
- 划(42708)
- 编号(39663)
- 自然(37143)
- 自然科(36284)
- 自然科学(36272)
- 自然科学基金(35619)
- 成果(34186)
- 资助(30443)
- 课题(30282)
- 创(30265)
- 创新(27093)
- 重点(26794)
- 发(26053)
- 年(25175)
- 部(24678)
- 项目编号(24150)
- 大学(23628)
共检索到295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紫妍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断被人关注。截至2019年中旬,在137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至少有1220项非遗项目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在抖音平台上传播,播放量高达1000亿次。这充分说明,非遗和现代短视频的结合能够给非遗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文章以郑州师范学院“豫见·非遗文化推广交流平台”大学生创新项目为例,浅析自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结合。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媒体 推广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谈国新 侯西龙 庄文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的语义组织能够将分散、异构的数字化文化资源语义互联,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组织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参考相关本体模型并结合我国非遗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非遗多媒体资源本体模型及资源语义描述层级。最后以"度戒"为例,对其多媒体资源进行语义组织及关联数据发布,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组织,揭示了"度戒"知识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非遗多媒体资源的组织与整合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我国非遗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传播等提供了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近近 王艳娣
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浪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式各样的创业项目竞相追逐。本文以舟山海洋文化为例,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发展中,探索新一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浪潮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带动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希月 虞虎 陈田 王新歌 王甫园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甘明 刘光梓
传承人与群体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知识产权的二元主体。结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制度应明确权利主体的成果确认权、原创维护权、改编权、演绎权、无期限保护权、经济利益的追偿及分享权,同时,保障非营利目的的传播使用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文化教育,是精神教育。高校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任。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艳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以让非遗走进校园、让非遗走进课堂、建立校园社团进行培育、让学生走入社会感受非遗等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从政府提供政策保障、社会大力支持,高校全员重视,师生协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进而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勤
〕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面有着地缘、文化、人才等诸多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大学生校园活动等诸多层面建构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体系。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和良好效应。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亮 刘旭青 柯平
随着非遗传承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许多地区结合非遗的具体特点在探索非遗项目的发展策略。非遗项目如何更好地发展引起了理论界和学界的重视。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要素说”视角下的管理、服务和资源三要素来分析全国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发现非遗项目主要有文化保护和商业合作两种管理路径。非遗项目通过非遗助疫、非遗扶智、非遗扶贫和非遗助残等服务形式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但面临着资源方面的困境。面对新发展阶段下非遗传承的转型,本研究从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行业及图书馆技术探讨非遗项目的管理、服务和资源的发展策略,希冀图书馆学理论和应用实践为我国各类型非遗项目的高质量传承提供指导。
关键词:
要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项目 传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灿灿 李均
常州梳篦作为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案、造型和色彩等艺术不仅是地方独特艺术文化的展现,也是常州人民创造力的主要呈现,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之一。文章从造型、色彩、装饰图案等方面阐述了常州梳篦的艺术特色,重点分析了常州梳篦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创新应用的意义、原则,通过实践希望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进行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昌雪 汪德根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为例,在国际主流CSI模型基础上,构建测评旅游者对昆曲满意度的CSI模型,并基于SEM分析方法,得出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外在观赏性",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和外在观赏性对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并通过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者的满意度继而会影响忠诚度。由此,应深度提炼挖掘昆曲的内在价值,重视对昆曲及其附属产品的外在包装,提高旅游者欣赏昆曲时的感知质量,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关键词:
SEM 满意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昆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