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2)
2023(8131)
2022(6564)
2021(6296)
2020(5181)
2019(11468)
2018(11292)
2017(22626)
2016(11776)
2015(13297)
2014(13182)
2013(13411)
2012(12634)
2011(11559)
2010(12062)
2009(11952)
2008(11245)
2007(10470)
2006(9795)
2005(9043)
作者
(34022)
(28693)
(28235)
(26918)
(17458)
(13576)
(12879)
(11020)
(10793)
(10050)
(9668)
(9350)
(8945)
(8764)
(8575)
(8562)
(8351)
(8205)
(8056)
(8052)
(7197)
(7008)
(6981)
(6656)
(6552)
(6537)
(6492)
(6057)
(5887)
(5676)
学科
(52706)
经济(52656)
(49171)
(44262)
农业(32731)
管理(28629)
(26067)
金融(26067)
(25018)
银行(25013)
(24322)
中国(23889)
(22121)
企业(22121)
业经(18605)
(17477)
方法(17147)
数学(15728)
数学方法(15661)
(14619)
地方(13227)
农业经济(12463)
(11209)
中国金融(11184)
(10757)
(10755)
贸易(10742)
(10613)
(9434)
农村(9415)
机构
学院(175436)
大学(169623)
(79879)
经济(78168)
管理(66665)
研究(57784)
理学(56485)
中国(56055)
理学院(55977)
管理学(55287)
管理学院(54988)
(47933)
(38860)
农业(36008)
(34831)
科学(31058)
中心(30242)
业大(29852)
财经(29777)
(28876)
(27530)
(26949)
研究所(25302)
经济学(24062)
(23442)
(22688)
银行(22612)
北京(22069)
经济学院(21969)
农业大学(21689)
基金
项目(104101)
研究(82559)
科学(81712)
基金(74960)
(63103)
国家(62390)
社会(54215)
科学基金(53291)
社会科(51027)
社会科学(51015)
(41924)
基金项目(40168)
编号(35985)
教育(35121)
(33018)
自然(30205)
资助(29476)
自然科(29453)
自然科学(29448)
成果(29180)
自然科学基金(28935)
(28596)
(24881)
(23927)
课题(23432)
重点(22539)
国家社会(22406)
(22395)
(22030)
(21987)
期刊
(98947)
经济(98947)
研究(55371)
(55077)
中国(39711)
(39425)
金融(39425)
农业(36725)
(27702)
学报(24103)
科学(23330)
业经(22848)
大学(20260)
管理(20054)
学学(19483)
(15508)
农村(15158)
(15158)
农业经济(14851)
问题(14810)
财经(14774)
教育(13941)
技术(13580)
经济研究(13033)
(12546)
经济问题(10744)
(10464)
世界(10425)
理论(10175)
农村经济(9339)
共检索到286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小勤  黎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罗荷花  
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是其实现服务"三农"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机构支农的视角,从支农条件、支农过程和支农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HN县LJ农村信用社为例,对机构支农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南省HN县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数为66.33%,说明目前该农信社支农能力一般,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LJ农信社支农能力指标体系的子准则层处于非均衡状态,机构内部制度、贷款监督过程、资金回收过程、农户满意程度、农户受益情况处于优势地位,而外部环境、机构可持续、客户识别过程、贷款交易过程、服务广度、服务深度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从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机构可持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谢福光  方茂扬  
支农贷款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精细化管理。对照信贷管理精细化的特征与原则发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规范和细化贷款"三查"的操作环节,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精细化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承担着"支农支小"的重要角色,是我国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上存在地区分布两极化、目标跑偏、服务模式僵化、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财税、货币政策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支农支小"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光  苟崇廉  
作为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发展农业过程中,如何积极支持推广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还是一项新的工作。虽然做出了一些成效,但只是初步的尝试,还缺乏系统的经验,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探索。(一)切实把支持科技兴农摆在农金工作的重要位置。甘肃省是个经济不发达地区,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李玮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军峰  王健  郭淑缓  
经过数年来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由于其类型单一、数量萎缩和业务单调等的问题致使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功能退化。本文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的非有效需求原因,指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光伟  
金融机构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重要但又具有规模小,资金吸引力低,所依存经济业态自然性突出等特点,其主要面临政策、资本运营、操作、运营、成本运营等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应针对风险性质与特点,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信用考评,实行阶梯存贷利率,加强金融犯罪防控和外部监管,争取政策扶持,改善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凤阁  王天航  
本文以探究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为出发点,运用不同方法对CNKI在2001-2013年之间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当前农村金融环境和背景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从2002年起,有学者开始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关注与研究,其中金融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投资学这三门学科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问题研究的引领学科;农业有效资金投入不足、资本运转效率低下、金融组织缺失是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农村信用体系等要素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整体提升。我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模式应由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补充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蔚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的业务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建立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联系机制增强支农力度在国外是行之有效的,国内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当前,有效建立联系机制需要政策促进,并选择适当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书  
农村金融是国家在农村调节和控制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农村金融部门在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货币手段和信贷、利率、结算等经济杠杆来控制和调节农村经济的运行,这是当前急待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本文就这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