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95)
2022(1258)
2021(1163)
2019(2495)
2018(2537)
2017(4703)
2016(2365)
2015(2837)
2014(3087)
2013(2991)
2012(2947)
2011(2686)
2010(2708)
2009(2516)
2008(2900)
2007(2691)
2006(2432)
2005(2319)
2004(2066)
2003(2059)
作者
(7690)
(6637)
(6543)
(6027)
(4129)
(3144)
(3082)
(2640)
(2363)
(2329)
(2185)
(2132)
(2119)
(2053)
(2005)
(1993)
(1986)
(1973)
(1940)
(1923)
(1690)
(1633)
(1627)
(1477)
(1441)
(1398)
(1392)
(1365)
(1363)
(1333)
学科
(15866)
贸易(15859)
(15402)
(11926)
经济(11922)
方法(6842)
(5570)
管理(5522)
出口(5304)
(5304)
出口贸易(5303)
数学(5142)
数学方法(5069)
关系(4708)
(4667)
(3914)
企业(3914)
国际(3549)
贸易关系(3487)
概况(3464)
进出(3443)
进出口(3443)
进出口贸易(3442)
各国(3132)
中国(3101)
国际贸易(3041)
国贸(3009)
地方(2588)
(2415)
对外(2406)
机构
学院(38500)
大学(38345)
(20587)
经济(20258)
研究(13455)
管理(12280)
中国(10704)
理学(9919)
理学院(9817)
管理学(9559)
管理学院(9502)
(8762)
(8415)
(8008)
科学(7148)
(7051)
(7041)
财经(6983)
经济学(6672)
经济学院(6198)
(6168)
中心(6164)
研究所(6109)
(5903)
国际(5521)
(5323)
贸易(5271)
(5118)
(5078)
北京(5061)
基金
项目(20412)
研究(15106)
科学(15067)
基金(14412)
(12423)
国家(12363)
科学基金(9772)
社会(9576)
社会科(9239)
社会科学(9235)
(7436)
基金项目(7013)
资助(6969)
教育(6675)
编号(6144)
(6067)
自然(5667)
自然科(5526)
自然科学(5523)
自然科学基金(5403)
成果(4832)
重点(4783)
(4735)
(4677)
中国(4613)
社科(4242)
课题(4231)
大学(4210)
科研(4188)
国家社会(4172)
期刊
(22691)
经济(22691)
研究(14246)
(10233)
国际(9136)
(6361)
中国(6282)
统计(6256)
学报(5566)
(5547)
贸易(5547)
(4874)
国际贸易(4874)
经济研究(4753)
问题(4657)
管理(4442)
(4426)
决策(4387)
大学(4336)
学学(4057)
(3912)
金融(3912)
业经(3818)
经贸(3809)
科学(3749)
世界(3639)
农业(3382)
技术(3231)
商业(3227)
财经(3169)
共检索到7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立,伏中林,杜金富  
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对比。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交换比率和外贸状况与趋势的重要指标。各国在对外贸易统计中都要分别计算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有了它,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贸易条件指数。其基本公式是:N=(P_x/P_m)1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丹涛  陈平  
我国学者运用帕氏公式测算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时经常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笔者认为这是由我国海关统计资料的数据缺陷造成的。文章提出采用"环比-定基"两步法测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第一步,采用环比的方法用帕氏公式测算每年与上年相比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第二步,用定基的方法以某一年为基期进行转换计算,测算出各年度与基期相比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然后用相同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测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通过"环比-定基"两步法可有效解决测算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困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贝小为  
贸易条件和技术进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在阐述贸易条件的内涵和技术进步类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鼓励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虹  
早在1950年,普雷维什和辛格就分别从供给条件与贸易利益分配的机制方面和需求因素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相对于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无法依靠出口初级产品积累资金以实现工业化,因而应当运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行进口替代,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以避免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朝瑞  
加强贸易合同管理是强化外贸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如何提高贸易合同质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讨的。 当前合同草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笔者负责贸易合同的审核工作。在审核本企业和许多新获进出口权企业的进出口合同中,发现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玉霞  张昱  
在中欧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欧盟贸易条件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运用较详尽的贸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的贸易条件,得出1992-2003年间中国-欧盟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结论。并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中国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黄燕  
目前,我国的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之中。为改善贸易条件,应该加快技术进步。基于我国的国情,应发展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加大R&D投入,鼓励发明专利;加快企业改制,为技术进步提供原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苑琳  
在开放经济中,地区的贸易结构对其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中部地区两个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城市,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定量分析(ADF)工具、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成渝地区区域进口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值和非出口部门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传均  谢卡尼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娄向哲  
本文拟对民初时期即1912年—1928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及相关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一) 国际上通谓的贸易条件(net barter ferms of trade,即净换贷贸易条件)与进出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范海洋  
从斯密提出绝对利益说直至当代新贸易理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在诸多的贸易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命题无疑在于它是主张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倡导者认为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自由贸易,无论比较优势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还是两国要素禀赋以及贸易商品要素投入强度的差异都可以使两国在贸易后实现帕累托最优,所以反对关税、出口补贴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贸易壁垒。保护贸易政策的倡导者则将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构建在幼稚产业论、出口乘数论、贸易条件论以及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等贸易理论基础上。本文则拟对其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贸易条件论进行粗浅的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艳丽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现了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状况。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来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选择未来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将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贸易结构的关系出发,探讨我国应如何理性对待持续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宏建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