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4)
2023(11011)
2022(9167)
2021(8413)
2020(7390)
2019(16110)
2018(16217)
2017(31083)
2016(17002)
2015(19280)
2014(19495)
2013(19068)
2012(17597)
2011(15555)
2010(16342)
2009(15952)
2008(16620)
2007(15508)
2006(14162)
2005(13491)
作者
(48983)
(40909)
(40644)
(38810)
(26448)
(19405)
(18562)
(15588)
(15369)
(15068)
(14049)
(13941)
(13510)
(13092)
(12917)
(12399)
(12203)
(11989)
(11930)
(11833)
(10453)
(10089)
(9987)
(9550)
(9523)
(9320)
(9192)
(9050)
(8249)
(8092)
学科
(85826)
(80280)
企业(80280)
管理(75358)
(71045)
经济(70904)
(30374)
业经(28503)
方法(27833)
(25418)
(25013)
(22637)
财务(22600)
财务管理(22558)
企业财务(21391)
数学(19084)
数学方法(18812)
(17999)
农业(17958)
中国(17740)
技术(17170)
(15801)
体制(15779)
(15503)
银行(15490)
(15344)
理论(15316)
(14798)
(14062)
(13225)
机构
学院(251766)
大学(247866)
(103992)
经济(101709)
管理(101454)
理学(84759)
理学院(83988)
管理学(82883)
管理学院(82402)
研究(76774)
中国(67333)
(57309)
(52536)
(43617)
财经(43177)
科学(42573)
(40997)
(38833)
(38418)
中心(37453)
(33808)
研究所(33213)
业大(33184)
北京(33174)
农业(31635)
财经大学(31409)
经济学(30389)
商学(29185)
商学院(28933)
(28878)
基金
项目(148555)
科学(118943)
研究(112916)
基金(109027)
(92008)
国家(91069)
科学基金(80874)
社会(73124)
社会科(69189)
社会科学(69171)
(58758)
基金项目(56998)
教育(51803)
自然(51257)
自然科(50126)
自然科学(50112)
自然科学基金(49299)
(47240)
编号(46060)
资助(44445)
成果(38447)
(34702)
(34535)
(33826)
(33561)
重点(32489)
课题(31523)
创新(30677)
(30396)
(30270)
期刊
(132578)
经济(132578)
研究(79772)
中国(58024)
(51876)
管理(45959)
(40375)
学报(33072)
科学(32570)
(32079)
金融(32079)
教育(27289)
大学(27113)
农业(26591)
学学(25420)
技术(24045)
业经(23559)
财经(23086)
(19891)
经济研究(18769)
问题(16451)
(15828)
财会(15670)
技术经济(14594)
会计(13636)
(13303)
现代(13217)
世界(12392)
(12269)
商业(12180)
共检索到412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鸿  
改革十年,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他们艰苦创业,努力经营,善于管理,开拓前进,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推动了企业改革的深化。但是,在改革之年,也有些企业的经营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是指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以及各种公众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未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不同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规模,则往往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各界充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兴荣  
论文分析了医药消费中导致腐败的体制缺陷因素,包括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上的缺陷;管理体制权力集中,等级森严,缺乏制衡与竞争机制等。讨论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与监管问题,包括医患的知识信息严重不对称;治疗方案选择弹性大;选择的主动权在医生不在消费者;医院与平民患者的社会地位差别悬殊;因医疗知识特殊导致监督难度大。最后讨论了医药消费中腐败现象的治理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敏  
对建立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郭敏目前,企业财会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普遍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严重的财经违纪,国有企业还伴有资产流失。对此,社会各界已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和抨击。然而,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似乎已成为财会工作的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小钢  张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监督机制不是特指企业中的某一个部门(如监事会),也不是仅指因企业内在产权关系所决定的来自企业内部机构的互相监督行为,而是指企业在经营中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监督行为的合力机制。我们从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监督机制的总体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金卿  张帆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则是关系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为基础,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以秦皇岛市20家60名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为佐证,通过对转型期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特征分析,针对国企经营者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选任模式,激励无效和监督失灵等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和实施意见,即变国企负责人的委任制为从职业经营者中的聘任制;以年薪制和股权制为主要手段,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以外部稽查、审计和内部制衡及民主管理为主要措施,构筑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旭东  
改革以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事实说明,以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是不尽成功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从体制上、机制上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实践上看,这种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景师  
1989年,农行系统经济案件上升很猛,可以说是继1982年、1985年之后,第三个高峰期。为了把加强廉洁办行、坚决惩治腐败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就此谈几点看法。一、形势当前,农行系统廉洁办行、惩治腐败的形势很好。1989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全会以来,各级行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要求,围绕廉洁办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荣杰,刘兵  
建立并完善企业经营者管理腐败行为的制约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经营者管理腐败行为的内涵;其次分析了经营者管理腐败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经营者管理腐败行为的制约防范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振娇  赵定涛  扶元广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给予检举腐败行为以物质奖励的现象,从寻租经济学的角度,将物质奖励定义为“检举租金”;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入手,利用博弈模型、边际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检举租金”对腐败的抑制作用,在我国转型的特殊时期,“检举租”与相关政策配合,可以促使一个以民主监督为主力的腐败预防机制的形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力  
如何完善和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激励,提高企业效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 企业的经营成果取决于多种因素,除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素质高低之外,还与经济发展周期,劳动要素投入,国家政策变化,……等许多因素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相关联的,如经营管理水平,生产组织等等,我们记为x;另一类是经营者所无法控制的,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等,我们记为a。这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继红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其提供的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因此需要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特别是财务监督。另外,公众是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也是医保制度的受益者,虽然对公立医院实施监督的权威性远低于政府,却是必不可少的;除上述两种外部监督方式外,公立医院需要医保财务内部监督,制定严格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一、公立医院医保财务监督机制设计缺陷(一)监督主体不明确当前,公立医院医保财务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