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1)
- 2023(9185)
- 2022(7599)
- 2021(6861)
- 2020(5970)
- 2019(13093)
- 2018(13000)
- 2017(25695)
- 2016(13864)
- 2015(15434)
- 2014(15364)
- 2013(15322)
- 2012(13703)
- 2011(11992)
- 2010(12330)
- 2009(12238)
- 2008(12794)
- 2007(11797)
- 2006(10765)
- 2005(10367)
- 学科
- 业(79893)
- 企(75922)
- 企业(75922)
- 管理(66289)
- 济(60343)
- 经济(60229)
- 财(30102)
- 业经(26828)
- 方法(23476)
- 农(22463)
- 税(21995)
- 务(21780)
- 财务(21756)
- 财务管理(21732)
- 企业财务(20625)
- 税收(20532)
- 收(20357)
- 制(19553)
- 农业(16227)
- 技术(15856)
- 数学(15613)
- 数学方法(15518)
- 体(14782)
- 策(14344)
- 划(13923)
- 体制(13220)
- 和(13074)
- 中国(13054)
- 企业经济(12314)
- 理论(12141)
- 机构
- 学院(204604)
- 大学(197682)
- 济(89390)
- 经济(87732)
- 管理(85156)
- 理学(71867)
- 理学院(71303)
- 管理学(70712)
- 管理学院(70322)
- 研究(59071)
- 财(52678)
- 中国(51349)
- 京(40378)
- 财经(39113)
- 经(35182)
- 江(34671)
- 农(31345)
- 科学(31045)
- 所(28931)
- 财经大学(28410)
- 中心(27330)
- 经济学(26674)
- 州(26310)
- 业大(25574)
- 北京(25244)
- 商学(25158)
- 商学院(24945)
- 研究所(24659)
- 经济学院(24050)
- 农业(24040)
- 基金
- 项目(120689)
- 科学(97704)
- 研究(93582)
- 基金(89788)
- 家(75039)
- 国家(74295)
- 科学基金(66940)
- 社会(62230)
- 社会科(59078)
- 社会科学(59061)
- 省(47912)
- 基金项目(47335)
- 教育(41236)
- 自然(41170)
- 自然科(40245)
- 自然科学(40235)
- 自然科学基金(39626)
- 编号(38051)
- 划(37768)
- 资助(35814)
- 业(31522)
- 制(31136)
- 成果(30801)
- 创(29109)
- 部(27258)
- 创新(26246)
- 重点(26121)
- 性(26106)
- 国家社会(25890)
- 发(25274)
共检索到32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保中 于刚
近年来,人保公司在转换经营机制工作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上,成绩更为明显。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和探索仍局限在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的技术性处理上,还没有完全跳出人保公司的科层结构,因此始终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症结何在?笔者想从另外一个人们不太涉足的领域,即税制、体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音
浅谈中保集团经营机制的转换○王晓音纵观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保险公司要想真正做到商业化经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在于经营机制的转换。本文拟就分业经营后中保集团如何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深化展业方式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惠 郭树声 杜志桂 肖志学 黄纲
五月初,我刊邀请各地的一些主管建筑业的同志和企业经理围绕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问题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里摘要刊登几位同志的发言材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治国
当前,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同志春天巡视南方重要谈话的贯彻,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要使具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现代企业真正建立起新的经营机制决非易事。从深层次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条件,二是外部环境。在新形势下的外部环境,如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正在加快改变。内部条件如何适应?固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是重要的一环,但要使现代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经济的主体,决策领导集团的职务意识是关键,而这个集团的法人代表又是关键之首。现代企业法人代表如果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河
李鹏总理在199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无论是对克服当前暂时经济困难,还是对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这种制度已被广大企业所接受。但是目前承包制也有一些缺点,要不断完善、补充、提高和深化。”我认为,要使承包责任制在现阶段成为增强企业内部活力有效形式,对它的“完善、补充、提高和深化”关键在于构造和完善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各种机制。本文主要是从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激励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发展机制、约束机制诸方面谈一点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新忠 杨荣汉 李怀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必须理顺改革的思路,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1.确立市场意识,处理好市场与金融风脸的关系。农业银行的市场意识,就是各级行要自觉地把金融活动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之中,按照市场原则,即供求关系决定价格,风险—效益原则和公平竞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长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经营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国务院下发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无疑地将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深刻的改革,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形势确实逼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从外延上看是产品、价格、质量、设备、效率、效益等之争。而从内涵上看,则是企业内各类人才实施经营管理本领之争。所以,市场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竞争的运行机制。哪个企业拥有出类拔翠的各类人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凡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88年4月通过的《企业法》、1992年7月发布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3年12月通过的《公司法》和籍此而始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正在逐步由理想而转为现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大杰
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但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以及应采取哪些财税对策,本文谈点粗浅看法.一、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包括所有制、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用制度确定的相互权责结构、利益结构、决策组织结构等.这是决定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二是由该具体体制所产生的具有某种必然趋势的机能.体制有优劣之分,机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高度集中体制下,权责、利益、决策由政府决定,企业内机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税利分流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两权分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企业投资机制、增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及实现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完善现行税利分流办法,加快配套改革进程,以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