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53)
- 2022(1672)
- 2021(1593)
- 2020(1444)
- 2019(3366)
- 2018(3273)
- 2017(6581)
- 2016(3769)
- 2015(4297)
- 2014(4544)
- 2013(4612)
- 2012(4462)
- 2011(3791)
- 2010(4131)
- 2009(3874)
- 2008(4415)
- 2007(4127)
- 2006(3754)
- 2005(3797)
- 2004(3379)
- 学科
- 管理(14499)
- 济(13779)
- 经济(13752)
- 业(13145)
- 企(11098)
- 企业(11098)
- 财(7373)
- 务(5288)
- 财务(5267)
- 财务管理(5249)
- 制(5028)
- 方法(5024)
- 农(5020)
- 企业财务(4991)
- 税(4856)
- 税收(4534)
- 中国(4509)
- 收(4499)
- 银(4429)
- 银行(4427)
- 行(4019)
- 数学(3959)
- 数学方法(3807)
- 学(3401)
- 农业(3377)
- 业经(3371)
- 融(3361)
- 金融(3361)
- 环境(2946)
- 体(2866)
- 机构
- 学院(54914)
- 大学(54457)
- 济(21764)
- 经济(21108)
- 管理(19684)
- 研究(18847)
- 中国(17803)
- 理学(15095)
- 理学院(14922)
- 财(14628)
- 管理学(14572)
- 管理学院(14471)
- 京(12301)
- 科学(11103)
- 所(10752)
- 江(10690)
- 财经(10166)
- 农(9677)
- 中心(9345)
- 经(8959)
- 研究所(8945)
- 省(8571)
- 州(8550)
- 北京(8542)
- 银(7331)
- 财经大学(7283)
- 农业(7262)
- 银行(7041)
- 范(7006)
- 师范(6950)
共检索到102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效仙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夯实企业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以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不良资产 会计信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一 乔迎涛
一、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不确定因素很多,需要了解大量的外部信息,并做出估计和判断。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计算可收回金额、确定折现率、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及需考虑因素等都做出了明确,使会计人员能够有章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德祥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会计相比,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拓宽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范围,二是增加了资产组及其减值的概念,三是增加了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的规定。相对其他具体准则而言,该准则操作的难度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璞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即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变动。但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缺陷以及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而有意或无意混淆相关的会汁政策,形成财务数据操纵。本文以资产减值准备为核心,从现代会计理论出发,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和企业会计核算实践,分析企业资产的减值准备与会计的职业判断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熊伟 吴丽君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组年末有减值迹象时,应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有相关依据,这时企业就要设计资产组减值核算的原始凭证,以满足会计核算和日后账务审查的需要。本文通过一个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红霞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资产减值缺乏统一规范的局面,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准则 减值转回 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竞辉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制度规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芦峰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企业一直以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各项资产,造成我国金融企业长期以来利润虚增,资产反映不实,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较差。为提高我国金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我国制定出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本着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金融企业应对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并作为一项损失予以反映。
关键词:
金融企业 会计准则 减值会计 资产减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永义
目前,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问题均存在一定的解决困难。基于此,本文在阐述资产减值概念由来的基础上,对《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及《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所揭示的与资产减值相关的问题进行评析。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敏感事项之一,尽管相关具体会计准则均确立了各自的计提规则,但从实务层面看,各项资产减值的计提均是面向未来做研判,难免受到企业层面的主观干预,加之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恰恰是资产减值问题热度不减的根本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郝桂岩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的规范性企业所有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及时确认与计量,但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和适用的具体准则也有所不同。企业不能任意扩大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应关注计提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宋苒 宋咏梅
《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枫
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某一单项资产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资产独立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朴 殷爱贞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单设了资产减值准则,但该准则并没有包含所有的资产减值内容,还有一些资产减值的内容是在其他具体准则中规范的。本文将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以期为资产减值的学习抛砖引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美红
为了披露和释放资产减值风险,从90年代开始,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及相关准则,我国也规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面对我国企业资产减值的现状,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和制度尚需跟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