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4)
2023(9010)
2022(7326)
2021(7127)
2020(5780)
2019(12766)
2018(12458)
2017(20859)
2016(12823)
2015(14522)
2014(14417)
2013(12638)
2012(11523)
2011(10484)
2010(10621)
2009(9149)
2008(9074)
2007(8269)
2006(7237)
2005(6476)
作者
(35105)
(29267)
(29142)
(27427)
(18587)
(14207)
(13392)
(11452)
(11363)
(10261)
(9859)
(9837)
(9676)
(9360)
(9028)
(8948)
(8816)
(8807)
(8397)
(8370)
(7642)
(7205)
(7005)
(6887)
(6656)
(6516)
(6463)
(6378)
(5979)
(5856)
学科
(33395)
经济(33340)
管理(29767)
(28009)
教育(22379)
(21994)
企业(21994)
中国(18208)
方法(14666)
数学(12817)
数学方法(12629)
(11258)
(10728)
(10661)
理论(10370)
教学(8859)
(8295)
贸易(8292)
技术(8283)
(8114)
业经(7999)
农业(7580)
(6914)
(6674)
(6252)
财务(6240)
财务管理(6224)
企业财务(5923)
发展(5669)
(5633)
机构
大学(172734)
学院(162348)
研究(60735)
(55079)
管理(54255)
经济(53662)
理学(47577)
理学院(46786)
管理学(45555)
管理学院(45249)
科学(38459)
(38187)
中国(36888)
教育(35778)
(33950)
师范(33614)
(32293)
(30741)
研究所(28370)
师范大学(27843)
业大(27630)
(26368)
中心(26177)
农业(25596)
(25094)
北京(24832)
技术(22144)
(21863)
财经(20180)
(19949)
基金
项目(111883)
科学(89341)
研究(84432)
基金(78058)
(70534)
国家(69373)
科学基金(57545)
社会(51735)
教育(48900)
社会科(48663)
社会科学(48648)
(45468)
(41435)
基金项目(41186)
自然(37296)
自然科(36476)
自然科学(36459)
自然科学基金(35858)
编号(35294)
成果(30865)
资助(30012)
课题(28657)
重点(27289)
(26360)
(24592)
(24503)
大学(23656)
(23398)
教育部(23107)
规划(22696)
期刊
教育(60949)
研究(58759)
(57692)
经济(57692)
中国(46357)
学报(32320)
(28061)
科学(26249)
大学(26014)
学学(21799)
(19346)
农业(19211)
管理(18432)
技术(16120)
职业(13763)
(10918)
(10471)
金融(10471)
财经(10095)
经济研究(9415)
业经(9390)
(9215)
(8833)
论坛(8833)
图书(8745)
(8732)
业大(8682)
高等(8600)
技术教育(8527)
职业技术(8527)
共检索到25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春玉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消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由家长、老师共同教育,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庭近距离的监护,家庭教育常被忽视。然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不可轻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导向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冰  许晓辉  
选取辽宁省16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样本来研究目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父母职业及其文化程度等维度分别在强迫、网络成瘾、自卑和性心理等几个因子的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家庭因素在某些心理健康因子上对大学生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性格完善和理性平和的人才,构建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作用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父母倦怠是由于家庭资源和心理需求之间可感知的差异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理与概念溯源上看,它由职业倦怠的概念演化而来,其特点是对孩子养育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对家庭生活态度消极、情感冷漠,成就感降低等,这些都与父母的人格特征、养育压力、亲子关系和生活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消极症状对父母和孩子有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缓解、减少和消除父母倦怠现象,全社会应着力建构父母压力源和资源之间的平衡系统,这是维持和促进父母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保红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少荣  于静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成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坤  刘勇  
根据近几年大学生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可见,一些大学生因心理扭曲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颇多。而且据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也尤为重视。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创新角度下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梦  
大学生属于国家重点培养人群,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群体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接踵而至。面对学业、事业、生活等压力,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达到良好的心理境界。对此,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由王祖丽和简洁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0月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全面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策划和活动组织对有志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社会人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尚峰  
为了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某师范大学63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较明显的影响;(2)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3)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父母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开元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也受到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抓住这个契机,唐山师范学院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迪  
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积极发挥辅助性作用,应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了解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作用,努力做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多做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庆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情绪健康是追求心理健康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负性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普遍表现。文章通过分析负性情绪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了情绪健康教育的观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晨艳  周宗奎  耿协鑫  牛更枫  
使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问卷(CSSQ)、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20)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在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应激性事件、希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应激性事件与GHQ总分以及抑郁、焦虑维度显著正相关,与希望、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负相关;希望与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和抑郁维度显著负相关。(2)分层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希望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对GHQ及其各维度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建宗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琦  
在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普遍性、多样性、扩展性和道德素质多元化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采用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各类心理活动等方式,但是心理测量中的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存在着信息失真和缺乏科学性、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