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533)
2022(6229)
2021(5696)
2020(4761)
2019(10863)
2018(10907)
2017(21371)
2016(10955)
2015(12745)
2014(12792)
2013(12374)
2012(11268)
2011(10392)
2010(11043)
2009(10240)
2008(9987)
2007(9015)
2006(8234)
2005(7621)
作者
(32372)
(27068)
(27046)
(25608)
(17415)
(12807)
(12279)
(10425)
(10293)
(9593)
(9365)
(9128)
(8860)
(8677)
(8349)
(8297)
(8026)
(7818)
(7607)
(7442)
(6917)
(6646)
(6583)
(6299)
(6153)
(6150)
(5790)
(5715)
(5462)
(5223)
学科
(72685)
经济(72635)
管理(30080)
(27119)
方法(26188)
数学(23710)
数学方法(23206)
(22282)
企业(22282)
地方(17394)
中国(15003)
(13234)
地方经济(12427)
业经(12303)
(11876)
(9377)
(9364)
理论(8923)
农业(8689)
(8376)
金融(8375)
(8132)
贸易(8125)
(8020)
环境(7980)
(7894)
(7780)
(7694)
银行(7691)
经济学(7627)
机构
学院(165705)
大学(165001)
(79550)
经济(78037)
管理(63199)
研究(57836)
理学(53668)
理学院(53091)
管理学(51912)
管理学院(51610)
中国(43806)
(34386)
(33585)
科学(32676)
(28725)
财经(26572)
(25814)
研究所(25771)
经济学(25739)
中心(25731)
(24005)
经济学院(22734)
北京(22120)
(22109)
(21141)
师范(20990)
业大(20780)
(20481)
(19854)
财经大学(19524)
基金
项目(104004)
科学(82404)
研究(76469)
基金(75904)
(66108)
国家(65191)
科学基金(56088)
社会(50767)
社会科(48211)
社会科学(48193)
(40706)
基金项目(38739)
教育(35225)
自然(34655)
自然科(33868)
自然科学(33859)
自然科学基金(33211)
(33129)
资助(32559)
编号(30019)
成果(24182)
(23478)
重点(23442)
(22740)
国家社会(21453)
课题(21291)
(21233)
教育部(20002)
创新(19914)
人文(19610)
期刊
(97558)
经济(97558)
研究(53391)
中国(33155)
管理(26634)
(25818)
学报(21906)
科学(21788)
(20496)
技术(17968)
大学(17686)
学学(16779)
经济研究(16698)
教育(16493)
(15140)
金融(15140)
财经(14262)
农业(13711)
业经(13463)
(12483)
统计(12014)
问题(11684)
技术经济(11210)
(10560)
决策(9690)
世界(9055)
(8535)
商业(8170)
国际(7674)
经济问题(7624)
共检索到261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琮  
西方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相同,但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经济模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式是固定的、僵化的,水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相反,各国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局部的、渐进的,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变化则是相当显著的。自从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西方国家都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某种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某种调整,通过这种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邠  
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成功的基础在于必须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观和心理感受;在商品同质化的今天,企业成功的关键更在于对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握及对营销方式的创新应用,而娱乐营销这种营销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人“渴望快乐”“体验快乐”的心理需求。本文以体验经济时代的娱乐营销模式及应用为中心,认为娱乐营销不仅是一种营销的手段,更是一种营销的思维,是现代商家营销制胜的又一利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青木昌彦  高新军  
本文试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解释日本公司的运作及其成就,所研究的问题是:“日本的”内部运作与协作模式,以及与所谓的日本终身雇佣制之间有逻辑联系吗?银行定向资金同日本公司的内部结构有重大关系吗?如果是这样,银行对公司的管理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科技进步总是在一定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模式中实现的,经济模式的选择对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技术进步与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只强调高度的集中统一,而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样的经济模式,严重地妨碍了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经济发展要从片面追求速度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的轨道;经济体制要从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转向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模式的双重转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现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又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一)在本世纪70年代,东亚“四小龙”经济迅速起飞,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新加坡为94%,中国台湾为18%,香港地区为193%,韩国为248%。进入80年代以后,除“四小龙”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也名列前茅,当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只有两三个百分点时,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子辉  周小虎  赵建华  
未来1020年,中国将进入"以用户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后电商时代。社群经济作为后电商时代的核心商业模式,势必持续改变企业行销产品的方式,以及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互动方式。伴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技术多样化和场景化的社群经济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消费升级促使场景化、碎片化、社交化发展,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瑞彰  
(一)开放经济的区域模式选择几年来,我国开放经济的区域模式主要是采取综合型经济特区模式和地方性开放区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似不应继续扩大发展,主要理由在于: 第一,这两种模式具有它们的局限性。首先,形成投资环境所需的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尤其是设置新的经济特区,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投资进行大量的基本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等配套项目。这些项目都要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东风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出发,借鉴国际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经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物价,近来已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经济研究最热门的课题。如何看待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如何摆脱物价轮番上涨的困扰?如何进一步把价格关系理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能就物价论物价,而必须联系经济模式的转换来分析。一、区分两种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人认为是价格改革的产物,也有人断然否认价格改革与物价上涨的任何联系。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偏颇之处。价格改革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调,调整不合理的比价关系;二是放,改变价格形成的机制。这两方面的改革,反映了经济模式双重转换的要求。我国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中国经济模式取得伟大成就,也引起巨大争议,近期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论断甚为流行,成为美方启动贸易争端的说辞之一。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政府干预、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低效、浪费甚至腐败,是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侵蚀,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伤害,从技术上和伦理上都是不可取的。在中国,政府干预无处不在,国有企业占据大多数基础行业的领导地位和主要市场份额,国有资本规模庞大,但中国经济却实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持续高速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