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3)
- 2023(4533)
- 2022(3877)
- 2021(3859)
- 2020(3088)
- 2019(6989)
- 2018(6694)
- 2017(13165)
- 2016(7411)
- 2015(8291)
- 2014(8480)
- 2013(8338)
- 2012(7936)
- 2011(6884)
- 2010(7346)
- 2009(6761)
- 2008(7258)
- 2007(6599)
- 2006(6025)
- 2005(5466)
- 学科
- 管理(29410)
- 业(25459)
- 济(24545)
- 经济(24518)
- 财(23915)
- 企(21574)
- 企业(21574)
- 财政(12566)
- 务(10701)
- 财务(10681)
- 财务管理(10641)
- 政(10174)
- 企业财务(10138)
- 中国(9617)
- 制(9587)
- 农(9465)
- 方法(8302)
- 策(8260)
- 数学(7001)
- 地方(6853)
- 数学方法(6848)
- 度(6640)
- 制度(6639)
- 银(6287)
- 银行(6287)
- 体(6052)
- 及其(6006)
- 政策(5893)
- 税(5877)
- 行(5832)
- 机构
- 学院(99454)
- 大学(96782)
- 济(42401)
- 经济(41332)
- 管理(37903)
- 研究(33687)
- 财(31759)
- 理学(31036)
- 理学院(30746)
- 管理学(30348)
- 管理学院(30140)
- 中国(28862)
- 京(20244)
- 财经(19891)
- 江(18600)
- 科学(18131)
- 经(17799)
- 所(17170)
- 中心(15945)
- 研究所(14436)
- 财经大学(14064)
- 省(13757)
- 州(13694)
- 农(13690)
- 北京(13214)
- 范(12535)
- 师范(12481)
- 经济学(12327)
- 院(12302)
- 经济学院(10987)
- 基金
- 项目(54531)
- 研究(44353)
- 科学(42823)
- 基金(38406)
- 家(31629)
- 国家(31292)
- 科学基金(27235)
- 社会(27180)
- 社会科(25759)
- 社会科学(25751)
- 省(21433)
- 教育(20649)
- 编号(19451)
- 基金项目(19049)
- 成果(17603)
- 划(17496)
- 资助(16663)
- 自然(16274)
- 自然科(15872)
- 自然科学(15868)
- 自然科学基金(15568)
- 课题(13860)
- 性(12929)
- 部(12556)
- 重点(12056)
- 项目编号(12036)
- 策(11888)
- 发(11736)
- 年(11611)
- 制(11157)
共检索到177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浅谈财政政策立足点的转变吕炜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体制虽然变动频繁,却始终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财政政策缺乏一致性、稳定性,波动较大;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经常面临“政策失灵”的陷阱,很多政策一到实际生活中就难以实行。针对这些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仿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闻武
一、现行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的局限性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暂时的短期性策略,目的就是尽快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这就要求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必须短、平、快,迅速、即时地启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海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尽管影响中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因素较多,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策错位和缺陷较大,不乏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三农”的财政政策的缺陷表现在: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较少;财政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农业税制显失公平,农业和农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如何弥补财政政策的缺失,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博 于猛
"土地财政"以土地为杠杆,撬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对缓解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推进城市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土地财政"的风险也逐渐显现,这给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分析当前"土地财政"可能存在的弊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智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立峰
为了抵御东南亚危机造成投资下降的影响、扩大内需,同时也为了保证中央1998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8%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中央在1998年下半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增发了1000亿的国债。这一措施由于决策得当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鞍山市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城市新一轮"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落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规划要求,安徽省马鞍山市财政部门转变理财思路、整合财政政策、集中财政资金,全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1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比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剑 李菲
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已有四个年度。相较于1998年启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由于财政赤字方面的原因,而是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因素。对于我国而言,采取总量调整的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结构转化 结构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作培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迫切需要国家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予以支持配合。文章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的运行现状以及调整、完善财政政策的取向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建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受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和出口形势较好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经济运行而言外部的色彩较多,而经济运行的自然机制中需求拉动反而有比较明显的减弱,我国就业和消费需求状况没有改善,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存在。从这个方面看,当前通货紧缩趋势一直在发展,并且相当明朗,一旦外部性的拉动因素减弱,通货紧缩趋势将更加显性化。学术界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适时淡出的观点。尽管连续多年的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但适时淡出是有条件的,最终要实现以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从2004年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宣布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之后,中性财政政策一词不胫而走,有关它的讨论异常热烈。由于这不仅是1998年以来在财政政策称谓上的重大变化,而且涉及财政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方式的重大调整,因而,很有必要对中性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给出明晰的论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