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4)
2023(10526)
2022(8943)
2021(8182)
2020(6968)
2019(15615)
2018(15471)
2017(30701)
2016(16401)
2015(18753)
2014(18775)
2013(18672)
2012(17465)
2011(15489)
2010(16200)
2009(15950)
2008(15585)
2007(14409)
2006(13206)
2005(12640)
作者
(46061)
(37872)
(37705)
(36413)
(23996)
(17932)
(17510)
(14414)
(14330)
(13845)
(12870)
(12657)
(12148)
(12053)
(11856)
(11821)
(11195)
(11150)
(10908)
(10858)
(9778)
(9360)
(9154)
(8665)
(8644)
(8613)
(8563)
(8534)
(7676)
(7412)
学科
(62995)
经济(62880)
管理(56332)
(52055)
(44128)
企业(44128)
(28967)
金融(28964)
(28646)
银行(28639)
中国(27754)
(27659)
(25657)
(24732)
方法(23687)
数学(20382)
数学方法(20135)
(18620)
(16329)
财务(16281)
财务管理(16232)
业经(16205)
企业财务(15447)
(15288)
地方(13832)
(13577)
贸易(13561)
(13298)
体制(13126)
(12196)
机构
学院(233188)
大学(232093)
(101358)
经济(99010)
管理(87232)
研究(76519)
理学(72100)
理学院(71406)
中国(70995)
管理学(70398)
管理学院(69965)
(58099)
(48978)
财经(43436)
科学(40028)
(38971)
(38087)
中心(38020)
(37990)
研究所(32792)
经济学(32170)
财经大学(32083)
北京(31935)
(31180)
(31122)
经济学院(28981)
(28389)
(28038)
师范(27827)
(27446)
基金
项目(136043)
科学(107260)
研究(106700)
基金(98076)
(82064)
国家(81330)
科学基金(70359)
社会(68922)
社会科(65510)
社会科学(65492)
(53289)
基金项目(50891)
教育(49206)
编号(44563)
(43925)
自然(41168)
资助(40507)
自然科(40181)
自然科学(40170)
自然科学基金(39441)
成果(39113)
(32268)
课题(31606)
(31218)
重点(30592)
(29466)
(29208)
(29040)
国家社会(28384)
项目编号(28194)
期刊
(121057)
经济(121057)
研究(80985)
中国(54035)
(48079)
(45706)
金融(45706)
管理(35603)
(29950)
学报(28163)
教育(26222)
科学(26205)
大学(23020)
财经(22722)
学学(21434)
技术(20141)
(19397)
业经(19171)
经济研究(18849)
农业(18402)
问题(16299)
(14414)
理论(14368)
国际(13098)
实践(12801)
(12801)
会计(12506)
财会(12297)
(11285)
技术经济(11109)
共检索到39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安起雷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格局,这要求我国在金融监管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间的金融稳定协调及监管合作,以便有效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安启雷  张伟  李耿喆  
近几年大型金融控股公司问题频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尤以德隆事件影响最广,损失最大。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的确折射出不少金融监管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认真、客观地回顾分析这一事件,从中总结制度性风险以未雨绸缪,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葛声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和组织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尚未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和平台,以及难以防范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的几点设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娄荣民  王维强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业监管、垂直管理,但缺乏必要的部门间横向协调合作。因此,从"一行三会"体系形成之日始,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以确保新金融监管体系有效运作的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拟就如何建立监管协调合作机制问题作一些探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吕旭红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卫东  晏艳阳  
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危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两种金融监管模式的优点,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晖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分业经营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自成系统,各司其职。由于缺乏健全的协调机制,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目前“3+1”的金融监管制度模式下,尽快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是各方共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文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及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目前金融业经营体制综合化趋势,认为现有分业监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监管体制协调。基于对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论和建议是: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在分工与协作中,应尽量通过信息共享和相互提供服务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各自的职责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双边或多边紧急磋商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使其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艳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和国际化的金融背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就成为近几年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爱俭  
近年来 ,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 ,在金融制度变迁中 ,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进行制度性协调。本文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 ,并探讨了经济发达国家所建立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该机制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构建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提出建立该机制的功能定位与组织设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生平  王兴华  武守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怀成立  
目前我国分业经营的模式给"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带来诸多挑战,"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愈加显得紧迫。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认为我国应该立足国内分业监管的客观现实,建立并完善以央行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凡  
对金融混业经营及其载体金融集团的监管有单一监管和功能性监管两种基本模式,两种模式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不同监管机构相互独立而又紧密协调的功能性监管模式更为适当。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对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规定尚不充分,亟需在功能性监管的总体框架下,建立由中央银行作为牵头监管者的常设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