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7)
- 2023(3803)
- 2022(3054)
- 2021(2730)
- 2020(2177)
- 2019(4839)
- 2018(4901)
- 2017(8724)
- 2016(4744)
- 2015(5244)
- 2014(5362)
- 2013(5237)
- 2012(4899)
- 2011(4537)
- 2010(4749)
- 2009(4266)
- 2008(4610)
- 2007(4375)
- 2006(4025)
- 2005(3424)
- 学科
- 济(18933)
- 经济(18926)
- 管理(15393)
- 业(9479)
- 环境(8228)
- 地方(7773)
- 企(7311)
- 企业(7311)
- 农(6734)
- 中国(6310)
- 学(5822)
- 生态(5438)
- 资源(5008)
- 业经(4862)
- 发(4728)
- 方法(4475)
- 农业(4442)
- 和(4378)
- 划(4046)
- 地方经济(3716)
- 土地(3599)
- 财(3502)
- 数学(3348)
- 数学方法(3296)
- 制(3256)
- 理论(3197)
- 教育(3131)
- 规划(3062)
- 环境规划(2966)
- 银(2851)
- 机构
- 学院(65587)
- 大学(63961)
- 研究(24808)
- 管理(23095)
- 济(22037)
- 经济(21260)
- 中国(19726)
- 理学(18439)
- 理学院(18177)
- 管理学(17771)
- 管理学院(17664)
- 科学(17038)
- 京(15664)
- 农(13396)
- 江(12970)
- 所(12923)
- 中心(11836)
- 研究所(11556)
- 业大(11237)
- 财(10719)
- 省(10653)
- 范(10430)
- 师范(10337)
- 农业(10280)
- 州(10144)
- 北京(10082)
- 院(9844)
- 技术(8791)
- 师范大学(8111)
- 科学院(8024)
- 基金
- 项目(43265)
- 科学(33255)
- 研究(32626)
- 基金(28865)
- 家(25812)
- 国家(25599)
- 科学基金(21356)
- 社会(19389)
- 省(18671)
- 社会科(18231)
- 社会科学(18222)
- 划(15619)
- 基金项目(15532)
- 教育(14448)
- 编号(13766)
- 自然(13601)
- 自然科(13112)
- 自然科学(13109)
- 自然科学基金(12805)
- 成果(10851)
- 资助(10815)
- 课题(10670)
- 发(10650)
- 重点(10426)
- 创(9021)
- 年(8652)
- 部(8585)
- 创新(8537)
- 发展(8462)
- 展(8304)
共检索到115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绍良 王振山 侯湖平
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的崭新使命。随着城镇雾霾、城镇热岛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城镇、森林城镇和低碳城镇的建设热潮正在高涨,城镇生态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国土资源行业的共性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衍波 张勇 李慧燕 高宇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深刻认识其过程性内涵、特征及变量关系,对于创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五量"协同概念模型,界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总量规模(T)、增量效应(I)、质量弹性(Q)、存量潜力(S)、流量效率(F)"五位一体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加权求和、多边形面积求算与障碍因子诊断的综合测法,通过山东省17地市实证分析,提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五量"协同调控方法与对策。结果显示:(1)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T、I、Q、S、F分值整体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19.81%、18.23%、21.13%、20.84%和16.78%,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局地相似性;(2)建设用地综合集约度分值为2.05~7.77,对应"五量"分值的协调性逐渐提升,但"极值互补"集簇现象更为明显;(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五量"障碍因子具有较强的区域主导性和相似性,在总量规模和增量效应方面表现为单因子强势影响,在质量弹性、存量潜力和流量效率方面则表现为双因子均衡影响;(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核心在于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规模,应沿着存量优化、减量增效和质量提升的路径,逐渐降低年度增量计划,实现规划总量控制的目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衍波 张勇 李慧燕 高宇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深刻认识其过程性内涵、特征及变量关系,对于创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五量"协同概念模型,界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总量规模(T)、增量效应(I)、质量弹性(Q)、存量潜力(S)、流量效率(F)"五位一体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加权求和、多边形面积求算与障碍因子诊断的综合测法,通过山东省17地市实证分析,提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五量"协同调控方法与对策。结果显示:(1)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T、I、Q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娟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含义、分类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进行概述,然后对电子商务和与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 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余灏
为优化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文件审核流程,采用二维码、Web Portal和BIM技术构建了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文件审核程序框架。相比传统工程质量文件审核程序,该审核框架具有更强的可视化功能,能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文件审核的效率、准确性和可管理性,奠定了交通建设领域“智慧工地”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岳惺弼
浅谈集约化管理岳惺弼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决定全局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营管理,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无论是区域经济的中观管理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丽群 邓群钊 林永钦 毛燕玲 刘建生
[目的]研究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而分析中部地区各省协调发展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1) 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由0.542上升至0.797,增长47.05%,协调发展水平从中度协调提升到高度协调。(2)经过14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有很大提升,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3) 2004年只有山西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状态,其他5省都处于中度协调状态;2017年山西仍然处于高度协调状态,江西、安徽步入高度协调阶段,而河南、湖北、湖南提升到优度协调状态。[结论]研究期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度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快,耕地保护承受巨大压力;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昕
铁路用地是保障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铁路经营的重要资产,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本。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等相关工作,重点对铁路用地进行了评估和授权经营处置工作。据初步统计,共有18719宗、近36万公顷铁路用地拟被纳入授权经营范围,划拨土地使用权评估总地价约为4966亿元,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评估总地价约为7974亿元。其中,成都铁路局1479宗、24147公顷土地拟纳入授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昕
铁路用地是保障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铁路经营的重要资产,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本。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等相关工作,重点对铁路用地进行了评估和授权经营处置工作。据初步统计,共有18719宗、近36万公顷铁路用地拟被纳入授权经营范围,划拨土地使用权评估总地价约为4966亿元,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评估总地价约为7974亿元。其中,成都铁路局1479宗、24147公顷土地拟纳入授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随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多样化、复杂化,土地的生态效益也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2013年耕地面积减少1248.5万亩,这其中当然也有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作用。虽然国家采取了增减挂钩等政策,但是新补充的耕地往往存在区位偏僻,质量偏低,土地覆被条件差等问题。原本可以发挥良好生态功能的耕地面积锐减,使土地的生态效益总体下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业翠 郑新奇
核心提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的背景下,节约集约用地是提高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内涵和工作重点很有必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怡然 邱道持 李艳
三峡移民和城市(镇)迁建使三峡库区在经济、文化、生态、聚居形态等方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镇)迁建过程中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库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移民权益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此,选取位于重庆市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开县、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等5县作为研究区域,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439份调研问卷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在政策共识、管理制度、创新机制等方面成果卓著;但同时产权管理模糊、规划管理薄弱、违规流转频繁等问题也加大了这一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统筹城乡建...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 三峡库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越 李胜男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河北省唐山市作为国家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其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唐山市物流相关企业1.1万余家,物流用地总面积近10万亩,过半数县(市)区物流用地占地面积,超过了4000亩,其中以曹妃甸、海港和丰润物流聚集区面积最大,均达万亩以上。2010年2015年,唐山市实际供应仓储用地共14031亩,供应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如何实现物流用地的高效利用,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