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615)
- 2022(3053)
- 2021(2894)
- 2020(2501)
- 2019(5828)
- 2018(6093)
- 2017(10760)
- 2016(6139)
- 2015(6610)
- 2014(6665)
- 2013(6454)
- 2012(6043)
- 2011(5479)
- 2010(5631)
- 2009(5381)
- 2008(5780)
- 2007(5121)
- 2006(4942)
- 2005(4694)
- 2004(4314)
- 学科
- 济(20981)
- 经济(20933)
- 管理(15652)
- 业(13937)
- 企(12314)
- 企业(12314)
- 制(9249)
- 中国(7775)
- 财(7592)
- 体(6731)
- 农(6549)
- 方法(6455)
- 学(6360)
- 体制(5787)
- 银(5734)
- 银行(5711)
- 融(5594)
- 金融(5594)
- 业经(5581)
- 行(5535)
- 数学(5107)
- 数学方法(5001)
- 理论(4410)
- 教育(4398)
- 税(4331)
- 税收(4149)
- 地方(4133)
- 收(4115)
- 策(4113)
- 度(4101)
- 机构
- 大学(82965)
- 学院(80220)
- 研究(36282)
- 济(32385)
- 经济(31565)
- 中国(28994)
- 管理(25740)
- 科学(22688)
- 理学(20495)
- 所(20261)
- 理学院(20193)
- 京(19962)
- 管理学(19712)
- 农(19702)
- 管理学院(19557)
- 财(18765)
- 研究所(18011)
- 中心(16095)
- 江(15822)
- 农业(15434)
- 省(14292)
- 业大(13497)
- 院(13373)
- 北京(13292)
- 财经(12713)
- 范(11751)
- 经(11559)
- 师范(11533)
- 州(11495)
- 部(10825)
- 基金
- 项目(47715)
- 科学(36426)
- 基金(33425)
- 研究(33385)
- 家(31405)
- 国家(31088)
- 科学基金(24891)
- 社会(19785)
- 社会科(18538)
- 社会科学(18528)
- 省(18372)
- 自然(16817)
- 划(16509)
- 基金项目(16486)
- 自然科(16403)
- 自然科学(16392)
- 自然科学基金(16119)
- 教育(15885)
- 资助(14457)
- 编号(12856)
- 成果(11983)
- 重点(11709)
- 发(10700)
- 部(10621)
- 课题(10544)
- 创(9978)
- 计划(9672)
- 创新(9358)
- 科研(9332)
- 性(8990)
共检索到15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耶赫
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对我国下一步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基本原则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注重需求刺激开始转向注重供给侧管理,将以此促进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动刚 程鹏 宋彦
研究目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新认识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以期对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时空锥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是历史的必然;(2)集约用地是在保持土地用途不变和供给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资金、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投入,提高土地承载力、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的合理用地;(3)节约用地是政府部门为了达到一定的土地总量管控效果,通过限制土地供给数量并采取科技方法,约束浪费土地行为和有效节省各项用地。研究结论:通过制度供给形成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更为紧密和协同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涛
文章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阐释,认为改革要解决的重点是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兼顾资源利用问题。因此,改革的核心在于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基础设施,并在市场尚不完善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资产专用性、政策的不一致性、市场与政府的进退失序与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应引起警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中国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供给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对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供给侧改革目标和当前所要推进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任务。这些任务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而不能归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例如,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降成本",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补短板、去产能和去库存",在释放企业活力中"去杠杆和降成本"。二是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相互依存,供给侧的去产能、去库存离不开需求侧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供给侧的"补短板、去杠杆和...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标 任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爱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卫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保证卫生事业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一方面市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却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如价格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伟鹏 田童 刘新平
"十三五规划"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对于现阶段深水区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障碍问题和彼此矛盾,剖析农村深化改革中的深层原因和紧密联系,在理顺和协调相应关系并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供给侧端包括土地制度、劳动力、金融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水平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组合配置进行思考和路径探究,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伟鹏 田童 刘新平
十三五规划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对于现阶段深水区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障碍问题和彼此矛盾,剖析农村深化改革中的深层原因和紧密联系,在理顺和协调相应关系并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供给侧端包括土地制度、劳动力、金融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水平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组合配置进行思考和路径探究,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
本文在讨论领导层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及相关论述内含的基本思路与要领之后,从学理层面提出了将供给侧创新作用原理作量化表达的阶跃曲线,以及基于供给侧视角的人类社会发展概况的一览表,强调应把需求侧"三驾马车"认识框架内的结构性特征传递、转移到供给侧,并把供给侧要素的结构问题及其机制放在不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之下,形成对经济发展动力体系的完整认知;进而考察分析供给侧五大要素(劳动力、土地及其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科技成果应用、制度和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组合的优化问题,强调在前三项要素支撑力下滑时,要聚焦于科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大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锋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结合实际经济情况深化对这一决策客观依据与科学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把政策着力点聚焦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在具体落实方面,要更加重视提升供给系统效率及其对市场变动的响应能力,重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引领作用,把长期和短期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保持必要经济增速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与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后劲。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锋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结合实际经济情况深化对这一决策客观依据与科学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把政策着力点聚焦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在具体落实方面,要更加重视提升供给系统效率及其对市场变动的响应能力,重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引领作用,把长期和短期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保持必要经济增速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与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后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海泉 吴优芬
高职教育要实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本文认为,改革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符合岗位或岗位群对本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规格要求,并遵循素质优先、理论够用、技能超群等原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体系 改革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