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8)
2023(8949)
2022(7964)
2021(7435)
2020(6736)
2019(15825)
2018(15932)
2017(31458)
2016(17539)
2015(20342)
2014(20622)
2013(20953)
2012(19792)
2011(17907)
2010(18386)
2009(17741)
2008(18231)
2007(17066)
2006(15238)
2005(14096)
作者
(54908)
(45723)
(45408)
(43517)
(28940)
(21744)
(20980)
(17883)
(17024)
(16517)
(15413)
(15208)
(14730)
(14518)
(14332)
(14280)
(14179)
(13564)
(13374)
(13368)
(11678)
(11381)
(11355)
(10480)
(10434)
(10330)
(10298)
(10111)
(9525)
(9079)
学科
(71094)
经济(71013)
管理(59390)
(54621)
(45994)
企业(45994)
方法(35731)
数学(31127)
数学方法(30856)
(24420)
中国(20135)
(19936)
(19617)
(15637)
(15320)
财务(15274)
财务管理(15227)
(14605)
贸易(14595)
业经(14499)
(14490)
银行(14451)
企业财务(14388)
(14202)
(13628)
(12641)
农业(12267)
(11921)
地方(11822)
(11738)
机构
大学(264394)
学院(260788)
(106738)
经济(104197)
管理(100559)
研究(88367)
理学(83516)
理学院(82551)
管理学(81312)
管理学院(80797)
中国(72041)
(57811)
(55133)
科学(54837)
(48520)
(47384)
(42658)
研究所(42423)
财经(41906)
中心(41702)
业大(40029)
农业(38709)
(37762)
北京(37264)
(33612)
(32503)
经济学(32464)
师范(32089)
(31105)
财经大学(30900)
基金
项目(158238)
科学(121772)
基金(113161)
研究(112711)
(99492)
国家(98675)
科学基金(82252)
社会(69005)
社会科(65245)
社会科学(65215)
(61690)
基金项目(59745)
自然(54370)
自然科(53010)
自然科学(52988)
(52793)
教育(52359)
自然科学基金(52058)
资助(48245)
编号(46431)
成果(38979)
重点(36010)
(35762)
(33537)
课题(32300)
(32035)
科研(31077)
创新(30092)
教育部(30034)
计划(30018)
期刊
(124589)
经济(124589)
研究(79601)
中国(54706)
(45994)
学报(43930)
(42608)
管理(39811)
科学(39001)
大学(32528)
学学(30356)
(28634)
金融(28634)
农业(28050)
教育(26038)
技术(22960)
财经(21589)
业经(19712)
经济研究(19548)
(18560)
(16858)
问题(16838)
(14293)
技术经济(14256)
理论(13968)
图书(13961)
(13063)
商业(13043)
统计(12639)
实践(12521)
共检索到411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凌燕  赵晋全  
从我国已经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来看,更多的强调了管理层收购的效率,而忽视了公平问题。在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要更多的强调公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静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实行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德光  
通过对中国MBO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MBO是一种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称的股权或资产交易行为,公司管理层在MBO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获得了巨大的现实利益和潜在收益,而其承担的责任虚化,没有落到实处,债务有转移的风险;另外,MBO使公司的业绩不断恶化。总之,现阶段中国的MBO未能带来效率,带来的只是更大的社会不公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军平  
效率 (地方理财积极性的高低 )与公平 (省际间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均等化 )是决定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变量。本文从这两方面对分税制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分税制明显地提高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 ,但高收入地区较低收入地区更明显 ;尽管分税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机制促进了地区间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均等化 ,但未能抵消再分配前省际间差距扩大的趋势 ;综而论之 ,分税制在效率上的增进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以公平的牺牲为代价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贵荣  
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管理层并购的特点,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管理层并购的设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曌  
大量的研究检验了MBO的股价效应,发现MBO公告期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收益。而关于MBO为股东带来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存在以下解释:高额利息支付带来的税收节省;从债权人向股东的财富转移;管理层的私人信息显示;代理成本的减少和信息公布费用的减少等。本文以我国MB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效应,发现存在相对较小的异常收益。而这一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并不能被税收节省效应、财富转移效应、信息显示效应和代理成本减少效应所解释。由于我国MBO公司并不退市,因此也不存在信息公布费用减少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益华  
本文以1999年-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生期间,这些公司股票存在正向的异常收益率,而且这些异常收益率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了。此外,还发现这些异常收益率与收购价/市场价的比率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洪  张娟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忠辉  舒晓村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日益受到重视,MBO作为一种激励方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MBO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争论,也遇到一些质疑。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地探索相关政策规定以规范MBO的实施。实施管理层收购时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是转让的定价问题,如何定价可能会影响到MBO的效果。本文结合案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贴现现金流量法、市场竞争价法、收益法等定价方法。此外在MBO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管理层融资难问题,可以考虑建立MBO基金的方法来解决融资难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金凤  李定清  
从首次信息公开披露的角度来划分,我国第一起上市公司MBO发生在1997年。1997年5月7日大众出租发布公告,"经公司一届九次董事会讨论决定,我公司已于1997年5月5日,以协议方式一次性向上海大众企业桂林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2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