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4)
- 2023(5362)
- 2022(4651)
- 2021(4515)
- 2020(3829)
- 2019(8713)
- 2018(8843)
- 2017(17887)
- 2016(9971)
- 2015(11166)
- 2014(11434)
- 2013(11645)
- 2012(11093)
- 2011(9941)
- 2010(10251)
- 2009(9797)
- 2008(10157)
- 2007(9648)
- 2006(8781)
- 2005(7901)
- 学科
- 济(49476)
- 经济(49412)
- 农(44786)
- 业(35544)
- 农业(29631)
- 管理(22616)
- 方法(17027)
- 企(15189)
- 企业(15189)
- 数学(15150)
- 数学方法(14933)
- 业经(13788)
- 财(11949)
- 中国(11782)
- 土地(11203)
- 制(10622)
- 地方(10608)
- 学(10516)
- 农业经济(9857)
- 发(9501)
- 村(9166)
- 农村(9159)
- 收入(8802)
- 体(7961)
- 策(7805)
- 发展(7639)
- 展(7622)
- 贸(7565)
- 贸易(7559)
- 易(7405)
- 机构
- 学院(146034)
- 大学(141710)
- 济(63829)
- 经济(62537)
- 管理(54393)
- 研究(50795)
- 农(49204)
- 理学(46036)
- 理学院(45577)
- 管理学(44683)
- 管理学院(44454)
- 中国(43115)
- 农业(37371)
- 科学(31335)
- 京(30774)
- 业大(30042)
- 财(28202)
- 所(27210)
- 中心(25200)
- 江(25161)
- 研究所(24018)
- 农业大学(23068)
- 财经(21348)
- 省(21039)
- 经(19340)
- 北京(18863)
- 州(18836)
- 经济学(18521)
- 范(18445)
- 师范(18303)
- 基金
- 项目(89349)
- 科学(69354)
- 研究(66392)
- 基金(64489)
- 家(56313)
- 国家(55719)
- 科学基金(46819)
- 社会(42807)
- 社会科(40006)
- 社会科学(39993)
- 省(35756)
- 基金项目(34090)
- 自然(28963)
- 编号(28600)
- 教育(28436)
- 划(28434)
- 自然科(28243)
- 自然科学(28237)
- 农(28224)
- 自然科学基金(27721)
- 资助(26395)
- 成果(22843)
- 部(20428)
- 发(20346)
- 重点(19425)
- 课题(18401)
- 国家社会(17798)
- 性(17611)
- 创(17436)
- 制(17211)
共检索到239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荣宏庆 李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预示着持续多年的征地补偿制度将要有大的变革。这些年来中国城镇化一直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27%,城市面积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扩张了五倍,城镇化率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大规模的土地征收。由于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还存诸多问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这不仅损害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导致因为征地而产生的纠纷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给和谐社会的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既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弊端不断彰显的背景之下,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维护...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补偿比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会苹
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地加速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转移,围绕农地征收产生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成为焦点。目前,我国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补偿制度设计尚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应完善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监督约束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何理 王静 王艳西
研究目的:探索一个合理的农民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土地增值收益量化分配比例。研究方法:采用土地发展权及sharpley值法的合作博弈模型,利用川渝地区三类9个土地项目调研数据进行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分析。研究结果:不涉及集体间土地发展权转移的集体—国家增值收益分配率为50∶50并存在10%以内的条件波动;涉及集体间土地发展权转移时,农民集体A、国家、农民集体B的增值收益分配率为45∶30∶25,并各存在5%以内的条件波动。研究结论:(1)集体间土地发展权转移是国土空间优化的趋势,扩大其范围更具效率;(2)构建科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红朝
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中,政府占有份额偏高,集体和农民占比偏低。生存权、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是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论基础。土地增值收益应"公私兼顾",公平补偿是以"小康市民"生产生活为标准,剩余部分"归公"。从重构以公平补偿规则为核心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发展权制度、尽快修改和制定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探讨了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保障性制度措施。
关键词:
农民 公平分享 土地增值收益 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农村人口落户城市背后隐含的大量新增城镇人口的公共福利成本问题,而是部分农地"进入"城镇后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人地钱"挂钩的城镇化,就是要在测算城镇新增落户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来合理确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这一政策的本质内涵,是要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布局调控,而其落脚点,还在于解决好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使其一部分可用于解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 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 农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
关键词: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权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基于土地发展权概念建立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应获得土地增值中的农地发展权收益,政府应获得市地发展权收益,开发商应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土地开发资本投入收益。农民、开发商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想比例是农民约占25%—30%,开发商约占15%—20%,政府约占50%—55%。以农地发展权的平均价值作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不仅体现了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被征农地进行补偿的制度改革方向。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土地发展权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武立永
农民公平分享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是合理的。因为,这可以使农民从事生产性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私收益相一致,使其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一致;也可以避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而实现强势主体利益的情况发生,使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和其他社会主体相平等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和制度僵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明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需要将土地从收益较低的农地向收益较高的市地转移。农村土地被征收、改变用途,成为非农用土地,因此而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转用农村土地而出现的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成为冲突与矛盾的核心。应该在改革制度,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分享土地增值的权利。本文阐述农民公平分享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影响公平分享的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农村土地收益的制度性策略。
关键词: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制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萍
农民公平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要求他们能够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而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要求农民拥有农业用地到非农业用地的流转权,因为没有高质量的权利,就没足够多的收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趋势、对这个趋势的实证研究和有关稀缺产权公共领域演变的经济绩效的理论研究证明,将农业用地到非农业用地的流转权界定给农民所有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绩效,而且能够激励各个主体的生产性行为,有利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因此,赋予农民农业用地到非农业用地的流转权是合理的、高效的、正当的。
关键词:
土地增值收益 产权公共领域 长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