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6)
2023(8835)
2022(7347)
2021(7143)
2020(5731)
2019(12596)
2018(12657)
2017(21533)
2016(12445)
2015(14520)
2014(14237)
2013(12697)
2012(11694)
2011(10437)
2010(10937)
2009(9692)
2008(9673)
2007(9139)
2006(7928)
2005(6981)
作者
(33782)
(28266)
(27905)
(26488)
(17777)
(13363)
(12860)
(10960)
(10720)
(10272)
(9489)
(9479)
(9164)
(8994)
(8749)
(8588)
(8458)
(8378)
(8341)
(7977)
(7234)
(6963)
(6882)
(6748)
(6489)
(6335)
(6316)
(6077)
(5922)
(5838)
学科
管理(38578)
(34999)
(31464)
企业(31464)
(31401)
经济(31349)
技术(16010)
中国(14705)
教育(13589)
理论(13092)
技术管理(11657)
教学(11419)
(10766)
(10396)
(10174)
业经(10066)
方法(9873)
(9130)
(8323)
银行(8291)
(8091)
(7956)
地方(7368)
(7270)
金融(7263)
学法(7215)
教学法(7215)
数学(6889)
农业(6839)
数学方法(6669)
机构
大学(157547)
学院(157056)
管理(55664)
研究(54252)
(51577)
经济(49934)
理学(46399)
理学院(45767)
管理学(44708)
管理学院(44387)
中国(39192)
(34676)
科学(33598)
(28835)
(27014)
(26519)
(26348)
(26005)
师范(25703)
中心(25003)
技术(24527)
研究所(24280)
业大(22869)
(22604)
北京(22219)
教育(21963)
(20819)
农业(20308)
职业(20093)
师范大学(20013)
基金
项目(102548)
研究(82644)
科学(80121)
基金(67054)
(58057)
国家(57380)
科学基金(48804)
社会(47975)
(45521)
社会科(45075)
社会科学(45061)
教育(43111)
(37616)
编号(36338)
基金项目(34936)
成果(31973)
自然(29267)
课题(28743)
自然科(28656)
自然科学(28642)
自然科学基金(28139)
(27703)
资助(25459)
创新(24660)
(24132)
重点(23923)
项目编号(22539)
(22256)
(21602)
规划(21414)
期刊
(64481)
经济(64481)
研究(52493)
中国(50383)
教育(47528)
学报(26239)
管理(24957)
(24577)
(22801)
科学(21953)
大学(21096)
技术(19739)
学学(17858)
农业(16486)
(14310)
金融(14310)
职业(14282)
图书(12300)
业经(11437)
科技(11121)
(10399)
论坛(10399)
财经(9757)
(9532)
经济研究(9412)
书馆(9105)
图书馆(9105)
技术教育(8718)
职业技术(8718)
职业技术教育(8718)
共检索到263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工科高校应正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实践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敏  毕研俊  李晓玮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当前工科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创新能力与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现状,对实践教学在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工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奕川  
工科学院是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工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指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然后总结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原则。最后,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体系、重视科技创新理念的灌输和形成、提供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建立多层次创新服务团队等方面提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杰  付艳锋  段智迪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对营造创新教育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兴趣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创新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工科学科竞赛的实践体系范式,以学科竞赛为手段,探讨教育教学思想的更新与师生观的重新定位,提出学科竞赛转化为创业就业的链接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李尧  杨俊杰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支撑的现状,文章提出构建"3训1赛2结合"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指出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建设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制造的活动场地,建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模式等实施方略,介绍了实施这个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齐书宇  方瑶瑶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要求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成为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与标准,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初始指标,召开4轮专家咨询会征询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并逐级分解,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旨在引导高校及相关决策机构科学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洪斌  杨晋  
本文就工科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提出了改革方法和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锦冲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整合资源、完善平台、组织培训、加强评价,真正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出来,亟待形成明晰的思路和可操作办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运用系统化原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阎小民  
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瓶颈。在国家实施人才培养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创业胜任力培养在目标与路径上具有一致性,基于卓越计划平台,融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将有效地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启元  任胜兵  胡志刚  吴斌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过程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目前,世界各地已有上百所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润   郭卉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实践学习活动,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其对学生工程能力发展的影响发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能显著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发展,并表现出工程设计等“硬能力”和沟通交流、职业伦理等“软能力”的双重促进效应;任务挑战度、自主探究度、教师互动频率、学长互动频率与同伴互动频率是科技创新活动育人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以自主探究度与同伴互动频率最为重要,前者指向“硬能力”发展,后者是“软能力”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国胜  封栩琛  
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桥梁,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创业园的孵化,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等四种能力。文章从经验、方法与过程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构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体系,以期为高校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永振  蔡小镇  刘薇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论述了加强这方面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