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3)
2023(5566)
2022(4511)
2021(4104)
2020(3421)
2019(7308)
2018(6813)
2017(13355)
2016(6643)
2015(7350)
2014(7473)
2013(7366)
2012(6683)
2011(5780)
2010(6256)
2009(6194)
2008(5515)
2007(5056)
2006(4517)
2005(4271)
作者
(18441)
(15057)
(14901)
(14390)
(9339)
(7154)
(7074)
(5957)
(5620)
(5384)
(5177)
(5090)
(4784)
(4714)
(4652)
(4574)
(4556)
(4384)
(4350)
(4231)
(3725)
(3656)
(3536)
(3511)
(3443)
(3405)
(3333)
(3328)
(2953)
(2949)
学科
(25813)
(25412)
经济(25389)
(25107)
金融(25107)
管理(25030)
(22837)
企业(22837)
(22822)
银行(22820)
(22037)
中国(14997)
(14538)
(11707)
财务(11681)
财务管理(11659)
企业财务(11235)
中国金融(11014)
方法(10683)
(10534)
数学(9415)
数学方法(9314)
业经(7260)
(7134)
地方(6470)
(6147)
农业(5486)
体制(5386)
理论(5084)
(5001)
机构
学院(91668)
大学(89162)
(40037)
经济(39123)
管理(34106)
中国(32237)
理学(28145)
理学院(27932)
管理学(27497)
研究(27372)
管理学院(27342)
(24119)
财经(18352)
(18075)
(17696)
银行(17469)
(16536)
(16474)
(16289)
中心(16061)
金融(15926)
(14512)
人民(14056)
财经大学(13845)
科学(13785)
(13250)
经济学(13234)
(12655)
(12628)
国人(12583)
基金
项目(54473)
科学(42929)
研究(41499)
基金(40019)
(33431)
国家(33054)
科学基金(29370)
社会(27460)
社会科(26252)
社会科学(26246)
(21553)
基金项目(20394)
教育(18448)
自然(17704)
自然科(17261)
自然科学(17260)
编号(17106)
自然科学基金(16933)
(16918)
资助(16534)
成果(13712)
重点(12357)
(11937)
(11902)
(11786)
国家社会(11685)
(11557)
课题(11327)
(11307)
(11184)
期刊
(46887)
经济(46887)
研究(30676)
(30045)
金融(30045)
(22059)
中国(19111)
管理(13434)
学报(11538)
(11327)
科学(10201)
财经(9481)
大学(9389)
学学(9031)
经济研究(8287)
(7997)
业经(7612)
财会(7366)
技术(7206)
教育(6512)
农业(6364)
会计(6313)
理论(5925)
商业(5586)
实践(5369)
(5369)
中国金融(5057)
问题(4953)
通讯(4943)
会通(4937)
共检索到155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祝思彦  
已有的相关研究刻画了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兴起的背景、生长环境、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对我们了解消费金融的基本面大有裨益,但对于微观层面上的消费金融类资产的定价、风控方式等细节问题,鲜有深入。但近年来消费金融类资产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类别,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所认可,但对于消费金融的风险识别,尚没有一个具体而可执行的标准,导致此类资产迟迟不为主流金融机构,主流资金方所认可与接收。因此此类资产的估值从风险角度来说,被大大低估。文章通过梳理消费金融类资产的特性特点,解析交易中的风险点,以抛砖引玉,为个人信贷组合类资产融入主流金融资产类别,提供一种具有可执行能力的标准化风控思路,以提升此类资产回归公允价值的可能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得到广泛关注。全球层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监管的国际框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要求、总损失吸收能力、恢复与处置计划等各方面做了详细规定。金融稳定理事会自2013年开始每年更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及相应的资本要求。国家层面,各国也纷纷出台适合自身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管理措施,中国也不例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渊  杨朝军  
文章从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居民资产结构现状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三者关系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低风险的传统产业为主向以高风险的新兴产业为主的转型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是提高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投融资效率,助力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而居民部门作为社会主要的资金供给部门,提高风险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的占比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贺恩远  
次贷危机暴露了证券化会计应对表外实体的不足,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终止确认标准。FASB基于控制权观的金融合成法关于控制权转移的界定、参与利益的严格限定条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未能有效解决转让方因继续涉入已转移资产而保留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对终止确认判断的影响。2021年FASB修订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4章:财务报表要素》将资产界定为权利并将控制概念从资产定义中删除,2023年8月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5章:确认与终止确认》也未提及控制,为改进终止确认标准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极为有限。控制权观下改进终止确认标准依赖于进一步完善资产定义中的控制内涵,并为具体准则中的控制概念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拥良  
一、金融写作的作用 1、金融专业写作,不仅可促进金融从业人员更好地开展金融业务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还可以通过把自己的业务经历、经验加以归纳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不仅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金融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为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理论上的贡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钰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迅速且类型多样,部分集团利用关联交易,杠杆资金快速扩张、野蛮生长,外部负面效应凸显。本文从分业、混业经营的视角,全面梳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演变,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具有"太连接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并提出监管部门应守好监管阵地和法律底线,限制金融控股集团的野蛮发展,从构建监管生态、明确发展边界、建立法律规范、加强行为监管等方面从严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鹤麟  谢丽娟  吕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璠  
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素英  王劲松  张旺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芦峰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企业一直以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各项资产,造成我国金融企业长期以来利润虚增,资产反映不实,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较差。为提高我国金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我国制定出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本着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金融企业应对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并作为一项损失予以反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