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7)
2023(6732)
2022(5676)
2021(5210)
2020(4473)
2019(9708)
2018(9207)
2017(17573)
2016(9639)
2015(10265)
2014(9995)
2013(9657)
2012(8789)
2011(7658)
2010(7605)
2009(7069)
2008(7345)
2007(6495)
2006(5519)
2005(4833)
作者
(29154)
(24238)
(24074)
(22770)
(15325)
(11597)
(10897)
(9565)
(9162)
(8491)
(8234)
(7977)
(7701)
(7650)
(7488)
(7353)
(7263)
(7182)
(6939)
(6929)
(6247)
(5859)
(5575)
(5428)
(5386)
(5383)
(5306)
(5278)
(4911)
(4791)
学科
(35489)
管理(35480)
经济(35449)
(32498)
(27927)
企业(27927)
方法(16296)
(16292)
数学(14399)
数学方法(14284)
(10367)
(10312)
财务(10293)
财务管理(10267)
企业财务(9811)
(9280)
中国(8843)
(7988)
贸易(7986)
业经(7959)
(7800)
(7780)
(7630)
(7017)
体制(6673)
(6497)
银行(6465)
国家(6427)
农业(6352)
技术(6160)
机构
大学(134925)
学院(133544)
(54751)
经济(53746)
管理(52538)
理学(46061)
理学院(45570)
管理学(44905)
管理学院(44673)
研究(43987)
中国(33979)
(28500)
科学(28250)
(28131)
(27807)
业大(24013)
农业(22803)
(22750)
财经(22008)
研究所(20648)
中心(20561)
(20253)
(19553)
经济学(16995)
北京(16952)
财经大学(16588)
(15763)
经济学院(15566)
农业大学(15462)
(15138)
基金
项目(93611)
科学(73678)
基金(70749)
(64338)
国家(63812)
研究(61336)
科学基金(54434)
社会(41707)
社会科(39666)
社会科学(39651)
基金项目(38250)
自然(37349)
自然科(36564)
自然科学(36551)
自然科学基金(35946)
(35714)
(30658)
资助(27994)
教育(27440)
编号(22121)
重点(21135)
(20686)
(19774)
计划(18910)
科研(18765)
(18713)
创新(18537)
国家社会(18056)
教育部(17523)
(17438)
期刊
(57000)
经济(57000)
研究(36481)
学报(27665)
(25025)
(23913)
中国(23880)
科学(22809)
大学(20326)
学学(19681)
管理(18481)
农业(15699)
(12330)
金融(12330)
财经(11162)
经济研究(10549)
(9474)
业经(8884)
技术(8760)
(8671)
(8154)
教育(7778)
问题(7653)
财会(7612)
业大(7567)
会计(6759)
商业(6628)
科技(6569)
农业大学(6489)
技术经济(6317)
共检索到19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清恩  王慧  
政府采购在我国的有效实施,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财政开支,保证采购质量,有效防止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发生,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宏观调控作用,政府作为国内最大消费者,它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衍电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逐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丰富其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显得极其重要。而政府采购政策的合理制定与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政府采购与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基础上。政府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的改变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健  
一、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一)政府采购制度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总供求平衡。政府可根据宏观经济冷热程度及发展态势,在可利用的弹性区间内适时、适量地安排政府采购,产生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凋节供求总量。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可以适时的压缩公共采购支出,这样,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通的货币量,使市场物价回跌,抑制过热的投资,降低社会总需求,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反之,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通过增加公共采购支出,通过拉动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的投资,或者增加社会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治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光汉  
我国自1983年成立审计机关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审计机关只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没有对同级财政收支实施审计,财政审计职能未能全部显现,对促进宏观调控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人大常委会要求加强对本级财政收支的有效监督,人民政府也要求加强对本级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鉴于上述原因,《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彬  张得让  
政府采购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它既可产生使其消费成倍增长的乘数效应,也会产生对投资与净出口带来抵消作用的挤出效应,其结果反映了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益。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宏观经济调控模型,分析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机制,提出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适度控制政府采购规模、提高政府采购宏观经济调控效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计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系消减,在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计划指标中,土地利用计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1999年以后,《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计划的法律地位,增强土地闸门的作用。但是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形成了突击批地、批而未用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房林  
本文通过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重心上移、弹性加大、战略性加强等特征的分析,对房地产市场未来调控目标、主体、对象及常态化的趋势作出判断,充分显现了我国政府对解决资产泡沫、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弱势群体"居有其所"等战略问题的力度和促进我国房地产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劲松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政府采购资金规模约占GDP的2%。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并针对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进行了探讨;其次,对于现有的政府采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我国的政府采购更好地运行,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发挥职能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宏观调控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某些部门投资过度扩张,引发经济局部过热现象。为应对这一局面,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政府实施了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近几月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过程中,人们有种种反应,其中不乏对宏观调控的误解,把宏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面对当前我国日益凸显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拓宽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只有协调好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调控措施的有效性,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尚全  
如何正确理解宏观调控第一,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有三点值得研究:一种说法,"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X次调控",把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运动,好像除了这几次以外其他时间就没有什么宏观调控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砍项目,就是刹车;还有一种,把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表现在财政、货币、环境生态、土地等多方面,但最终结果主要体现在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使用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当中央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与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基于自己情况,步调与中央可能会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