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4)
2023(5100)
2022(4313)
2021(4001)
2020(3278)
2019(6933)
2018(6777)
2017(12359)
2016(6508)
2015(6853)
2014(6307)
2013(5853)
2012(4977)
2011(4246)
2010(4284)
2009(4172)
2008(4157)
2007(3721)
2006(3175)
2005(2875)
作者
(16590)
(13713)
(13611)
(13008)
(8571)
(6458)
(6288)
(5162)
(5111)
(4796)
(4586)
(4485)
(4173)
(4159)
(4154)
(4099)
(4096)
(4050)
(4031)
(3891)
(3384)
(3250)
(3201)
(3169)
(3139)
(3063)
(3040)
(2889)
(2729)
(2661)
学科
管理(19143)
(18406)
经济(18383)
(17194)
(14201)
企业(14201)
(7261)
(6839)
中国(6452)
方法(6338)
业经(5682)
(5195)
(5151)
贸易(5149)
(5002)
农业(4959)
数学(4865)
(4823)
财务(4799)
财务管理(4785)
数学方法(4742)
(4700)
银行(4698)
企业财务(4457)
(4428)
理论(4418)
(4316)
(3767)
金融(3766)
环境(3586)
机构
学院(80676)
大学(77349)
管理(28919)
(28785)
经济(28013)
研究(25523)
理学(24058)
理学院(23804)
管理学(23266)
管理学院(23123)
中国(21165)
(16029)
(15824)
科学(15352)
(13689)
中心(12728)
(12437)
财经(11944)
(11761)
(11450)
师范(11352)
(10887)
研究所(10870)
(10778)
业大(10606)
技术(9977)
(9912)
北京(9904)
农业(9065)
(8964)
基金
项目(51531)
科学(40743)
研究(40073)
基金(36331)
(31566)
国家(31282)
科学基金(27157)
社会(24862)
社会科(23519)
社会科学(23511)
(21013)
教育(18803)
基金项目(18629)
编号(17572)
(17263)
自然(17049)
自然科(16670)
自然科学(16666)
自然科学基金(16338)
资助(14165)
成果(13803)
课题(12181)
重点(11924)
(11468)
(11282)
(11156)
项目编号(10857)
创新(10485)
(10446)
(10273)
期刊
(36731)
经济(36731)
研究(24263)
中国(17835)
(14070)
教育(12257)
(11536)
学报(11415)
管理(11293)
科学(10165)
(9306)
金融(9306)
大学(8764)
学学(8170)
农业(7898)
业经(7561)
技术(7314)
经济研究(6140)
财经(5762)
(4963)
图书(4881)
会计(4708)
财会(4653)
职业(4405)
(4397)
(4382)
商业(4167)
(4069)
问题(3926)
(3800)
共检索到129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田远佑  
在利率放开背景下,当前央行须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通过真实性检查、资金去向跟踪、激励机制对接等措施,把好关口,确保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更精准,确保央行杠杆作用更加有力有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碧云  
2017年,央行将普惠金融和定向降准相结合,定向降准能否精准引流决定着政策的成败。基于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是否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定向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引导信贷资源,并用三重差分法引入资本约束这一调节变量,检验资本约束的增强是否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有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够达到政策目标,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此外资本约束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无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青  
随着"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快递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消费模式同样也出现了新的发展特征,消费升级带动下的消费分级成为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热点。文章结合传统营销学理论和精准营销概念,阐述了消费分级的背景特征,并通过客户数据平台、客户互动管理平台、营销自动化平台及数据分析中心四方面研究了精准营销技术框架与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悦  廖洪斐  
习近平主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准医疗就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本文从多角度(定义、内涵、特征、作用)对精准医疗概念作了深度分析,并从技术、人才、监管、支付等方面揭示了我国精准医疗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放眼未来,精准医疗短期将从基因测序、干细胞、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突破;从长远来看,精准医疗势必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医疗和健康保障方式带来一个全新的突破。必须扬长避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疗发展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悦  廖洪斐  
习近平主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准医疗就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本文从多角度(定义、内涵、特征、作用)对精准医疗概念作了深度分析,并从技术、人才、监管、支付等方面揭示了我国精准医疗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放眼未来,精准医疗短期将从基因测序、干细胞、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突破;从长远来看,精准医疗势必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医疗和健康保障方式带来一个全新的突破。必须扬长避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疗发展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安渝  杨兴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环节中的应用逐步深入,特别是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养大户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意识越来越强,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管理,各种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也纷纷建立。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军  吴海燕  
文章认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难点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比较低,政府资金整合管理机制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扶贫大数据系统开发难度还比较大。我们应运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创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管理等新思维,使精准扶贫获得加倍的乘数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清洁  徐传明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着科技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优良、专业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地,具有服务地方发展的直接条件和天然优势。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背景的分析,深入挖掘高校在整个农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提出高校服务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探析高校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经阳  郑琳琳  许晓云  
电商营销模式的不断发展给品牌企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发展了新的营销模式,如精准化营销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新兴的精准化营销模式对品牌共创价值的影响得到了业界的持续关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精准化营销模式对品牌共创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化营销模式中的识别用户需求与引导用户需求均对品牌共创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识别用户需求与引导用户需求对品牌共创价值的影响受品牌社区支持与消费者涉入度的调节作用,此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精准化营销等文献,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品牌企业如何通过精准化营销来提高品牌共创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史慧敏  石买红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在新时代普惠金融的环境下,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驱动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文章首先提出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一致性,接着从扶贫对象、机构、政策以及产品四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思想建设、扩展精准扶贫资金来源、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因地制宜开发普惠金融新产品和增加扶贫精准程度等措施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史慧敏  石买红  
在精准扶贫中有效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目前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扶贫项目立项事前审核机制,扶贫项目实施事中监督机制执行不力,事后审核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利用新兴的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全覆盖对精准扶贫的保驾护航作用,做到事前参与立项咨询审计,事中实时联网跟踪审计,事后绩效评估审计,推进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更加有效地监督扶贫资金去向的真实性,切实将扶贫项目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亚丽  
文章分析了百万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精准思政的特点,认为目前的高职思政教育存在定位、体系、导向与实施四方面的不精准,指出实现精准思政应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魂育人为核心,守正创新为主线、与时俱进为原则,精准识别为前提、精准制定为主旨,精准滴灌为硬核、精准评估为旨归的逻辑。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精准思政的实践路径:强化意识,营造工作新生态;创新转型新范式,拓建新平台;筑牢基石,加强队伍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发展新理念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贫困地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地区,如若再沿用取传统的扶贫方式,只会使生态环境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唯有转变思维,实现扶贫方略的"绿色化"转型升级方是精准之道。文章在深刻剖析绿色扶贫的内涵,以及绿色扶贫实施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绿色扶贫实施的路径,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