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21)
2021(372)
2019(757)
2018(769)
2017(1491)
2016(834)
2015(970)
2014(1129)
2013(1124)
2012(996)
2011(888)
2010(1031)
2009(961)
2008(1213)
2007(1221)
2006(1127)
2005(1076)
2004(1043)
2003(1061)
2002(1048)
作者
(3100)
(2531)
(2487)
(2405)
(1538)
(1175)
(1162)
(1010)
(910)
(901)
(863)
(822)
(817)
(803)
(801)
(779)
(762)
(760)
(732)
(722)
(696)
(672)
(660)
(611)
(594)
(570)
(560)
(559)
(520)
(513)
学科
管理(3182)
(3060)
(2716)
企业(2716)
(2591)
经济(2587)
(1488)
(1179)
(1144)
财务(1136)
财务管理(1130)
中国(1093)
教育(1072)
理论(1066)
企业财务(1048)
(964)
(956)
(899)
(898)
银行(898)
税收(887)
(884)
方法(859)
业经(856)
(825)
(762)
贸易(761)
(739)
农业(716)
制度(681)
机构
学院(12768)
大学(12723)
(4321)
管理(4276)
研究(4221)
中国(4189)
经济(4127)
(3463)
(3260)
(3109)
理学(3087)
理学院(3031)
管理学(2958)
管理学院(2932)
(2872)
科学(2799)
(2542)
(2504)
(2458)
(2388)
(2236)
北京(2234)
师范(2228)
公司(2140)
中心(2133)
财经(2089)
研究所(2073)
(1870)
(1788)
农业(1772)
基金
项目(5027)
研究(3823)
科学(3725)
基金(3259)
(2809)
国家(2757)
科学基金(2279)
社会(2197)
(2083)
社会科(2055)
社会科学(2052)
教育(1879)
编号(1740)
(1666)
基金项目(1663)
资助(1589)
成果(1537)
自然(1421)
自然科(1382)
自然科学(1381)
自然科学基金(1360)
课题(1295)
(1098)
(1069)
重点(1058)
(1025)
(1013)
项目编号(987)
大学(954)
科研(929)
期刊
(8149)
经济(8149)
中国(5051)
研究(4666)
(3582)
教育(2915)
(2321)
金融(2321)
(2263)
学报(2080)
管理(1943)
科学(1722)
大学(1558)
技术(1524)
图书(1458)
(1411)
学学(1361)
农业(1358)
财会(1288)
财经(1276)
书馆(1266)
图书馆(1266)
业经(1221)
(1105)
会计(1070)
(1030)
技术经济(1012)
(979)
问题(962)
(954)
共检索到28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岚  武玉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务  
经合组织各国大都对从事危险和艰苦工作的群体实施了特殊养老金制度,其中最为常见的福利待遇形式是提前退休,其计算方法包括使用退休年龄减少系数,更高的年金待遇增长率、服务年限计算等。但目前,各国也在重新审视这些特殊行业领域工人所享受的养老金特权,并逐步通过立法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特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姚世华  
作为企业裁员的替代手段之一的提前退休政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工具。虽然这一手段对员工、企业和社会的不利影响远小于裁员,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企业在创新之路上扫清障碍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是否采用这种手段已不是企业要讨论的关键,关键应该是如何使用好这一工具。本文从提前退休政策的特点出发,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伟  王文鹏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却普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呈现提前退休趋势。本文试图在生育受到约束的制度环境下对上述反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OLG)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预期寿命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回报,劳动者在少年期倾向于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工资率上升和利率下降引起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在老年期增加对闲暇的需求,有能力和意愿提早退休,减少终生劳动供给时间;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放松生育控制政策也会使劳动者享受更多闲暇时间的意愿增强,选择提前退休。本文还考察了个体退休行为的异质性,发现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相对穷人而言,富人的退休年龄和终生劳动供给更低。本文的结论有益于厘清劳动者在老年期的退休决策机理,为如何推进退休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国东  张剑  李精精  
提前退休是指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从长期工作岗位或职业路径离开,并伴随着心理契约水平降低的过程。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大规模的提前退休无疑给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养老体系和组织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而目前国内对提前退休的研究均基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的宏观视角,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和减少提前退休行为的发生。提前退休作为一种个人决策行为,探讨员工提前退休的发生机制,在实践上将为企业影响个体的提前退休行为提供干预路径。本文对提前退休进行了界定和归类,归纳了提前退休发生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对所有相关研究深入讨论和分析,为未来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晓红  
非正常“提前退休”会加重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负担、加剧养老基金入不敷出、侵害在职职工的权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1)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提前退休的政策 ,严禁搭车办理“提前退休” ;( 2 )逐步延长个人缴纳养老金时间 ,严格遵循法定退休年龄 ;( 3)社会保障制度要综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西省吉安地区劳动局采取六条措施遏制企业职工非正常提前退休:一是规范提前退休审批工作,实行保险福利机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三家会审制度从严控制提前退休;二是健全地县(市)两级劳动鉴定机构,严格执行劳动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实行“两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进  胡岩  
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的提前退休行为。结果表明,失业或下岗可能性越大的个体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高;失业可能性增加1个百分点,男性提前退休的概率增加约0.25个百分点,女性提前退休概率增加约0.32个百分点。另外,健康状况是女性提前退休的一个动因,但并不是男性提前退休的原因;对女性而言,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更有可能选择提前退休。文章指出当前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失业保险的功能,因此需要改革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政策,同时加强失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完善就业保障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彬斌  吴要武  
借助于双差分模型分析框架,在平均水平上估计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政策与退休发生率变化的因果关系,并基于政策执行模式的省际差异化,进行了分省估计。实证结果显示,不同政策的实施所导致的提前退休效应在不同的改革省份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省份采取了不同的统筹改革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比预算管理模式诱导了更多的提前退休。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改革的成本评估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阳义南  
对广东省21个地市10000名退休职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2%的男职工、16.1%的女职工属于提前退休,而推迟退休的男职工只有5.7%,女职工只有3.6%。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了其它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男职工选择提前退休的每月养老金水平会提高5.2%,女职工会提高8.1%,表明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对提前退休者的收益激励。这说明推迟退休并不吻合职工的实际行为,而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难以发挥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兼明  
问:郭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被派遣至某纺织化纤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工作,与该纺织化纤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请问,郭某作为劳务派遣工,在有毒有害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能否在被派遣单位提前退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润泉  王永念  
本文借鉴隐含税收理论构建职工养老保险退休激励精算模型,同时利用CFPS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退休决策计量模型,考察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者提前退休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存在显著的提前退休激励,代表性"中人"的最优退休年龄早于53岁;"视同缴费"是促发提前退休激励的重要制度原因;"缴费挤出效应"和"待遇拉动效应"是养老保险诱导劳动者提前退休的两个核心机制;男性、低收入、低教育水平、非党员劳动者面临更强的提前退休激励;降低缴费率、规范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是缓解养老保险制度提前退休激励的有效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