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3)
- 2023(11737)
- 2022(9496)
- 2021(8812)
- 2020(7667)
- 2019(17076)
- 2018(17238)
- 2017(34067)
- 2016(18655)
- 2015(20935)
- 2014(21327)
- 2013(21286)
- 2012(19384)
- 2011(17360)
- 2010(17904)
- 2009(17384)
- 2008(17891)
- 2007(16441)
- 2006(14923)
- 2005(14043)
- 学科
- 业(88597)
- 济(81583)
- 经济(81434)
- 企(80462)
- 企业(80462)
- 管理(76799)
- 方法(34225)
- 财(32314)
- 业经(29076)
- 农(28144)
- 数学(25823)
- 数学方法(25627)
- 制(24125)
- 中国(23782)
- 务(23142)
- 财务(23111)
- 财务管理(23077)
- 企业财务(21912)
- 农业(19936)
- 技术(17885)
- 体(17173)
- 策(16228)
- 划(15733)
- 和(15225)
- 银(15155)
- 银行(15135)
- 贸(15033)
- 贸易(15025)
- 体制(14896)
- 易(14612)
- 机构
- 学院(278014)
- 大学(274713)
- 济(121356)
- 经济(118897)
- 管理(111353)
- 理学(94111)
- 理学院(93209)
- 管理学(92129)
- 管理学院(91621)
- 研究(86847)
- 中国(72885)
- 财(64473)
- 京(57554)
- 财经(49514)
- 科学(47141)
- 经(44683)
- 江(44503)
- 所(43616)
- 农(42218)
- 中心(39518)
- 研究所(38044)
- 经济学(36993)
- 北京(36893)
- 财经大学(36244)
- 业大(35507)
- 州(34834)
- 经济学院(33303)
- 农业(32740)
- 商学(32340)
- 范(32327)
- 基金
- 项目(165118)
- 科学(132215)
- 研究(126416)
- 基金(121244)
- 家(102511)
- 国家(101499)
- 科学基金(88935)
- 社会(82917)
- 社会科(78568)
- 社会科学(78548)
- 省(64114)
- 基金项目(63898)
- 教育(57825)
- 自然(54751)
- 自然科(53464)
- 自然科学(53450)
- 自然科学基金(52592)
- 划(52554)
- 编号(51540)
- 资助(49183)
- 成果(42783)
- 部(38131)
- 制(37505)
- 创(37385)
- 业(36898)
- 重点(36257)
- 课题(35277)
- 发(35006)
- 创新(34047)
- 国家社会(33948)
- 期刊
- 济(146437)
- 经济(146437)
- 研究(88334)
- 中国(58424)
- 财(55065)
- 管理(48294)
- 农(40737)
- 科学(34757)
- 学报(33889)
- 融(32172)
- 金融(32172)
- 大学(27768)
- 教育(27412)
- 农业(27270)
- 学学(26126)
- 财经(25980)
- 技术(25632)
- 业经(25483)
- 经(22369)
- 经济研究(22183)
- 问题(19489)
- 贸(16241)
- 业(16148)
- 技术经济(16071)
- 财会(15319)
- 现代(14752)
- 商业(14653)
- 世界(13997)
- 国际(13957)
- 会计(13491)
共检索到44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晓峰
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来得到很大的缓解 ,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企业组织制度 ,使劳资矛盾得到缓和 ,结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伙伴关系”,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国企业制度和分配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平衡系统 社会伙伴关系 劳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裕全 苏小玲
劳资关系的稳定、和谐,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问题和矛盾日益显现。调整好劳资关系,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在内的诸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及道德等多种手段,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上稳定下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容
社会文化因素在影响与制约劳资关系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传统能够从深层次上指挥或引导制度变迁的发生及其走向,从而构建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劳资关系。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日本"利益一致型"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和"观念、集团意识、等级思想、"家"原理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企业伦理观、人性假设、企业文化类型、劳资博弈格局和劳资关系模式,是日本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形成路径依赖现象的驱动性因素。在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重建过程中,这种路径依赖规律会依然发挥作用,引导劳资模式向"利益协调型"演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小梁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以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的制度创新新阶段。一年多来,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1.关于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志强 吴芳
尽管德国劳资共决制度的形成和构造有其特定的本土性,但劳资共决制与集体谈判机制所形成的对职工利益的"双重代表"模式对我国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劳资共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以工会而不是职代会为中心。在审视劳资关系利益一致性和对立性的事实前提下,应建立中国特色的劳资协议机关和劳资共决机关,并使特定的资本权利在两个机关作出合理的配置。同时,应强化共决权实现的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权利虚置的状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劳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领域里较核心与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资理论及其理论嬗变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尽管马克思劳资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成玉 徐二平 李富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专家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编者按:党的14届3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对于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全面进入市场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邀甘肃著名经济专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锋 红梅
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赵锋,红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所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一场制度上的深刻变革。它不仅改变着企业的方方面面,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世安 于瑢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刊决定从1994年第2期起,将在《企业家论坛》栏目中举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笔谈,欢迎全国广大的企业家积极来稿.参加这一讨论活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养琰 吕林 李惠斌
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就时间而言,现代企业制度,当然指的是处于现阶段的公司制,而不是指那些已经过了时的,为历史所淘汰了的,相对地说算是“古代”的或“古典式”的企业制度,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承包制、租赁制、甚至无限公司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靖山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型银企关系□马靖山银企关系就是经营货币的银行和生产与经营物质产品的企业之间,由于资金借贷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银企关系逐步建立起以信誉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以利益为杠杆的资金供求关系。从理论上来讲,银企关系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蒙慧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政府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成为"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关系中的首要关系—劳资关系就成为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近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纠纷频发的社会转型期;能否正确处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市场公平和社会稳定,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关键力量,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劳资关系是企业以及社会亟待解决的全局性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景的探讨韩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老大难”问题。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到股份制,这种种改革举措,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都是浅层次的经营方式的变革。变革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利润分配方式和经营权展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经长 张冬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会计工作者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把握中国会计的重大问题,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科学界定会计人员的身份;加强社会监督,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会计改革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规范公司的财务会计的行为上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