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8)
- 2023(11668)
- 2022(9636)
- 2021(8922)
- 2020(7087)
- 2019(16182)
- 2018(15856)
- 2017(29084)
- 2016(15101)
- 2015(16969)
- 2014(16864)
- 2013(16796)
- 2012(16072)
- 2011(14823)
- 2010(14966)
- 2009(13593)
- 2008(13692)
- 2007(12331)
- 2006(11086)
- 2005(10440)
- 学科
- 济(72361)
- 经济(72300)
- 业(46577)
- 管理(45502)
- 企(37627)
- 企业(37627)
- 中国(28257)
- 方法(23460)
- 地方(20640)
- 农(20317)
- 技术(20057)
- 数学(19148)
- 数学方法(19037)
- 业经(18207)
- 贸(15309)
- 贸易(15291)
- 易(14853)
- 银(14117)
- 银行(14109)
- 农业(14030)
- 财(13971)
- 行(13832)
- 制(13823)
- 技术管理(13546)
- 融(13366)
- 金融(13365)
- 发(12651)
- 环境(11249)
- 地方经济(11242)
- 学(11160)
- 机构
- 学院(217701)
- 大学(216879)
- 济(100815)
- 经济(99016)
- 研究(83686)
- 管理(81970)
- 理学(68627)
- 理学院(67788)
- 管理学(67041)
- 管理学院(66582)
- 中国(66398)
- 京(47997)
- 科学(46494)
- 财(44882)
- 所(41625)
- 中心(37254)
- 研究所(37188)
- 江(34690)
- 财经(34226)
- 农(32001)
- 北京(31714)
- 经济学(31633)
- 经(31242)
- 范(30735)
- 师范(30503)
- 院(30251)
- 经济学院(28323)
- 州(27678)
- 业大(26124)
- 财经大学(25268)
- 基金
- 项目(137507)
- 科学(111099)
- 研究(107347)
- 基金(99497)
- 家(85850)
- 国家(85069)
- 科学基金(73254)
- 社会(71358)
- 社会科(67836)
- 社会科学(67826)
- 省(53478)
- 基金项目(51575)
- 教育(47963)
- 划(44851)
- 自然(42437)
- 编号(41751)
- 自然科(41544)
- 自然科学(41532)
- 自然科学基金(40857)
- 资助(39149)
- 发(36523)
- 创(35050)
- 成果(35029)
- 创新(31785)
- 重点(31436)
- 部(31224)
- 课题(30775)
- 发展(30593)
- 国家社会(30563)
- 展(30072)
- 期刊
- 济(121882)
- 经济(121882)
- 研究(76424)
- 中国(57691)
- 管理(36532)
- 财(33176)
- 农(31177)
- 教育(31118)
- 科学(30076)
- 学报(27715)
- 融(25679)
- 金融(25679)
- 大学(22340)
- 农业(21681)
- 技术(20864)
- 学学(20405)
- 经济研究(20120)
- 业经(19636)
- 财经(17813)
- 经(15667)
- 问题(15549)
- 贸(14640)
- 科技(13868)
- 世界(13441)
- 业(13223)
- 国际(13195)
- 技术经济(13043)
- 坛(12751)
- 论坛(12751)
- 图书(11496)
共检索到364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讨论了推进中国科技书法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科技书法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是需要从更宏观、更深层次去把握和思考自身的目标和功能了。从功能层次上,一般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说。赵沁平撰文较系统论述“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它服务、促进并引领人类发展。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人本身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撰文提出,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之外,还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并将之阐释为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进一步提出,大学要想担当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创新是必由之路。围绕这一论述,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厦门大学还就此话题专门举行了学术沙龙,对引领文化是否属于大学的第四功能各抒己见。毋庸置疑,这些讨论对于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延荣
伴随着世界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浪潮 ,我国从 1988年开始相继创办了 5 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中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 ,而文化的缺失同样也会影响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因此 ,创建具有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业文化 高新技术开发区 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申静 李沁芯
我国正在倡导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职能之一,探究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系统论和协同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创新文化发展模型,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公共文化活动及产品对创新文化的精神层构建发挥了重要影响,公共文化产品及设施对创新文化的物质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建议通过建立激励性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科技性公共文化活动、开发智能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提供数字化公共文化设施四条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功能,而且是大学与生俱来、更为独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功能大学要引领文化,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激励机制,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引领文化的功能往往集中在社会转型、生产力水平跃升,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和政治变革时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宗洪 詹贺凯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得到了良好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过,乡村旅游在传统旅游观念影响下,仍存在经营内容同质化和发展模式老旧等问题。基于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升级旅游产品、培育新业态成为乡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立云 陈隆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大渡河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
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创新发展 大渡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超中 武夷山
目前,我国创新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现实需求。其基本原因在于: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范畴,另一方面,人们对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内在张力认识不够,旧的创新文化难以解决原创性资源稀缺问题。以原创性为中心开展创新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创新文化自身的转型,并需要中国文化创新的支撑。在自主创新条件下,传统文化创新与新型创新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为用,并促进和推动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生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春秋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其基本特征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总之,就是与众不同,是一所大学的独有的个性和价值,是学校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是被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志。国内外的著名大学,无一不是因特色而出名,因出名而更具竞争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存在、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俊杰 郑凌云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出发,重点探讨了创新文化的构成、作用机理,指出"大学-产业"互动关系与区域创新文化紧密相关,并以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互动为案例剖析了"大学-产业"互动与创新文化培育的国际经验。最后,文章就推动我国"大学-产业"互动,培育创新文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向全国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创新文化的任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的现代大学,更应在创新文化建设上且行且思,有不俗的大作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桂生 唐少清 陶金元 严家明
企业家精神、创新文化、高质量发展看似不同的术语,但是其存在相互关联的递增关系。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新时代要激发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来源与含义入手,分析创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本质内容,从中寻找企业家精神、创新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创新文化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