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9)
2023(4597)
2022(3685)
2021(3649)
2020(2801)
2019(6331)
2018(6374)
2017(12538)
2016(6947)
2015(7565)
2014(7592)
2013(7729)
2012(7059)
2011(6425)
2010(6586)
2009(6390)
2008(6456)
2007(6150)
2006(5620)
2005(5127)
作者
(19377)
(16957)
(16420)
(15592)
(10154)
(7993)
(7310)
(6455)
(6373)
(5804)
(5750)
(5474)
(5232)
(5022)
(5003)
(4885)
(4885)
(4875)
(4602)
(4581)
(4198)
(4193)
(4189)
(4005)
(3944)
(3888)
(3767)
(3444)
(3436)
(3418)
学科
(48070)
(33570)
经济(33545)
农业(31900)
(27575)
业经(14050)
农业经济(12236)
管理(10763)
方法(9578)
(9321)
农村(9304)
数学(8962)
数学方法(8920)
(8655)
(8570)
劳动(8566)
(8514)
中国(8239)
发展(7779)
(7767)
地方(7370)
土地(7051)
建设(6943)
(6899)
企业(6899)
收入(6490)
(6371)
银行(6363)
农业劳动(6320)
人口(6145)
机构
学院(98897)
大学(92624)
(45047)
经济(44162)
(42321)
管理(37822)
研究(32764)
理学(32277)
理学院(32039)
中国(31830)
农业(31689)
管理学(31588)
管理学院(31437)
业大(22717)
科学(18820)
农业大学(18718)
(18456)
(18284)
中心(18254)
(17345)
(16657)
(15280)
研究所(14679)
(14663)
经济管理(14624)
财经(14057)
(13639)
(13229)
银行(13167)
(13035)
基金
项目(61755)
研究(48804)
科学(48558)
基金(44711)
(38049)
国家(37561)
社会(32348)
科学基金(32096)
社会科(30169)
社会科学(30159)
(25944)
(25804)
基金项目(24129)
编号(22045)
教育(19991)
(19506)
自然(18402)
自然科(17947)
自然科学(17945)
自然科学基金(17619)
资助(17262)
成果(16885)
(14826)
(14196)
国家社会(13456)
(13424)
课题(13384)
(13369)
(13197)
(13185)
期刊
(60482)
经济(60482)
(51394)
农业(34313)
研究(28119)
中国(25843)
(20746)
金融(20746)
业经(17700)
学报(15799)
科学(14926)
农村(14442)
(14442)
(14356)
农业经济(14315)
大学(13499)
学学(13188)
(12608)
问题(9387)
农村经济(9017)
(8608)
管理(7947)
世界(7933)
经济问题(7856)
技术(7521)
社会(7450)
社会科(7045)
社会科学(7045)
教育(6706)
财经(6598)
共检索到162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洁  蒋超良  
利率作为调节信用,从而调节经济的杠杆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并不在于低而固定,而是在于它能依据不同行业、不同经营项目、不同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的利润状况灵活运用。长期以来农村贷款利率的作用一直末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以致于与农村日益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愈来愈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鲁鸿儒  
为进一步加强贷款浮动利率管理,完善制度,成为当前金融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乌盟贷款浮动利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解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国珍  黄云霞  吴琼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月1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分别达到了[0.9,1.7]、[0.9,2]为了加强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管理,掌握基层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的情况,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人行弋阳县支行专门组织一支调研队,对辖区内农村信用社2004年1-3月份执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文虎  
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实施贷款利率的浮动定价时,必须准确把握制度内涵,明确其浮动依据,规范制度管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孟建华  
本文通过对扬州市农村信用社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期间,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及其“社区”性质,决定了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他银行业机构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惟一的选择,应建立社区金融机构利率结构与市场化利率结构并行的利率结构,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实行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同时要注重降低非生息资金的不合理占用及经营费用水平,减少经营性成本较高对利率浮动的压力,以降低贷款利率的过度浮动,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春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农业银行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今年以来,江苏农村仿照中国工商银行对城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推进技术进步等活动,实行以银行发放贷款,财政补贴利息的办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孟建华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瑞斌  
作为重新启动利率经济杠杆作用的一项重大措施而出台的贷款浮动利率,已有七、八年的实践历史,得失成败如何,目前金融界内外褒贬不一,或赞其搞活了利率,或责其搞乱了利率。笔者认为,实行贷款浮动利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都是充分的,执行中产生的较多问题主要是管理粗放所致,由此也抑制了这一措施潜在的政策效益的发挥。目前亟需认真研究如何完善对贷款浮动利率的管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志刚  
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一差异性表明: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已经改变了过去贷款利率浮动的简单化趋势,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实现了真正市场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应进一步完善利率完金市场化的微观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骆振心  
本文首先提出了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自由贷款利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的谜惑,接着从货币政策制度安排的视角,试图对这个谜题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相关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祁敬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彬瑞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模式是“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行在农村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来检验政策路径的选择。本文对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政策效应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及主导分类的因素,农信社贷款定价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涛  
为了全面了解利率浮动政策在基层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实施效应,岳阳中支对全辖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岳阳市利率浮动的基本走势和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利率政策效应不强等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井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苓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二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制度管理,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重点。中小银行发展迅速,但存、贷款依然是其资产负债的主要构成;中小银行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自然存有较大差异,加之当前反通胀日益推进,货币调控作用不断显现,对中小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中小银行实施贷款利率的浮动定价,必须深化对制度内涵的掌握,明确其浮动依据,规范其制度管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