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7)
2023(4978)
2022(4237)
2021(4217)
2020(3488)
2019(8102)
2018(7949)
2017(14756)
2016(7814)
2015(9146)
2014(8923)
2013(9127)
2012(8527)
2011(8013)
2010(7965)
2009(7414)
2008(7594)
2007(6465)
2006(5775)
2005(5337)
作者
(22732)
(19132)
(18996)
(18264)
(11988)
(9045)
(8598)
(7547)
(7276)
(6732)
(6598)
(6269)
(6223)
(6109)
(6103)
(5776)
(5662)
(5453)
(5340)
(5215)
(4908)
(4687)
(4576)
(4315)
(4240)
(4195)
(4144)
(3977)
(3844)
(3811)
学科
(39525)
经济(39491)
管理(23107)
(18836)
方法(18197)
数学(16433)
数学方法(16369)
(14550)
企业(14550)
中国(13594)
环境(10773)
(10187)
贸易(10182)
(10011)
(9382)
(8130)
(7917)
(6840)
关系(6689)
(6612)
业经(6610)
(6357)
(6310)
银行(6301)
(6263)
(6131)
生态(6083)
(5939)
金融(5939)
农业(5937)
机构
大学(120888)
学院(117459)
(59189)
经济(58369)
研究(47540)
管理(43029)
中国(38006)
理学(36887)
理学院(36397)
管理学(35921)
管理学院(35717)
科学(26915)
(26710)
(25031)
(24116)
研究所(22058)
财经(20476)
经济学(20014)
中心(19997)
(19003)
经济学院(18042)
北京(17874)
(17655)
(17052)
(16038)
(15847)
师范(15768)
财经大学(15415)
科学院(15246)
业大(14937)
基金
项目(77131)
科学(62277)
基金(59932)
研究(55961)
(53002)
国家(52653)
科学基金(44517)
社会(39505)
社会科(37605)
社会科学(37596)
基金项目(31191)
自然(27110)
自然科(26429)
自然科学(26420)
自然科学基金(25997)
(25373)
资助(24957)
教育(24594)
(23021)
编号(19374)
(19117)
中国(19020)
国家社会(18069)
重点(17841)
(16968)
教育部(16556)
成果(15781)
(15589)
人文(15416)
大学(14839)
期刊
(65446)
经济(65446)
研究(38632)
中国(24143)
科学(18316)
(18247)
学报(18010)
管理(16140)
(15415)
大学(13862)
学学(13002)
经济研究(11207)
财经(11063)
(11046)
金融(11046)
农业(10950)
(9983)
教育(9752)
(9704)
世界(9209)
国际(8967)
问题(8871)
业经(8141)
技术(8111)
资源(7273)
(7090)
技术经济(6308)
统计(5660)
经济问题(5294)
(5217)
共检索到18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煜  
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被反复强调的今天,绿色、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等元素愈来愈鲜活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中国当代文学也以多种文学性的方式蕴含着生态文明理念。此外,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三种类型”;同时,生态文明也通过影响一种文体,而附带影响了另一种乃至多种文体。在文学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凸显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拥抱“生态文学”,在呼吁更多人生态意识觉醒、间接保护生态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学理论界一直保持着异常活跃的态势,各种观念此起彼伏,相关理论也层出不穷。但大多热闹一阵之后,旋即遭遇"认同的危机",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始终未能摆脱"失语症"的困扰,其原创性和有效性始终处于疲乏状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必须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但对于如何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本朝  
中国文学的"现代"和"当代"自有其连贯性,也有其阶段性。其阶段性在于社会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当代文学制度的建构就是中国文学史的重大事件。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有历史建构的特质。它既被历史所规定也同时创造着多种可能性,有当代社会制度的参与,也有文学自身的努力。当代文学及其文学制度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生产机制,它开展文学秩序的重建、文学批判和文学斗争,确立文学价值和方向,创造了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静  
在改革开放的驱动下,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加,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的大趋势,如何跨文化向海外传播我国的文学知识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意义,包括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人文主义意义等,分析海外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对于加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主持人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一直在呼应时代主题、关注社会人生过程中,相互激发,砥砺前行,形成了互动相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建构了相对完善的经典路径与特色鲜明的历史传统。面对这些丰富繁杂的文学经验,众多学者回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诉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术才情,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面对"新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与经典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一直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强调,必须置身于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以现实针对性和审美范导性为原则,在自觉意识与开放视野中,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如何建构一套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实践当下、面向未来的文学理论体系,却始终无法达成相对明确的共识。应该说,这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体系,其形成和完善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均  
2016年岁末,吴秀明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正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这可谓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一桩意味深长的事件。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潮流。"((1))然而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不用力发掘"新材料"及"旧材料"而主要依靠问题自我"繁殖"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这在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俊松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不可避免的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寻求艺术真谛,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中"天人合一"美学观的精粹,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开始趋向写意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所独有的,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的写意绘画形式和意象绘画造型语言。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启民  
近年来,海外学界兴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抒情传统论题,大陆学者需要从新的视野出发,重新重视代表了当代人民文艺内部“抒情传统”的周立波与“茶子花”作家群。周立波和“茶子花”作家群的创作遵从现实主义并带有浓郁的抒情情调,对历史的发展、生活的逻辑始终抱持着鲜明肯切的态度,坚持党的文件、政策与自己的经验积累相结合,热衷于书写重大现实题材,以表现时代脉搏与历史变迁为己任,并将对于历史的理解落实在对湖湘大地爱情故事的书写上面。“茶子花”作家群的“抒情”除了展现在其创作路径中,也落实为直接的表意形式,即抒情话语。事件情节、风物景致、人物性情等共同交织,一起呼应着小说的主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纪坤  
有关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其中陈思和的三分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陈思和的观点,当代文学可分为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文学3个阶段。《中国图书馆分类法》"I2中国文学"类目下涉及到当代文学分期的类目可以根据这3个阶段细化,即把每一类目的文献都分为3个时期,以方便读者找书和图书馆员的排架工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金城  
一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合诊断,并做出诸如"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结论。毫无疑问,这些标示性概念体现出可贵的事实敏感性,对于话语重建具有警示性现实意义。不过,在思考如何进行话语重建的问题上,我们除了需要事实敏感性,也需要某种规范敏感性。因为,文学话语建设始终绕不开某些基本的价值诉求,借用王一川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仍是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理论阐释。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通过生态文明观的体系的构建,从生态文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角度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进行阐释,试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东  
<正>全书共分上、下编,上编主要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下编主要是语文教育研究。上、下编各占两章,共四章。第一章是现代文学研究,包括对茅盾、姚雪垠、丁玲的研究,主要涉及作品有《春蚕》《牛全德与红萝卜》《牛棚小品》等。第二章是当代文学研究,主要涉及的作品有《逃墨馆主——茅盾传》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华  
作为高师院校汉语教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方面要调整文学史课程内容,建立以之为中心的层层辐射的分级课程群;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为主体第二教学空间的开拓,加强课外自学的指导训练,制订目标明确、系统完整的课外训练方案,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智能、发展个性的总体教育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祥满  
高校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明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因此,高校要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教师中,强调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树立敬业奉献的教风;对于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