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5)
2023(10362)
2022(8698)
2021(8084)
2020(6790)
2019(15241)
2018(15332)
2017(28777)
2016(15889)
2015(17677)
2014(17973)
2013(17086)
2012(15835)
2011(14182)
2010(14954)
2009(14670)
2008(14132)
2007(12947)
2006(11917)
2005(11439)
作者
(44395)
(36830)
(36393)
(35238)
(23179)
(17389)
(16733)
(14099)
(13889)
(13421)
(12626)
(12334)
(11997)
(11850)
(11806)
(11340)
(10761)
(10760)
(10500)
(10372)
(9530)
(9010)
(8998)
(8471)
(8394)
(8258)
(8168)
(8141)
(7539)
(7324)
学科
(54572)
经济(54461)
管理(50672)
(45923)
(40061)
企业(40061)
(27771)
金融(27764)
(26427)
银行(26406)
(25521)
中国(25105)
(23430)
(23097)
(17364)
方法(17092)
(16135)
业经(15755)
(14418)
财务(14363)
财务管理(14326)
数学(13730)
企业财务(13619)
数学方法(13466)
地方(12773)
体制(12737)
理论(12332)
(11755)
中国金融(11220)
农业(11098)
机构
学院(215229)
大学(214826)
(88151)
经济(85902)
管理(76142)
研究(75662)
中国(66924)
理学(62368)
理学院(61687)
管理学(60642)
管理学院(60219)
(51272)
(46448)
科学(41865)
(38544)
财经(37525)
(37411)
中心(37013)
(34875)
(33683)
研究所(33609)
北京(30046)
(29577)
(28124)
业大(27867)
经济学(27860)
师范(27821)
财经大学(27569)
(27328)
农业(26489)
基金
项目(128773)
科学(100557)
研究(100296)
基金(91072)
(77988)
国家(77230)
科学基金(65722)
社会(63094)
社会科(59676)
社会科学(59663)
(51556)
教育(46941)
基金项目(46759)
(42557)
编号(41746)
自然(39092)
自然科(38163)
自然科学(38152)
自然科学基金(37456)
资助(37418)
成果(37404)
课题(30919)
(30460)
重点(29604)
(28827)
(28013)
(27738)
(27472)
国家社会(25971)
项目编号(25850)
期刊
(110299)
经济(110299)
研究(75382)
中国(56255)
(44095)
(41248)
金融(41248)
(33705)
教育(32312)
管理(32081)
学报(31474)
科学(27695)
大学(24980)
学学(23101)
农业(20688)
财经(20134)
技术(19429)
(17313)
业经(17135)
经济研究(16389)
问题(13936)
理论(11671)
(11251)
财会(11069)
会计(10991)
国际(10273)
实践(10253)
(10253)
(10252)
(10170)
共检索到36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绍熙  
近年来,人们对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尤为关心,产生了不少争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强化中央银行,削弱专业银行,最后取消专业银行系统,形成由中央银行直接领导的若干分散的、地区性的商业银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加强控观控制并实现金融业的充分竞争。我认为这种模式还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具体分析。对此,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佩真  
本文针对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有关改革的方向、商业银行命运与发展前途、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侧重点、中国金融体系以什么为核心、对政府监管体系的改革等问题的不同争议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柏年  丛明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束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相比,仍然不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愈益突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融通货币资金的金融,既是促使经济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现有银行体系基础上分设出“政策性银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近几个月,针对我国经济运行尤其是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中央采取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突破口的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表现在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过乱的金融秩序开始得到整治。但是,要从根本上扭转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弛的状况,还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民  赵立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晓灵  
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吴晓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地位及现状金融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同志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制改革能否成功。从当前经济遇到的问题来看,国家也在很多问题上采取了措施。1993年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延信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黄延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建立发达的资金市场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以国家政策性银行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各种合作银行共同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相龙  
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农村金融体制,一般是指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以及农村金融组织之间、农村金融组织与中央银行、工商企业、财政等部门之间有关权限、责任、利益关系的基本制度。随着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金融体制也要积极稳步地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我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农村金融的组织体制问题,谈点意见,供同志们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春林  李惠  
金融体制改革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刘春林李惠一、金融秩序问题1、各专业银行(包括邮政储蓄)为了增加储额,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无序竞争。有的公开将活期存款按定期利率对待,实行期限累计利率;有的则不考虑成本,以揽储的名义加大对内部职工揽储的奖励,甚至奖励金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弟  
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刘光弟十几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距离。当前金融改革中有许多难点问题,本文拟就其中四个问题谈些看法。一、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仲  王一先  王奇章  
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资金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张文仲,王一先,王奇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将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组建政策性的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冀华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湖北必须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冀华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湖北如何从省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全省金融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知识教育的一些体会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人事处金融体制改革知识教育的内容与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紧贴工作实际,对统一广大金融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抓好这项教育意义重大。杭州市人行这次全员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保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钱保生十多年来,金融体制虽然作了很大改革,但在很多方面仍然没有摆脱过去高度集中的缺乏活力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金融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金融的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綦树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电力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循序渐进和探索性的改革,2002年朝着市场化改革方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了"厂网分开"的竞争格局。但是,由于体制和认识等诸多原因,之后的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如何解决电力产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电力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电力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一、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早期世界各国的电力体制,主要实行的是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电力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竞争活力缺乏,经营效率低下,电力投资不足,电力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