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7)
- 2023(6795)
- 2022(5938)
- 2021(5596)
- 2020(4598)
- 2019(10603)
- 2018(10207)
- 2017(19938)
- 2016(10976)
- 2015(12014)
- 2014(11889)
- 2013(11706)
- 2012(11325)
- 2011(10249)
- 2010(10580)
- 2009(9746)
- 2008(9714)
- 2007(9011)
- 2006(8323)
- 2005(7620)
- 学科
- 济(42810)
- 经济(42760)
- 管理(31607)
- 业(30360)
- 企(23865)
- 企业(23865)
- 方法(16682)
- 贸(14783)
- 贸易(14779)
- 数学(14763)
- 数学方法(14526)
- 易(14512)
- 财(14332)
- 农(14009)
- 中国(12507)
- 出(11899)
- 地方(10999)
- 学(9411)
- 策(9335)
- 制(9306)
- 农业(9151)
- 业经(8713)
- 口(8255)
- 出口(8247)
- 出口贸易(8246)
- 务(7188)
- 财务(7167)
- 银(7147)
- 财务管理(7143)
- 银行(7121)
- 机构
- 大学(154653)
- 学院(154609)
- 济(66882)
- 经济(65442)
- 研究(58773)
- 管理(55859)
- 理学(47043)
- 理学院(46454)
- 管理学(45588)
- 中国(45334)
- 管理学院(45315)
- 科学(35502)
- 京(33615)
- 财(33227)
- 所(30899)
- 农(29587)
- 研究所(27707)
- 中心(26756)
- 江(26195)
- 财经(24921)
- 农业(23373)
- 业大(22852)
- 经(22657)
- 院(21509)
- 北京(21379)
- 经济学(20944)
- 范(20653)
- 师范(20385)
- 州(20131)
- 省(20021)
- 基金
- 项目(99322)
- 科学(77809)
- 基金(72359)
- 研究(71837)
- 家(64576)
- 国家(64041)
- 科学基金(53430)
- 社会(45302)
- 社会科(42941)
- 社会科学(42929)
- 省(37467)
- 基金项目(36789)
- 自然(35009)
- 自然科(34196)
- 自然科学(34181)
- 自然科学基金(33609)
- 教育(33065)
- 划(32779)
- 资助(31169)
- 编号(28500)
- 成果(24535)
- 部(22789)
- 重点(22759)
- 发(22381)
- 课题(20678)
- 创(20133)
- 教育部(19249)
- 科研(19183)
- 性(19012)
- 国家社会(18928)
共检索到25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锌
从江县是贵州省最边远的县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最近,笔者对该县1993—1995年出生性别比状况、成因作了分析。 1 从江县出生性别比状况 从江县是个多民族的县份,境内有苗、侗、壮、瑶、水、汉等兄弟民族,由于各民族生育观念、生育意向、生育行为不同,所以从江县的出生性别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3年的出生总计性别比分别是129.6、127.1和112.4,比国际公认的出生性别比生物学范畴106左右,分别高23.6个百分点、21.1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本文出生性别比偏离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石海龙
中国出生性别比自1980年代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是促使少生孩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振明
从“人群、技术和管理系统”三个要素分析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 ,在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地方 ,首先 ,有一定规模的男孩偏好的人群 ;其次 ,有可以获得的性别选择信息和技术服务 ;同时 ,存在着对性别选择行为疏于管理的系统。这三要素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发挥着作用 ,因此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工作必须从这三要素入手 ,同时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出生性别比治理工作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擢春,黎楚湘,励晓红
文章利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日常登记资料,用队列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性人工流产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女婴漏报,第三是变相溺婴,它们对出生后1周内出生性别比异常的贡献分别为70%、20%和10%左右。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选择性人工流产 漏报 溺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于弘文,邓国胜,王宗萍,刘爽,苏荣挂,朱楚珠,李树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唯实
所谓人口性别比,系是指一人口群的男女人口构成的数量关系。其表达式是: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它反映某一范围,某一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本文拟对当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进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是男还是女是一种随机现象。从长时间的、大范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稳定在103~107之间。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的正常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翠恩 王平 张旭东 李春和
出生性别比偏高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最突出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严格的生育政策是不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承德是河北省生育政策较宽松的地区,了解较宽松的生育政策特区承德市的出生性别比,有助于了解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系。文章利用河北省全员人口数据库资料统计了承德市出生性别比,发现承德市的出生性别比同样存在偏高的状况,偏高的程度存在着城乡差别,县域差别和少数民族的差别,出生性别比偏高与承德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政策及生育观念关系密切。
关键词:
承德市 出生性别比 生育特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必海
少数民族地区谈到计划生育时,往往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但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的特殊性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由此而生的主张也就不尽相同。 (一)亟需重新认识的特殊性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贫困问题列为联合国8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问题。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些地区的农民只能在贫困陷阱中挣扎。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华,鲍思顿
虽然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的生育依然受到了限制。这种生育限制增加了有男嗣偏好的家庭采取人为手段控制新生儿性别的趋向。同时,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使各个少数民族呈现出不同的生育状况,包括新生儿性别比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某些社会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少数民族新生儿性别比的影响来证明社会经济对生育行为中男嗣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少数民族 多元回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伟民 吕怀珍
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和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专门的民族地区人才招聘制度、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吸引人才,完善民族地区人才流动机制。
关键词:
培养 稳定 民族地区 科技人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庆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民族人文资源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人文优势。但是,有了优厚的资源优势,不等于就有了经济优势。开发这些丰富的资源,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是行不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建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与内地较为发达的地区比较,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水平较低。其原因有三:①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居住分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②卫生人员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③旧风俗及残余封建势力影响严重。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①要稳定、加强卫生队伍的建设,制定特殊政策:②要制造方便条件,便于在职人员进修学习;③名牌医学院校可采取伸腿办学的办法;④放宽招生条件、定向招生、分配;⑤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医学教育;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晓东 曹晓星 明希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收集资料,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科普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